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故山 > 随笔 > 诗歌大全 > 读诗人毛小兵的诗歌集《火把节的火把》

读诗人毛小兵的诗歌集《火把节的火把》

来源:网络转载 2015-07-07 19:23 编辑: www.xigushan.com 查看:

像火把一样燃烧自己,明亮自身,站立自己。 有人说,彝族火把节的火焰是彝人流淌在体外的另一种滚烫的血液。这血液就是灵动的生命,是生命就有火焰燃烧,是生命就会有火光在暗夜里熊熊照亮一颗颗真实的灵魂。他的诗歌,就像彝家火把节里的火把,激情地燃,阳刚地燃,血性地燃,从而使他笔下神性的山脉旷野有了一股股热流在不停涌动。他的精神饱满和思维活跃,决定性地让他的诗写也充满了激情和灵血,张扬了他想象力中每一只鹰的自由之翼。阅读了他的诗歌才真正懂得什么才是“燃烧”,什么才是“澎湃”!他被外地人美誉地称为“毛火把”,他对故土的热情与热爱与眷念,他对火把节的热衷于融入,其实也是在抒写一种生命在不停燃烧的脚步所渗透出的点点滴滴难言的伤怀,他的诗句隐隐蕴藏着彝之大地每一颗灵魂所留下的一种灵明的深深烙印,以及彝人心灵说不出的泪或止不住血的痛和抹不去的伤!他在诗写过程中,力求找到喧嚣世界里被置弃和践踏着的美丽。 毛小兵个人简介 毛小兵,彝名,阿什夷曲,1969年3月生于四川凉山普格县,现供职于普格县文化旅游局。系四川螺髻山火文化研究会常务副会长、四川普格县火文化研究会会长、普格县彝学会常务副会长、普格县火把办副主任、普格县政协委员、普格县“拔尖人才”。 1984年开始文学创作,15岁发表诗作《山乡晚霞》;2003年以组诗《赛洛拉达·日都迪散行》荣获全国诗歌“春笋”奖,凉山州文艺组织创作先进个人奖。 著有诗歌、散文、歌词、曲谱、学术论文、光影作品等300余件,先后在《诗刊》、《巴蜀风》、《凉山文学》、《金沙江文艺》、《螺髻山》、《普格彝学》、《普格文史》、《凉山彝学》、《凉山日报》、《锦绣凉山》、《彝族文学报》、云南大型期刊《彝族文化》等报刊发表作品。2014年5月,策划并发起全国“火把杯”诗歌论文大赛,以专辑《火把魂》推出,公开出版彝族音乐作品《冬格冬嗬啦》。 主创光影作品《寻找取火人》、《火舞者》等分别在中央电视台、四川电视台、四川广播电视台、凉山电视台播出;学术论文《从日都迪散火把节的感受透视民俗文化旅游前景》相继转载全国10余家学术刊物。曾接受香港《文汇报》、《西南商报》等各大媒体文化类《火是彝族人忠贞不渝的魂灵》等专题性独家采访10余次。 创作的曲艺作品曾参加联合国儿童基金会与中国科协在北京召开的社区非正规教育项目周期汇报,所创作品在中国科技大会堂获优秀项目奖。创作有音乐作品《螺髻山之歌》、《索玛花》、《荞花红》、《轻亲情歌》、《冬格冬嗬啦》、《月琴与高腔》、《阿牛哩》等10余件。 出版有诗集《火把节的火把》,作品被收入《秋水微澜》、《火舞者》、《中国彝族现代诗全集》、《情系大凉山》等集子。目前正在创作长篇小说《冬格冬嗬啦》。 □海上 真正的诗人是以诗歌作为生命节奏的,听到毛小兵在朗读他的诗时,我忽然觉得此人的血液里有火,正如我所见的火把场上当火把燃起时,我看见火光中的血色元素。毛小兵的诗性中的抒情成色极浓,这其中的血性,直逼听者的耳根;你会感到一股热流在涌动。读着毛小兵的诗句仿佛看到了洛乌乡的火源,它们正被传递……传递中的火把变幻出各式各态。 彝人的传说历经沧桑,历久弥新。惟有这个民族的子民,他们坚守着民族气节,以自己祖先的六支迁徙的传说为骄傲,一代代守望着神性的山脉。在他们身上,你确认了关于虎、关于鹰、关于火把的那种构成大凉山的硬朗能量! 在日史普基深入日都迪散,诗人毛小兵引领我们,再给我们打开彝文化中神秘的地图。让我们再次窥探“古老而年轻”的彝人的精神谱系。 