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故山 > 随笔 > 人生感悟 > 王小槐名师工作室在四川省首届“名师工作室”研讨会的交流材料

王小槐名师工作室在四川省首届“名师工作室”研讨会的交流材料

来源:网络转载 2016-12-26 18:49 编辑: www.xigushan.com 查看:

王小槐名师工作室在四川省首届“名师工作室”研讨会的交流材料 (2014-01-16 10:10:17)

分类: 工作动态

名师工作室的建设浅谈

广汉市王小槐名师工作室



四川省首届“名师工作室”研讨会交流证书

名师工作室如雨后春笋,在各地涌现出来。但对为什么要建设名师工作室?怎样建设一个高水平的名师工作室?如何保证名师工作室的高效运行?等这样的基础性问题,大家还是没有一个较好的解决方案。

对名师工作室的建设,困难主要表现在三个“心中无数”:即对名师工作室怎样建设心中无数,名师工作室怎样运行心中无数,名优教师怎样培养心中无数。因此,现有的名师工作室在运行中往往表现为以下情况。

一是“无实无名”。既无名又无实,既无学术主张,又不能正常运转,自由放任,自生自灭无作为。这种工作室基本上没有发挥名师工作室应有的效能。二是“有名无实”。工作室有名师,有成员,有学术主张,但缺少有效引领,活动开展放羊式,遑论建设和运行机制;工作室基本上处于无序状态,无活动序列,无过程管理,无目标考核。因而名师的教育主张无法有效传递,培养效率低下。三是“有实无名”。工作室虽然有比较健全的运行机制,也有常规化的工作开展,但缺乏自身的学术主张,严重地制约了名师成长的高度,达不到名师培养目的,培训的效果自然要大打折扣。

现实与目标,现状与要求的双重落差,决定了名师工作室的建设和运行必须有一个目标引领和过程监控相结合的双管齐下的解决方案。作为广汉市教育局建设的首个名师工作室,王小槐名师工作室在探索名师培养途径,探索教师专业发展规律,探索名师工作室的建设目标和运行机制方面做了不少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受到了包括《教育导报》、《四川日报》等省级以上媒体的关注,为广汉教育争得了荣誉。

1.探索出了名师工作室建设的基本策略

1)在理论上,具有旗帜鲜明的学术主张——凸现理论建设的高度。

学术主张是名师工作室存在和发展的灵魂。为确保了我们名师工作室有名有实,名实相副,避免有实无名,有名有实,无名无实,构筑起名师自身的高度,我们提出了工作室旗帜鲜明的主张:构建“生动、简约、高效、生命”的教育模式。生动,简明,高效,生命,既是教学的要求,也是教育的特征,更是工作室的最高主张。

2)在学科上,具有专业领域的学科思想——彰显学科建设的深度。

在学科建设上,我们开展了三个方面的探索:探索“导引点拨”的教学技能;探索“生动、简约、高效”的教学模式;探索“问题探究式”的学生学习模式。进行了四个方面的研究:研究教育对象,建设生动课堂;研究教学内容,建设简明课堂;研究教学过程,建设高效课堂;研究教育现象,建设生命课堂。我们采取的研究方法是:基于问题而指向问题,由问题而引向问题,在问题领域探索,以求解决问题。工作室的研究目标是:立足名师工作室的人才优势,提升操作水平,构建课堂教学模式,初步形成并逐步完善“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模式和“问题探究”的学习模式,为课程改革积累经验,为高效教学探索新路。

3)在相关领域内,具有海纳百川的视野——拓展相关领域建设的广度。

我们认为,支离破碎的教学研究解决不了复杂的教育实际问题,难有切实成效。一线教师研究教学有综合性的优势。名师工作室运行必须坚持六个方面的研究,才能全面提升教师专业成长,确保教师成才成名。这“六个研究”即研究自己,做到“知己”;研究学生,做到“知人”;研究教材,做到“知书”;研究教学,做到“知法”;研究高考,做到“知考”;研究教育,做到“知道”。开展六个研究,提升师技师能。六个研究涉及到了教育教学中的各个方面,具有整体性。亲其师,才能信其道,提升教师的人格魅力,是教师教育和名师培养的综合性。提升教师的综合素质,需要名师工作室在建设机制和运行机制设计时进行综合考虑。

4)在目标上,具有志向高远的方向——确保制度建设的效度。

我们认为,通过名师工作室这一平台,促进青年教师的专业发展,铸炼青年教师的师德、师魂,提升青年教师的师技、师能,使之成为教学骨干、思考型教师、专家学者型教师。处理好当下和长远的关系,做好教师的职业规划,是解决好教师的专业发展和职业倦怠问题的不二选择。

名师导引工作室成员开展工作,青年教师接受上一辈的优秀成果,教学经验,有助于自身快速成长,有利于形成有鲜明地域特色,共同价值观的学术团队,无异于增加了青年教师的人生长度。学术成果的出现和人才培养的进步需要工作室成员在读书,写作,磨课,游学,展示,交流等方面充分互动;使名师工作室成为教师成长的家园,专业发展的平台,学术交流的沙龙,心灵栖息的港湾,教育名师的摇篮。

发挥名师工作室的理论优势,把工作室成员研究和实践制度化,为把工作室成员打造成教学名师,专家型教师创造条件。名师专业发展要经过入格,破格,出格,升格,风格,独树一格等几个阶段的有层次的顺向发展,由教育的“必然王国”进入教育的“自由王国”,最终成就教育名师的人生目标。

2.探索出名师工作室建设的运行机制

在名师工作室的日常运转中,我们已经建立并坚持实行了四种机制,这样就保证了名师工作室的高效运行,为名师工作室各项工作落到实处,取得成绩,并最终赢得良好声誉奠定了制度的基础。具体说来,有以下四个方面。

1)坚持“导动结合”的引领机制。

坚持导师之“导”和成员之“动”有机结合。导师之“导”可以提炼为“导引与点拨”,以充分发挥名师的示范、引领、带动、辐射作用。成员之“动”可以概括为“自主与合作”以充分激励成员的参与热情;二者的连接点是“探究”。导师“导引”学员开展“问题探究”,并点拨成员的探究活动;工作室成员正确处理“自主”探究与“合作”探究的关系,二者协同,互为补充。探究就是活动,活动需要引领,引领带动进步,进步保证成员成才。

2)坚持“目标过程”的管理机制。

坚持将名师工作室成员工作的“目标”与“过程”科学地分解,确保名师工作室的有序运行。

过程

工作目标

三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