西故山 > 随笔 > 散文 > 《中国散文家》2016.6期“再见,江之岛”(7)

《中国散文家》2016.6期“再见,江之岛”(7)

来源:网络转载 2017-10-24 09:15 编辑: www.xigushan.com 查看:

从内乡县城出发,沿母亲河湍河溯流北上,过了富有诗意的邵家岭,便开始进山了。驱车在平坦而修远的山路上奔驰,对我这个生在平原、长在平原上的旅行者来说,并没有颠簸之苦,倒是心中充满乐趣与新奇。山区路况的山环水绕、峰回路转,让我体会到人生之路的曲折与浪漫。自板场街西头北折,公路便与让河相向悖行。即将落成的南山门牌楼,耸立于发散着荒凉意味、名叫“沙岭”的隘口。这座五门六柱的牌楼,造型美观,古朴典雅,挺拔飘逸,张扬着汉代建筑格调,鲜明标示近在咫尺的二龙山景区具体方位。在此稍作逗留,会感觉似有楚风汉韵从历史深处,悠悠刮来。向北遥望,二龙山南部主峰挂剑垛清晰如洗,毫发毕现。向北继续行进,沿途风物宜人。让河之水清澈见底,淙淙流淌;河畔修竹连片,俊茂青葱。一块硕大的“仙桃石”托举于河床中央,迫使流水绕石分流。此情此景,让我终于将词典中成语“中流砥柱”的抽象含义,在生活中找到了实际对应;这颗石质仙桃长久“保鲜”的秘方,我也恍然大悟,原来是鲜活的矿泉水日夜冲洗浸润之故。几棵老柳树腰围合抱,树冠如云,似一位饱经风霜的老人,弯腰弓脊地临河探水。名叫“刘庄”的村子,南北呈带状聚落在让河口。土墙灰瓦的民居,有灰白的炊烟从熏黑了的烟囱升腾。柴草燃烧生成的纯正烟气,色泽古朴,味道乡土。这在都市和平原上几乎绝迹的炊烟和老屋,撩拨起我尘封已久的浓重乡愁。

又过了一根烟的功夫,便到了龙腾湖边。这湖由山泉溪流汇聚而成,湖面狭长,水位也不太深。传说图腾为山脉的两条龙,夜深人静时还俗肉身,结伴下湖游泳戏水,这成为“龙腾湖”名字的由来。“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既然这湖中有游龙,那么它自然就有灵气了。无风时,湖面平静如镜,倒映着山色云影;起风了,疏密有致的涟漪,荡漾成湖面精致的“水雕”纹饰。清风扑面入怀,令人心旷神怡。此时此刻,泛舟湖上的人,谁都会返老还童,油然吟唱优美的儿童歌曲《让我们荡起双浆》。湖畔是一片开阔的小冲积平原,适宜人居住。独具慧眼的人们,已经在这里入户,无论是成功人士的美宅,或是时尚达人的寓所,都是青砖碧瓦,大窗拱门,束柱尖顶,装饰华美,杂陈着传统与时尚、本土和泊来的混合元素,挥洒着高端住宅的华贵之气。

