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故山 > 太极 > 太极内功 > 太极拳内劲在人体中的蓄能、供能和节能特征(本人原创(3)

太极拳内劲在人体中的蓄能、供能和节能特征(本人原创(3)

来源:网络转载 2014-02-16 11:46 编辑: 网络 查看:

在太极拳的搏击运用中,内劲的 4种用力程序是几乎同时显现的。但是在不同的情况中出现的次序可能有些差别。被进攻时首先出现的是肌肉的“疏导”功能,把对方的进攻化解。而进攻时首先是“寻导”功能发挥作用,能够准确找到对方的空档 。“平衡”功能或隐或显地伴随着始终,它保证人体重心的稳定,它是重要的肌肉功能,只有重心的稳定才能发挥肌肉的整体功能,因此平衡功能在内劲中担任着重要的角色。而最后出现的是“集中”功能,它是体现太极拳进攻的功能。

太极拳内劲4类方式中,“疏导”和“寻导”是对对方信息的感知而作用,而“平衡”与“集中”主要是对自身信息的感知而作用,因此内劲的实质是其信息的运作。

任何内劲方式都有两大特征,一是随意性,可把劲力集中到身体任何一个地方,其二是快速性,可以在瞬间进行这个过程。要达到这样的效果,显然是经络系统的信息传输系统利用电磁振荡,发挥神经系统功能的作用,在人体中快速准确地协调收缩全身的肌肉,达到力量传递的目的。显然这种集中的过程不仅仅是肌肉用力的集中,更是全身各系统的协调。如“爆破集中”方式,身体能量像炸弹一样,从内向身体四面八方扩散,同时,能量反射回来在身体的随意某个部位突出,向对方发放。能够做到能量在身体内的爆破反射集中,是通过对身体的感知控制来做倒的,在搏击中更需多方位信息感知,多重感知,如感知自己的重心平衡,感知对方的空档,感知发力部位,感知对方身体变化。一发即收,外在表现为浑身一颤十分快速。这种方式从身体调动部位来看,是全身性的,似乎花费的能量很多,但是由于能量在全身分担,那么发力的部位则更省力。由于发力的时间很短暂,人体在这样的发力中能量能够迅速恢复。而且更重要的是这种发劲是在感知控制对方的力量变化情况下发出的,因此就显的更省劲,效果更好。这其中从自身到对手的各种信息感知是构成“爆破集中”劲力发放方式的内在动力因子。

    如果是相对于整个内劲系统,在4大类的内劲变化之中,人体如何决定用怎样的内劲应付复杂的搏击情况?就是根据信息的感知来进行控制和选择,在打击效果最好的条件下会选择最适当的时机和最省力的内劲方式进行。

    因此太极拳内劲节能的方式特点应是:方法变化多,但选择精确;发挥全身整体作用,分散肢体负担;发力时机可控,效率高。也可以说是内劲的节能在于变化的准、变化的全面、变化的有效。可以看出这种效果是在信息感知的前提下实现的,因此更进一步说内劲的节能在于充分调动了信息的作用,打的是“信息战”,而不是能量,力气的拼搏,从而节省了能量。

3、太极拳内劲蓄能、供能和节能关系的纽带---经络系统

太极拳内劲的训练过程是一个蓄能和供能的过程 ,但是其实质是疏通经络,开发经络功能的过程。节能则是依赖了经络功能的开发。特别是充分利用了经络对信息的敏感特征,可以说对体内和体外各种信息的感知和把握是太极拳节能的关键。通过太极拳内劲形成过程中的蓄能、供能和节能的关系,我们看到了经络系统的关键作用。经络系统是通过提高人体功能态来达到人体机能的提高,内劲是利用经络系统在太极拳体系中开发出的一种人体功能态,一种肌肉运动系统的有序状态。在此基础上,如果提高到功能态的角度来看太极拳内劲,我们将更加清晰其中能量信息等因素在内劲中的作用,也会更加明确太极拳内劲的形成对人体的养生和技击价值。这将在以后的研究中进一步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