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故山 > 旅游 > 风土人情 > [原创]问道“青城山”。四川32.(3)

[原创]问道“青城山”。四川32.(3)

来源:网络转载 2017-02-15 17:44 编辑: www.xigushan.com 查看:

往殿里走去,光线很暗,长方的殿中间一座四面六臂观音像,神像呈紫铜色,没有玻璃罩子。神像四周可以转圈拜神。殿内四周回廊的神台上,都供奉着半米左右高的道教神仙塑像,一字排开,有几十尊。有点像五百罗汉的风格。殿内有几处被挖空,几株参天古木垂直地穿越而过,继续健康地生长。古建筑与古木相依而生,也算是“天人合一”的体现了。
开始沿台阶往山下走了,过了“元辰殿”,不一会就穿过了“司神”牌楼,回头看有金色抱柱楹联 :“宝剑敕出横扫俗尘之灾劫瘟疫天道光辉;符令未起收斩世间之凶神恶煞九州临泽”。走下台阶的山门上有,光绪庚子年八月 翰林院庶吉士权知灌县事王瑚 敬书的 “忠孝神仙”匾。
再往下的走的匾额是“忠孝神仙”,下面对联是“洞府何奇从来多古意 ;明德不远只在此山中 ”。此联旁壁上行书为岳飞所书诸葛亮《前出师表》,分刻几十块石碑上,镶砌在墙壁上,也是观中的国宝。再往下走就出了,光绪十年甲申春 ,蕲州黄云鹄题写的“龙跤仙踪”牌坊,其柱上对联是:“白鹤归春崖畔千年银杏;绿云深处天下第五名山”。
稍往下走,出右门就可以到“祖师殿”了。往前走过访宁桥即到。祖师殿又名真武官,创建于唐代。唐代诗人杜光庭、薛昌,宋代张愈均在此隐居。唐壑宗的女儿玉真公主也曾在此修道,以求成仙。该殿环境幽静,殿内在真武祖师、吕洞宾、铁拐李等神仙塑像及八仙图壁画、诗文刻石等。可惜正在修路,我说了半天也不让我过去。算了,回头看这个观门吧。小山门上也有“五洞天”匾,门内匾写着“曲径通幽”。门口对联是:“开门溪绕先生宅;渡壑云藏弟子家”。
往回溜达吧,走到一个跨院,有一株银杏树,高约15米,胸围7.06米、直径2.24米,树姿雄奇,枝叶婆娑。树干粗而短,布满钟乳似的良瘤,形态奇怪,生长茂盛。据说乃张天师手植,树龄已达1800余年。此树荣膺“四川十大树王”榜首;民间,它是赫赫有名的“白果大仙”,许多人不远千里来祈福。被道家视为“镇山之宝”的银杏树,享受的是“国宝级”的待遇:连修剪一根枯枝都要上报园林部门批准。树旁有一古碑,上面刻着:状如虬怒,势如蠖曲。姿如凤舞,气如龙蟠。垂乳欲滴,状若玉笋。苍翠四荫,雅若图卷。树上挂了很多祈福的红布条,游人摸着树干留影。银杏下围着树根有天师创道的石浮雕 。树的旁边有一古色古香的“银杏楼”,在楼上可以更近距离的看到树冠。
观内有一古井---“古六时泉”。往古泉井的圆井口里面看,由于光线太暗了,没有拍出井里面的一堆堆的蝌蚪。井边立着一块石碑,长满了绿苔,石碑上除了刻着“古六时泉”大字外,还有几行小字。流连在天师洞内,其古木繁多,有银杏、歧棕、古棕、古桂、仙人松、公松桔等。
出天师洞,其北有巨石耸立,上有“降魔”二个大字。相传张道陵作法降魔时,五雷轰鸣,群魔争逃。追至此地,巨石挡道。张天师挥剑一劈,石遂中分,又裂为三,鼎足危立。人称三岛石,也叫试剑石。背靠三岛石,俯临海棠溪。沿溪可达听寒亭,亭旁有洗心池,听从仙鹤的劝解而决意洗心革面。洗心池右即有慰鹤亭。
天师洞西侧有掷笔槽,这是个六十多米深的幽谷,民间传说是张天师降魔时,作符掷笔而成的,景色奇幽。还有上天梯、一线天、云中300步等景色,不能一一欣赏了,赶快去找导游吧。
沿原路飞快下山,在两个亭子处,稍作休息,等我超过了几个下山的团友,心情就放松了,不远太着急集合了。看到团友都在山路的小卖部购物,我就更加快了脚步,山下的那个“建福宫”还没看呢,老驴怎么能轻易漏过景点呢?出景区大门,飞快走到“建福宫”。
建福宫在青城山丈人峰下,位居青城山景区山门左侧。始建于晋,原址在今青城天国山中。建于唐开元十八年(公元730年),奉敕迁至今址。初名丈人祠,宋时朝廷赐名“会庆建福宫”,取古谣:“帝以会昌,神以建福”之意,简称建福宫。主祀青城主神宁封真人及杜光庭先生。是500里青城山的第一宫。
现存建筑为清代光绪年间(公元1888年)重建。近年又进行大规模重建。建福宫现有外山门石牌楼,山门有著名书法家董寿平手书楹联;内山门门额“建福宫”三字是1940年国民政府主席林森所题。门口有草书对联:“吹笛天寒玉箫更控青鸾住;缘云路近杜老倩除白发来。”繁复的3重檐山门以酱紫和红色为主,飞檐斗拱非常复杂漂亮。山门前的台阶上有高香炉。