告别龙腾湾,乘车向右走,爬过一段坡,转过两道弯,终于来到二龙山的脚下。一马平川在眼前呈现。这是一块山怀水抱的风水宝地,一座神秘的汉王寨坐落其中。寨内“天街”纵横,屋舍俨然,林木苍翠,人气旺盛。泊车停车场,疲惫的“坐骑”得以休息。下车的文友们,开始了喜出望外的漫游。一方隆起的台地,名曰“望龙台”,是视角极好的一处观景台。驻足台上,环视四周,二龙山如簇十峰,历历在目,如数家珍;古朴汉王寨、酒店青瓦台、偌大停车场、浩渺龙腾湖,如诗如画,尽收眼底。青瓦台大酒店宏敞宽广,舒展大度,庄重安详,挥发着汉唐气象,集住宿、餐饮、会议、休闲娱乐于一体,该是你下塌的不错选择。古色古香的汉王寨,三街六巷,曲径通幽。门店商铺形态简约,严谨稳重,灰墙黛瓦,叠砌考究,雕饰精美,流淌着大清遗风。步行街依地势高低而升降,逶迤着、交叉着、沟通着。跟着感觉走,你会走得舒心开怀。虽然汉王寨至今尚未正式“开街”,可街区内的每一个商铺,每一处门店,每一座宅院,早已名花有主了。有几户商家捷足先登,已抢先开业了。街区中部的二龙山饭店,是汉王寨第一家营业的小饭馆,现在熬成了“老字号”,饭菜可口,生意红火。漫步在山风浩荡的汉寨“天街”,我联想一旦正式开寨开街,定会游人如织。街道两边的沟渠,山泉流淌,清凉澄澈。鱼群一波一波在水中畅游着,似乎也在匆匆地赶游什么景点。泉水之渠,赋予汉王寨“水街”的韵味。在街上溜达,你有闲逛江南水乡乌镇、周庄的感觉。鳞次栉比的商铺里,摆满散发着野味的山货、山珍、山药材,比如:核桃、板栗、山楂、桐籽、橡子、猴头、木耳、鹿茸、猕猴桃;树菇、拳菜、荆棘芽、黄花菜、二月蓝;天麻、麝香、丹参、柴胡、桔梗、鹿茸、獐子、山茱萸、金石斛…

二龙山十座峰峦,各有雄奇,各有情态,各有精彩。它们都是山地超拔者,相互拱卫着、相互抬举着、相互欣赏着,“这山望那山高”,而没有互相贬低、互相挤兑、互相压抑之意,更无“唯我独尊,万山来朝”之霸气。我喜爱这一脉相承、谦和相处的山峦峰垛,就像喜爱一奶叼大、情同手足的兄弟姐妹。挂剑垛如巨剑刺天,山势极为险峻,有遗世独立的姿态,仰望它谁都会肃然起敬。挂剑垛是二龙山南线景区的精华所在,在垛顶上看日出与日落,妙不可言。清晨,旭日从雾纱笼罩下的群山中冉冉升起,朝霞普照大地,慢慢拉开白昼的序幕,多么壮丽!傍晚,夕阳慢慢从西山没落,晚霞映红西天,徐徐谢幕完美一天,何等壮美!“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这是北宋政治家、文学家王安石在其《游褒禅山记》一文中的至理名言。二龙山山险路远,何以能“游者众”?乃一条“天路”使然。蜿蜒的栈道从山脚下盘旋而上,在云雾间穿越,在惊叹中飘忽,在仙境里出没。我固然没有“脚著谢公屐,身登青云梯”,却也能“半壁见海日,空中闻天鸡”,何其快也!

二龙山是大自然沧海桑田地质变迁的经典,不少上帝的石刻杰作鬼斧神工,令人惊叹!二峰悬崖上,镶嵌着两块奇石,形状、神态酷似两尾大鱼。令人赞叹的是这两尾鱼头对头作亲吻状。二龙山一位临时导游称这对石鱼为“美人鱼”,我没有附和,执意改称“夫妻鱼”,认为这样冠名更贴切。远古时期,二龙山地区曾是汪洋大海。一亿年前,这里地壳隆升,水落石出,二龙山横空出世,海洋生物们仓皇而逃。我猜想这对夫妻鱼可能当时正忙于活计,未来得及逃生,搁浅于山上了。鱼儿离不开水。海水退去,生命垂危之际,这对夫妻鱼相濡以沫,最终化为山石,演绎出地久天长的爱情神话。我留步栈道,久久仰望着这对凝固着感天动地爱情传奇的“夫妻石”,心跳砰砰。恰巧,一只雄鹰在山顶上盘桓着、俯视着,久久不愿离去。我断定这雄鹰也是被这凄美的爱情壮举所感动,自上而下行着崇高的注目礼。五峰半山腰处,有一个天然石洞,形状恰似“女阴”。我给它起名“生命之门”,博得文友们一片赞许。打量着这神奇的石门,联想到天下母亲十月怀胎的艰辛,一朝分娩生育的疼痛,心中充满对所有妈妈的无比敬意。是的,一切生命都是从这扇门里走出来,在人世上走成千姿百态的生命轨迹。啊!这上帝开凿的生命之门,诠释了多少母性的亲善含义,又开启了多少赤子感恩母亲的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