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故山 > 太极 > 太极运动 > 太极圆运动(4)

太极圆运动(4)

来源:网络转载 2016-02-25 11:41 编辑: www.xigushan.com 查看:

就人体而言,如果我们把阳气算作一百,那人从生到死,是阳气从一百到零的过程,也就是说人从生到死,是阳气的消耗过程。我们人身之阳气受之于父母,不管你接受了父母多少阳气,我们呱呱坠地之时,这禀赋之阳对我们每一个人来说,都是百分之百的故古人说小儿为“纯阳之体”。但当你面对一具死尸时,浑身冰冷,此时他的阳气为零,姑且把他叫做“纯阴之体”。这就是说我们的阳气养护的愈好,身体也就愈健康,寿命也就愈长,反之也就没有健康及长寿。因此,笔者认为,人不是“阴常不足”,而是“阳常不足”。

据此,在我们医疗活动中,不论遣方用药还是针灸理疗,必须时时刻刻顾护人身的这一点阳气!因为阳气为人的生命之本。没有了阳气也就没有了生命。无端的滥用苦寒攻伐之药,徒伤阳气,于病无补,反生弊端。尤其是中老年人,阳气渐衰,当需要苦寒攻伐时,一定要寓补于攻,攻补兼施,即便是必须急伐急攻,恐嫌温补掣肘时,一定中病即止,切忌攻伐太过。如仲景在大承气汤方后有云“得下,余勿服”,小承气汤方云“勿令至大泄下”又如桂枝汤方后云“遍身漐漐微似有汗者佳,不可令如水流离,病必不除”。大陷胸汤方后云“得快利,后服”。这些话都在谆谆教诲后学临证祛邪而勿伤正气,并因此而设立了大黄附子汤之温下法;麻黄附子细辛汤之阳虚发汗法;竹叶汤之体虚发汗法等等。为后学树立了典范,同时也说明了阳气的重要性。

再者,在养生中,必须遵循自然之道,万不可逆自然而动,否则非但不能养生,反落得劳倦内伤。正如《素问?四气调神大论》说“从阴阳则生,逆之则死;从之则治,逆之则乱”。此处之“阴阳”即指自然规律,即春生、夏长、秋收、冬藏。以冬藏为例,冬季本属封藏,于摄生之道应“早卧晚起,必待日光”“去寒就温,无泄皮肤”,此之谓“无扰乎阳”。并不是春夏秋冬都要运动的汗流浃背才能健康。如果我们在冬季既不“封藏”,也不“无泄皮肤”,这肯定是伤阳之道,可能得一时之利,但从长远看,不可能得到真正的健康。

话说到这里,并不是说不重视阴,因为毕竟阴是阳的另一状态,阳的化生源泉,没有了阴同样没有了阳。阴与阳是一而二,二而一的事。之所以侧重强调阳气的重要,是由于当今临床清热解毒、苦寒攻伐泛滥,清热解毒几乎成了抗菌消炎的代名词。医者遣方用药全然不顾患者的身体状态,更确切的说是患者的阳气状态,一遇现代医学所谓“感染性”疾病即行清热解毒,滥攻滥伐,致使变证频出,危机四起,中医的临床疗效在别人看来不过如此,中医理论的正确性横遭非议。中医再这样下去,疑是危险的!

此一番关于阳气之论,为一家之见,却是肺腑之言,乃至于和朱丹溪老先生的“阴常不足,阳常有余”的论点唱起了反调。但究竟是“阴常不足”还是“阳常不足”,读者宜于临证中细心体会只有疗效才是硬道理。

   人体内部气机的运行模式

 体的气机运行模式是一个圆。这个圆不是人体自己所规定的,而是天体的运动在人体上的反应。比如地球的自转出现了黑夜和白天,黑白交替,轮转不休,就成了圆;也如地球绕太阳一周,形成四个季节,每年如此,便形成四季更替的圆。反应在人体,便是气机循环上的圆。

传统中医就认为,上心下肾,左肝右肺,中间为脾胃。以脾胃为中心,上下左右则构成一个圆,此圆的运动模式是左边升,右边降。如此轮转不休,则是一个健康的人,如果圆圈转动偏颇,则气机失常而为病,如圆圈不转,则气机不动而人死亡。

换句话说,也就是说气机开始上升的起点为肾,终点为心,负责上升的是肝,负责下降的是肺。这就是四脏的本性,只要四脏有能量供应,便不停发挥上述的作用。转动正常则精神平和而能起用,不正常则精神失常而现病态起用不遂。

圆圈不转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能量供应不足。供应能量的是脾胃,假如脾胃不好,则吃进去的食物难以转化为人体的能量那么四脏的能量来源就不能保证,失去了能量,自然其本身的功能得不到正常的发挥,圆的运动就失去正常。所以脾胃被称为后天之本。调理脾胃者,建中、理中二方也。

 阳气主升;阴液主降。故人体的气机升者,阳气之用也,降者,阴液之功也。肝气主升,然肝气不能骤然而升,乃缓缓的上升,以化心火。肝气之所以缓慢正常的原因,是有阴液的制约。假如阴液的制约不足,则肝气上升急速而出现病态,比如气上撞心,心中疼热,甚或巅顶疼痛,木气化火,则上部火气旺盛。然而肝气上冲,居于上部,则下部必然是虚寒之表现。上部有热,则火刑金表现为消渴,口燥咽干,溃疡等,下部虚寒则表现为小便频腰膝冷,拉肚子等,中部脾土无阳,不能消磨水谷,所以饥饿但不愿意吃饭。这是左路升的太过出现的病态。此为乌梅丸证。

如果左路升不起来,也就是阳气弱,阴液寒冷,气上升力度太弱肝木不能化为心火,则表现为阳虚的症状,怕冷,手脚冰凉,精神不振,面色苍白,小腹疼痛,拉肚子,小便淋漓不通,经过多或崩漏等。此为当归四逆汤证。

左路升不起来的另一个原因就是肾中阳气虚弱,无力蒸腾,表现为下焦虚寒,心阳不足,目前大多数的心脏病、前列腺等疾病多属此类。

正常的人体肝气能缓缓的化火,此火不过旺也不过衰,为一平缓的气机。就在于其阴阳的和合正常。故右路气机的下降也由类似的问题。阳主升,阴主降,此时以阴气的下降为主,在阳气的制约下缓缓的下降。也就是露水的形成过程。阴阳正常,则气机缓缓下降,金生水载阳以入肾。如果水质不足,则下降的力量太小阳升的力量太大,则气机就不能下降。由此,则气机上逆,出现上气咳嗽之证,因而咽喉干燥。

假如肺气降的太快,则心神自然不安,因为火的功能没有得到宣发,则神智不清,由于肺气旺故,则悲戚之情常存,悲哀不能自已,如神灵所主。治疗以甘麦大枣汤。肺气旺,由木气弱,麦之生长功成于春,秉木气之全,故能助木以制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