走进大门,第一进青砖墁地的四合院落,比较窄小。正对面高台阶上是财神殿,匾额写着“雷火总司”全殿为五间一楼一底石木古建筑。上了一楼先看到了一个大的金福字红底雕刻木影壁。转到背面才看到, 供奉的是文财神范蠡,范蠡又称为:陶朱公,春秋越国人。范蠡足智多谋,帮助越王勾践转败为胜,功成后退隐江湖经商,成为全国首富,所得钱财,又尽数布施穷人及做善事,故人奉之为财神二楼供奉灵祖。
走过了财神殿,第二重是二仙殿,为五间一楼一底石木建筑。金漆木雕神龛内,供奉黄帝之师五岳丈人宁封真君和广成天师杜光庭真人。神龛内有一位白髯飘洒、峨冠博带、手持宝剑的神像,这位主神就是五岳丈人——陶神宁封子。旁边的广成天师杜光庭真人黑髯红巾,二仙并排而立,目视进殿的善男信女。神龛上“清静无为”草书匾额,字体飘逸无比!殿内双排柱子,都有对联:“增广福田须凭心地;纵观大道首养性天”。“道阐龙蹻经尊崇五岳轩皇拜;名高麐德殿著述千秋士庶师”。
走上最上层是重檐双层楼宇的老君殿,一、二中间有5块匾额“天人合一”;“上善若水”;“天诸道观”;“天道无亲”;“大道无私”。一层大殿正匾是“大道光明”。殿内供奉太上老君,左边祀东华帝君,右边祀全真派创始人重阳祖师。殿堂板壁刻有张三丰祖师的诗。这个殿内,也有一白髯飘洒、峨冠博带的神像,不知介绍牌上写的主神,既五岳丈人——陶神宁封子,是不是这个?殿里也没有别人可以问问。
老君殿的正对面也就是二仙殿的后面,是“斗姥殿”。殿内木雕神龛里,粉红色调贴金服饰的八臂,玉雕斗姥神,坐在绿色莲花座上。神龛前,两根殿柱上挂有两块竖立的大木匾。
匾上竖刻的就是那著名的、被称为青城一绝的394字长联。一块木匾上刻着,上联:“溯禹迹奠岷阜以还,南接衡湘,北连秦陇,西通藏卫,东峙夔巫,葱葱郁郁,纵横八百里舆图。试蹑屐登上清绝顶,看雪岭光腾,红吞沧海;锦江春涨,绿到瀛洲。历井扪参,须臾踏蜗牛两角,争奈路隔蚕丛,何处寻神仙帑库。丈人峰直墙堵耳!回想峨眉秋月,玉垒浮云,剑门细雨,尚依稀绕襟袖间。况乃夜朝群岳,圣灯先列宿柴天;泉喷六时,灵液疑真君唾地,读书台犹存芳躅,飞赴寺安敢跳梁!且逍遥陟檐蔔岗,渡芙蓉岛,都露出庐山面目,难遽追攀。楼观互玲珑,今幸青崖径达,问当初华渚姚墟,铜铸明皇应宛在;” 宣统二年春月逰青城联。
另一块刻着,下联:“自轩坛拜宁封而后,汉标李意,晋著范贤,唐隐薛昌,宋征张愈,烈烈轰轰,上下四千年文物。漫借瓻考前代遗徽,记官临内品,墨敕亲颁,曲和甘州,霓裳同咏。鸾章翠辇,不过留鸿爪一痕,可怜林深杜宇,几番唤望帝归魂。高士传岂欺予哉!莫道赵昱斩蛟,佐卿化鹤,平仲驰骡,悉缥缈若遐荒事。兼之花蕊宫词,巾帼共谯岩竞秀;貂蝉画像,侍中与太古齐名,携古琴御史曾游,吹长笛放翁再往。休提说王柯丹鼎,谭峭靸鞋,那堪他沫水洪波,无端淘尽。英雄多寄寓,我亦碧落暂栖,待异日龙吟虎啸,铁船贾郁定重来。” 通江李善济撰书。我想对联方在这里,是为了对面的太上老君天天都能看到这幅对联吧。
建福宫除三重大殿以外,其对外配套用房有道家养生餐厅、养生小吃部、服务部、讲经堂、道教文化展示院、道协办公室、道众丹房、居士楼、客厅等。给我印象深刻的是道观里的树木,很多阿,而且道观建在峭壁上,每一棵都被呵护着,尽量保留更多的树木,也是道法自然吧。哈哈,现学现卖。
流连在此,觉得宫内殿宇金碧辉煌,院落清新幽雅,配以假山,点缀亭台,宛如仙宫。宫右有明庆符王妃梳妆台等古迹,宫前有缘云阁,又有清溪穿过,溪水清澈见底,四季不绝。四周林木苍翠,浓荫蔽日,炎夏盛暑,身游至此顿感清凉,大有如入仙境之意。宫后有赤诚岩、乳泉、水心亭、林森洞等各名胜古迹。此观既是青城著名的道教宫观,又是游览青城理想的休息之所。建福宫左侧是明庆府王妃遗址。
随着导游的叫声,迅速跑到停车场,上车回去。踏上归程,我回味青城山道教建筑,觉得有一个共同的特点:沿山道布局,众多的宫观如串珠状,每组建筑都是当路而建,道路穿院而过,建筑单体形制不大,殿堂密集,院落占地面积小。这样的安排体现了道家尊重自然、爱惜山林的情怀,同时也交通便利,便于建筑的修建和维护。游览的客人到此,穿行在深山密林之中,拜访一个又一个景点,曲径通幽处,不由得便产生仙家高士隐居山林洞穴的神秘氛围和景仰之情。
很晚才回到成都,今天真的很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