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故山 > 太极 > 太极心得 > 太极拳的奥秘是什么?

太极拳的奥秘是什么?

来源:网络转载 2014-07-12 01:04 编辑: 网络 查看:

“生命在于自身节律的调节平衡”。太极拳要求“松、静、柔、匀”地调节精神气血,激发自身潜能,消除疾病,最符合中老年人健身保健的需要。现将这一古老的健身方法的奥秘,略述如下:

使大脑舒松愉悦的电波

现代临床的研究表明,舒松愉悦的心境能使脑波a频谱能量增大,促进脑门啡肽等神经介质的分泌,其结果使身心更加和谐,增大抵抗疾病的能力。NK自然杀伤细胞是著名的抗癌细胞,脑内吗啡接触这种细胞,可使其变得年轻具有活力,所以说“决定脑细胞生死存亡的是脑内吗啡”此言并不为过。太极拳的运动要领是松柔圆润,突出意念引导,追求“虚”“无”意境,可令大脑产生持久快乐的“内啡肽”物质,是良好的健脑运动。提升、促进“神经”平衡

神经,指的是人体植物神经即交感神经与副交感神经两个系统。不同于四肢躯体骨骼肌肉运动,心跳、呼吸、肝胆胃的生理活动不受主观因素的控制,仅服从于这一对植物神经系统的指挥。两个系统之间的相互制约、相互促进,控制人体生理活动形成一种动态平衡。

据测试,太极拳锻炼者既强化了交感神经和心脏的主循环,也调动了迷走神经,使人体神经系统的信息传递和每个细胞营养丰富,排泄顺畅,气血调和,生态旺盛。从而使体现两个系统功能比值的心率变异,较其他运动者得到更好的比值,甚至达到“七十岁的人,三十岁的心脏”。这与太极拳“意、气、神”的锻炼密不可分。向“头号杀手”挑战

世界卫生组织研究表明,心血管病每年夺走1250万人的生命,成为了人类生命的头号杀手。通过人体心电测试研究得出练太极拳30分钟后,心脏功能改进有效率达86.6%,长期坚持的效果显著;初学者也有改善,达62.5%;可使心血管功能性病变与器质性病变,传导功能、心率等均有好转,供血及代偿功能明显改进,具体表现为呼吸深匀、心跳平稳、毛细血管液流量增加、微循环改善、血脂下降。这是由于太极拳使大脑经常进入觉醒水平,消除紧张状态,减缓了低密度脂蛋白在血管壁沉积,防治了动脉硬化。

调动“第二心脏”

我们知道血液是从心脏被挤压到动脉中去的,然后再从静脉回流到心脏,这叫做主循环。可是从动脉过度到静脉之前,要环流经过庞大的微血管系统,实现血液和组织细胞之间的营养与废物的物质交换。全身的微血管长度达96555公里,足以绕地球一周半,是名副其实的“第二心脏”。

手指甲襞是观察微循环的良好部位,研究结果显示,太极拳的短期(30分钟)运动,对人体甲襞指标有明显

的影响,无名指端的温度平均升高7℃。如一位练拳20年的老者,他的甲襞微循环竟相当于年轻人水平(积分值≤1),管绊直而长、没有畸形、排列有序,回流速度明显增快;而不练太极拳的老人,其管绊不清晰、畸形化、管绊短而乱,回流速度减慢。说明长期太极拳锻炼,能有效改善微循环状态,提高人体对外界气候变化的适应能力。

促进身心调适

在正常情况下,抗氧化酶(SOD)和抗氧化剂能消除自由基对人体的伤害。人过中年后,体内制造SOD的功能逐渐减低,体内活性氧的弊害日益明显增大,于是运动比不运动的反而老得快。原因是剧烈运动产生的活性氧自由基中和不了,与脂肪结合生成衰老物质一过氧化脂质,影响了微循环,使血管升高。

太极拳与其他运动相比,动作柔和,心率在80分—140分之间,属于温和的有氧运动,不产生活性氧自由基,不失为一项绝妙的锻炼项目。这种温和的有氧运动,可使人体达到最佳身心状态。研究证明,太极拳对延缓记忆力衰退,改善大脑信息加工速度,提高情绪稳定性有良好影响;对年过40岁走向衰老的人,能发挥正面积极进取坚忍不拔等性格,减少负性情绪(急燥、心烦、好发脾气、容易激动等),产生明显的效果。太极拳锻炼讲究“舍已从人”,心平气和,柔化矛盾,群体运动起到了身心调适的作用,从而延缓了生理、心理的衰老速度,改善了人际关系。

保健“两个大脑”

现代医学认为,人体有两大神经丛积聚处,一处是神经最丰富的大脑,在颅内;另一处却在肚子里,被称为“腹腔神经丛”或“腹脑”。它是最原始的神经系统,与意识无关,但负责调节内脏功能。太极拳锻炼强调的“气沉丹田”与“丹田鼓荡”(312腹式呼吸法),就与保健和激发腹腔神经丛的内脏调节功能相关。可见,太极拳无论对大脑或“腹脑”,都有良好的保健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