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 到了唐代人们已经学会制作并公开出售“冰棍”。大木桶里放上冰,撒上盐以降低冰的融点,再将盛有蔗糖水的小铁盒排列在桶中,插入小木棍,过一会儿,就冻成了冰棍。
到了唐代人们已经学会制作并公开出售“冰棍”。大木桶里放上冰,撒上盐以降低冰的融点,再将盛有蔗糖水的小铁盒排列在桶中,插入小木棍,过一会儿,就冻成了冰棍。
代男子头巾花样百出 图片来源:江南时报
记者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展览中发现,2800年前新疆古居民已会刺青,采用的颜料很可能是一种叫兰草的植物。如此时髦的古人真是让现代人大感吃惊。那你能想象,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女子穿着条纹裙上街,唐朝美女“衣柜”里放着菱形格、棋盘格衣服及复古风垫肩外套,明朝中后期士大夫头戴花式头巾的情形吗?正值炎炎夏日,你想知道古人有什么样的时髦的纳凉方式吗?小编下面就带大家一窥古人的“时髦”的生活日常。
服饰篇
新疆古居民2800年前已会刺青
新华网记者29日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举行的《逝者越千年——新疆古代干尸陈列》专题展上看到,一组手臂有刺青的古尸图引起众多市民关注。考古专家分析,和现代流行的文身艺术不同,新疆古居民刺青应该源于宗教图腾或身份象征。
据自治区博物馆研究员王博介绍,在新疆出土的古尸中,他所了解的有刺青的古尸有4具,古尸距今约2800年至3200年。且末县扎滚鲁克墓葬曾出土一根细小的钢针,结合钢针、勺子等遗物分析,古人刺青采用的颜料很可能是一种叫兰草的植物。
魏晋南北朝的“杂裾垂髾”裙 图片来源:现代快报
魏晋南北朝姑娘们是“条纹控” 红绿大胆撞色
《现代快报》称,魏晋南北朝时期,女子们非常爱穿条纹裙。简单明了的条纹从来就没有离开过时尚圈,现在许多大牌女明星都纷纷示范,引领潮流。不过竖条纹清新脱俗有显瘦又修身的功效,魏晋南北朝的姑娘们早就了然于胸,那时最流行的装束就是条纹裙。
这种条纹裙被称作“间色裙”,用两种或两种以上颜色的料子拼接,色彩相间,别有情趣。间色裙穿得人十分修长飘逸,确实是“娴静时如姣花照水,行动处似弱柳扶风”,看上去格外小清新。当时更是有些女性,大胆地将红、绿对比色拼接在一起,做成间色裙,色泽鲜明,对比强烈。
隋朝有束腰裙和长披巾 唐朝流行过棋盘格、垫肩
《现代快报》还介绍道,隋初,女子服饰很朴素,但看上去很“仙”。故宫博物院珍藏的隋代陶制女俑,服装都是上衣瘦小、圆领或交领,窄袖,而裙装是由若干块下宽上窄的布料拼接而成的,显得很修长,被称为“仙裙”。仙裙束腰很高,一般都束于胸部,很显苗条;肩膀上再配上一条长披巾,看上去确实很仙。
唐朝国力强盛、思想开放,女子们集中智慧在穿衣打扮上,创造了不少经典之作。
你以为棋盘格只是某些大牌的专利吗?唐朝时就流行过这些图样了。唐朝时妇女衣服上很喜欢采用规矩的散点图案,以若干散点组成各种几何形格子,菱形格、棋盘格都是当时常用的纹样,有的中间还用散点组成花朵。
盛唐时,长袖外加短袖的打扮,一度成为最时髦的装束,女子们在襦袄外加一件半袖小衣,再披搭一件“披帛”。也有些女子将半袖小衣当内衣穿,外穿一件长袖外衣,半袖小衣将外衣的双肩撑起,起到垫肩的效果,和其他朝代以削肩为美不同,看上去果然气场很足。
在唐朝女裙中,最珍贵精美的要数百鸟毛裙了。百鸟毛裙是用各种飞禽的羽毛织成百鸟形状的一种裙子,据说是唐中宗之女安乐公主发明的。因为华美异常,这种裙子由宫中传到民间,各阶层的妇女都为之疯狂,一时间山林中的珍禽异鸟都遭了殃。
此外,唐代女子也很喜欢女扮男装,丢掉裙子,穿上象征男人身份的裤子出门。
唐朝女裙,外加披帛 图片来源:现代快报
晚明士子头巾花样迭出
《江南时报》报道,明朝中后期,经济颇为繁荣,作为社会中产阶级的士大夫们,追新慕异,在意起个人的服饰行头。时尚潮流之下,士大夫官僚阶层都追起了“时髦”。
头巾在士子整套行头里是很重要的。明代的“花样美男们”头巾也是花样迭出。《客座赘语》这样记载了那时的头巾潮流:“南都服饰,在(隆)庆、(万)历前犹为朴谨,官戴忠静冠,士戴方巾而已,近年以来,殊形诡制,日异月新……有汉巾、晋巾、唐巾、诸葛巾、纯阳巾、东坡巾、阳明巾、九华巾、玉台巾、逍遥巾、纱帽巾、华阳巾、四开巾、勇巾……”
服饰史研究学者董进介绍,制作考究的还在巾前片上装饰如意云纹等图案,甚至缀上玉花、玉片等饰件,材质相当丰富。《客座赘语》还记载:“巾之上或缀以玉结子、玉花瓶,侧缀以二大玉环。而纯阳、九华、逍遥、华阳等巾,前后益两版,风至则飞扬。齐缝皆缘以皮金,其质或以帽罗、纬罗、漆纱,纱之外又有马尾纱、龙鳞纱。其色间有用天青、天蓝者。至以马尾织为巾,又有瓦楞、单丝、双丝之异。于是首服(注:指头衣)之侈汰,至今日极矣。”
谁能想到四百多年前的男人们能把头巾搞出这么多的花样?相比之下,即使现在的潮男,也难与之比肩——现代男士帽子款式单一,逊色多了。
名画中的唐朝女子身穿高腰裙,裙子上满是华美的纹样 图片来源:现代快报
出行游玩篇
张居正所乘轿子内有套间厨房厕所 类似“房车”
据《北方新报》报道,明朝万历的首辅张居正,回家奔丧,所坐过的堪称世界之最的大轿子。
张居正返乡之行壮观得不得了:坐轿要32个轿夫扛抬,内分卧室及客室,还有小童两名在内侍候。随从的侍卫中,引人注目的是一队鸟铳手,乃是总兵戚继光所派,而鸟铳在当日尚属时髦的火器。张居正的这顶轿子,可想而知,一有里外套间,二有随侍人员,三有厨房厕所,估计应该比现在17座的考斯特还要大,因此必须动用32个轿夫来抬,这恐怕不仅是中国,在世界上也是数一数二的大轿了。
小编觉得,这不是堪比现代的“房车”吗?
明宣德皇帝爱玩“捶丸” 类似现今“高尔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