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故山 > 太极 > 太极内功 > [转载]陈式太极拳内劲的运动规律/作者:王修雨(2)

[转载]陈式太极拳内劲的运动规律/作者:王修雨(2)

来源:网络转载 2014-03-09 10:37 编辑: 网络 查看:


        按劲的实质为合劲,手法表现为掌心由外向内逆缠,内劲的运行路线是意念从指梢收回到掌部至脊背。此劲的运行如同帮人推车,推车时如果内劲直接出劲到指梢用力反倒并无力量,而将劲从指梢收回到掌部、周身合力推车会力量倍增。练习者如能运转内劲用按劲技击,可发人在不知中,虚中含实、忽隐忽现。


五、采劲。采劲是合劲,内气为“吸”气法。


        <陈氏太极拳实用拳法>曰:“以顺缠接,接住对方腕部立变逆缠,采劲是自身左右引进对方来力使之落空的着法。”(陈氏太极拳>曰:“两手交叉向左右前后双分的拥劲称采劲。”还有人将采劲释为下沉抓拽借力使其前仆。


        釆劲是合劲,是顺其来力突然间使出的弹抖劲。采劲的手法是顺缠收劲,内劲的运行是意念从指至掌达肘后收胸前到轴身。此劲技击时符合太极拳”合为发”之理,对方跌出方向是彼的左右前方。此乃以形导内,随敌拧裹。


    六、挒劲。衫0劲是出劲,内气为“呼”气法。


        挒劲”是外旋手,是逆旋之法,力在惊弹走螺旋”。“捌,折断也。扭转转移化解之力攻其身”。“例与采捋手法配合不同接手合力立即变分力”,“以转移其力还制其身谓之捌”。


        例劲为惊乍劲,此劲放力干脆,威胁极大。其劲为顺缠出劲,手法以掌心由内向外翻缠转,内劲的运行路线是从轴身胸前通肩过肘至腕指。捌劲可使对方跌向自己身后,此乃意动形随、转臂旋骨。


    七、肘劲。肘劲是收劲,内气为“吸”气法。


        拳家讲:“以肘击人为肘劲。”“肘法是截拦对方劲路而发的。”


        肘劲为合劲,手法为逆缠收劲,内劲的运行路线是意念引劲从指梢达肘发力后回脊背至轴身合成一体,此乃圈隐于内,以形导气,气催肘动,收腕发肘。


    八、靠劲。靠劲是出劲,内气为“呼”气法。


        各家注解靠劲曰:“用肩背等部抖弹撞击进攻。””以近身外侧击人为靠。”“靠均于步法进到对方腿部内或外方接近时即行发劲。”“肘出方圆圈,用身躯的挪劲掤出称靠劲。”


        靠劲为开劲,内劲运行路线是意念从轴身运肩及轴身各部转动击人。靠劲动之至微,发之至骤,功夫纯熟后可达到全身都是拳,一触即发、处处靠击于人。此乃谓劲由内换,背开胸含。


        八法劲路贯穿拳势之中,每招每式处处均要劲由内换、以外引内,把意念引贯其中,做到意到劲到、意动形随、内外交修,纯熟后便能做到开则俱开、合则俱合、收发自如。练习时除应辨别清楚掌握住一足一手的运动规律外,同时还必须掌握住周身左右上下前后相对称的内在运动配合,使周身如同高速旋转的钻头或陀螺,既立如平准又非常稳定。把握对称性的内在运动应掌握三组关系。


      一、左右呼应。左侧发劲右侧相助或右侧发劲左侧相助,欲左先右,欲右先左。如左侧出劲发力,而实质则是右先动收劲,如左侧回劲收引而右侧则应出动发力,拳势的身法、手法、腿法应在旋转伸缩中作对称性的配合,要动俱动,两者配合一体形成合力。此种左右旋转发力既能加大发打力度,同时又能避免自身前倾后仰、东歪西斜之病,保持自然稳定。


      二、上下相依。有上必有下,击上打下,高擎低取。练拳中不单纯是上肢掤捋挤按采挒肘靠等劲法的运用,下肢同样有踢蹬捭扫跺套衬等劲法的运用,二者上下相随,自然形成一个整体,使每招每式、一举一动的转关折叠都有上下进退的配合,只有这样方能浑圆有力、内劲充足,可避免漂浮虚弱现象。


      三、前后相照,有前必有后。前与后息息相关,前发后塌,前后运动是通过隐与显的形式表现出来的。隐在后,显在前,发则显,助则隐。前发后助是意念和肢体共同进行的,重心不偏不倚,这样长期放收练习便能自然连成一体,功夫高深后可阴阳相生、忽隐忽现,发人而令人不知。


        太极拳的对称关系及各种劲路虽然变化万端,而理唯一贯。太极拳实际上就是处在一个统一体内,周身处处有虚实、处处有开合,开合二劲相互依赖、相互转化、相互促进,掌握住内劲运行的锻炼方法,便有了开启太极拳殿堂的总钥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