在欢度火把节的日子里,毛小兵对我有问必答,更为惊人的是,他随时打开诗集《火把节的火把》朗诵并找出我提问的答疑。别小看这册薄薄的诗集,它的容量或吞吐量超乎意料。 一个诗人的精神饱满和思维活跃,决定性地让他的诗写也充满了激情和内容,张开了他想象的鹰翅。 《日都迪散》是一首关于火把节的传说,没有如此的叙述,火把的神圣性似乎没有了根底。所以说,这是相当重要的一首诗,诗人在每一段每一小节里为读者蕴藏了相当丰富的资讯和信息;同时火热的民族豪情亦喷薄而出……“民族英雄火体拉巴/带领民众奋力反抗/摔死斯惹阿比/取得举着蒿枝火把祷灵祛瘟/烧灭庄稼地里漫天蝗虫的战绩”。 这小段叙述密度和节奏毫无罅隙,一览无遗地呈现火把传说的来龙去脉。诗人毛小兵有着音乐修养,所以他在另起小节时,如同音符转换了一种低沉的讲叙:“此时正值农历六月二十四/斗转星回盛夏新年人们涌向高原草场日都迪散”! 如同身临其境,诗人毛小兵,甚至还有我情不自禁地涌入人潮,去点燃蒿枝,汇聚在众火中,一泄内心的激动与感动…… 日都迪散,水草丰茂,牛羊成群;彝人世世代代在那里安身立命。通过毛小兵的描绘,至少吸引我有了强烈的向往,而事实确如诗人所叙,那里真的是“远方迷蒙山峦凹地”!那里真的“仿佛穿越生命时空”!或进入古老的记忆,或展望每日一新的“多彩斑斓”之夜空。 有故事的地方,就是有祖灵守望的家园。彝人的崇祖情结已成为民族风尚和传统……这正是毛小兵诗中隐喻的“火把节的火把”——精神火把! 《日都迪散》在每一段中都给我们讲述了历久弥新的故事;十月太阳历法中的生肖,这些奇特的、惟凉山人熟知的、曾被彝族毕摩施以神性的生肖物,无不彰显出这个民族的倔强性格。 诗人还列数了多种古老部族和曾经的迁徙征战……以及它所带来的“南方记忆”。关于圣火、关于彝历年,关于盛夏新年,诗人毛小兵以诗写的构成统统融汇于民族的传统“火种”,他向世界告白,大凉山的彝族人民是一个坚守古老传统的人种!而这种“火种”般的燃烧和传递,将生生不息: 这个七月所有冬格冬嗬啦的人们/都在这祈福纳祥祷灵祝丰的日子里过节/他们在畅怀释然于火光中/他们都在回想世界的老人摩根的亘言:自从有了火/人类便步入了它的童年的亘古箴言。(《这个七月》) 《这个七月》是一首激情达到高潮后,由疲乏返回常态时的理性梳理,它证明着古夷人文明创造的“十月太阳历”的人文节律——多么合拍于大西南高寒地带的生命之律吕!一场盛夏的火把节,把人们的兴奋点推崇至人神交流的临界点,然后重梳一番生活意境,于是抖擞地走向冬至的彝历年。 怎么能怀疑他们的信仰呢?我一直认为彝族的宗教信仰是广大而悠古旷世的;他们是以万物有灵的质朴情怀来寄予灵性的;他们的世界观是符合宇宙大生命场的。 所以,诗人毛小兵如此激情满满地诗写,或许他的那份燃烧的血液里早已埋藏了祖先“火舞”的蛮梦基因;所以……他一直举着心中的火把,他也就是火把节的精灵;他也就是一支不会熄灭的领唱“冬格冬嗬啦”的火把。 诗人毛小兵会作词作曲,他的许多歌曲也在大凉山彝区传唱。 《火把节的火把》是一部浓缩的传说史。我说过,它似一部百科全书,我一问到什么,毛小兵就朗诵其中的诗。 印象较深,也颇有些彝族汉子狂放的诗《喜欢的味道》,诗中所举例的代表味道的事物是:索玛花的味道、羊粪的味道、烈酒的味道。浪漫又朴实,读来也有亲切感。 诗集中还有不少值得一读、值得评述的诗,祝诗人毛小兵写出更多更精美的诗与歌。 火舞者,洛乌乡传说正在发生。洛乌乡的各种新新鲜鲜的灵动传说正迈开大步行走在山坳铿锵有力的灵性路上! (本文作者海上,系中国第三代著名先锋诗人、诗歌评论家、湖南省著名自由撰稿作家、中国《现代汉诗》、《大骚动》、《文化与道德》编委、美国国际汉诗《一行》中国代理人,著有诗集十几种)

[责任编辑:yfs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