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故山 > 情感 > 情感实录 > 《项脊轩志》获奖教学设计课堂实录(3)

《项脊轩志》获奖教学设计课堂实录(3)

来源:网络转载 2018-01-02 05:34 编辑: www.xigushan.com 查看:

师:同学们请看大屏幕,这遍读书的任务是:读准字音,弄清句意我们请同学来读,一人读一段,我们一起拿起笔(教师边说边拿起笔,学生也拿起了笔,端起了书)认真听,标出我们认为读得不准的字音和句子那我们就请坐在最前排的同学读书,一人读一段

(四个学生读四个自然段,其他同学认真倾听,标记)

师:刚才同学们读得很认真,同学们听得也很认真,有读得不准的字和句子吗?

师:很好,字音和字义是相关的

师:同学们同意他的这种理解吗?

师:为什么呢?

师:理解得很好刚才同学们的争论很有意义,在文言文的学习中断句对句意的理解是十分重要的

师:从语法的角度来断句,很好,同学们的基础知识很扎实大家在读的时候还有没有不理解的词语和句子,说出来我们一起来解决

师:这句话中每一个字都不明白吗?

师:这位同学读书读得很认真,那么请你读读这句话前面的句子,并说说你的理解

师:对呀,那么后面一句中的这个“再”怎么理解?

师:老师替你高兴,在文言文的阅读中,知道了对词义的理解要结全上下文的语境一个词语的意义有好多个,但在这个语境中它只有一个意义,所以语境对阅读文言文是极为重要的

(其它同学有的摇头,有的显得比较迷茫)

师:这个问题有些挑战性,因为就这三个字来看,字字落实,可以这样讲咱们请这位摇头摇得最厉害的同学说说自已的理解

(师生共同点头赞许)

师:很好!那么你能根据上文给这个句子补充上一个主语吗?

师:对,同学们,这个句子的学习让我们知道学习文言文要特别注意什么?

生:(很兴奋齐声)省略

师:有些时候我们对一个句子感到很为难,一旦补充上省略的成分,就会豁然开朗同学们还有问题吗?

(同学们眼眼亮亮的,回答老师)没有了

师:那么老师要问同学们一个问题,看看是不是真没问题了(学生期待地看着老师)哪位同学能说说本文题目的含义?(教师用手势将学生的视线引向黑板板书的题目,学生举手)

生:“项脊轩”是作者的书斋名,“志”是“记”的意思题目的意思就是记述项脊轩

师:不错,哪位同学有补充?

生:“志”应该是一种文体,通过记述事物抒发感情、感受的一种文体

师:对,这篇文章就该是通过记述项脊轩里发生的事来抒发感情和感受了,(有些同学在记录,而有的同学只是在听)我看见有的同学在记笔记了,没动笔的同学拿起笔来啊,同学们贡献了那么多智慧,应该及时将这些智慧记录下来,成为你的知识(学生记笔记,教师稍作停顿)

 

师:那么作者在小屋中的生活感受又是什么呢?让我们再来读书,同学们请看大屏幕,我们这一遍读书的任务是:体味作者在项脊轩中的生活感受大家快速阅读,行文中有一句话体现了他的生活感受,同学们把这句话标记出来

(学生低头默读)

生(齐声):承上启下

师:这就告诉我们第一段是写“喜”,二、三、四段是写悲我们先来读读他有哪些高兴的事大家齐读第一段

师:我没看出什么可喜的呀,一间又小、又破、又暗的老屋而已你们看出来了吗?把你看到的读给大家听听,说说你的理解

生:“借书满架,偃仰啸歌,冥然兀坐,万籁有声;”这几句能看出他在这里读书很快乐,特别是“偃仰”和“啸歌”,课下注解说他“生活悠然自得,豪放自若”

师:很会学习,哪位同学有补充?

生:“三五之夜,明月半墙,桂影斑驳,风移影动,珊珊可爱”从这些句子里我能感受到他的喜悦,但我说不出为什么(学生笑)

师:能有这么准确的感受就很好,至于为什么,我们可以慢慢探讨哪位同学能再说说你的理解?

生:我认为这几句描写夜晚的景色很美,像诗歌,王国维说:“一切景语皆情语”,有喜悦的心情才能写出这么美的景来

师:不得了啊,这位同学!引经据典的确,从这诗一般的意境中,我们感受到作者诗意的生活,我们试着用简练的语言来概括作者的“喜”

生:老屋虽是陋屋,但是生活却怡然自得

师:很好,“老屋是陋屋”能用两个字来概括吗?

生:“陋屋”可以吗?

师:可以(教师板书:陋屋)那“生活是怡然自得的”呢?

生:(齐声兴奋):情怡(教师板书)

师:但我觉得还是有些缺憾,两个词语能形成对仗就好了

生:屋陋情怡(教师边肯定边调整板书)

师:作者有哪些悲伤的事呢?同学们默读下面的段落,说说你的理解

(学生看书,教师巡视)

师:看完书的同学可以把手里的笔放下,好,哪位同学先说?

生:他的妈妈和奶奶都去世了

师:好,请坐有补充吗?

生:他的妻子也去世了,还有他们家本是一个大家庭,后来分家了

师:这些人都在项脊轩生活过,但如今都离作者而去了,只剩下他孤零零一个人我们知道他悲伤的原因了,用一个词来概括,尽量和“屋陋情怡”形成对仗

生:(齐声回答):物是人非(教师板书)

 

师:同学们读了作者记述的这些事,你们认为这些事有什么共同特点?

生:琐碎,平淡(教师板书:琐碎平淡)

师:而这样一篇文章却被誉为“明文第一”,那么这琐碎平淡背后会蕴含着感人的情怀的

我们再来读书同学们看大屏幕,我们这一遍读书的任务是:勾画出你认为平淡中蕴含深情的语句,用几句话评点同学们拿起笔,边看边圈画,将你的点评写在句子旁边

(学生读书圈画点评,教师巡视,了解学生读书的进度)

师:可以交流了吗?哪位同学先发言?(学生举手)

师:后排第一位同学请你来讲给大家听听

生:我觉得写母亲的这一段最感人,母亲的两句问话“儿寒乎?欲食乎?”语言很平淡,但能让人感受到母亲对孩子的关心、呵护

师:对母亲的回忆同学们还有补充吗?

生:我认为“叩”用得好

师:为什么呢?

生:不知道(其他同学也沉默)

师:咱们换个词好不好,比如换成“拍”,你们认为呢?(学生大都摇头,有同学举手)这位女同学,你一直都沉默着,请你起来谈谈

生:我认为不可以,“叩”这个动作,敲门很小心,能看出母亲关心孩子又怕吓着孩子的心情,如果改为“拍”就没有这种感觉了

生:“妪每谓余曰”中“每”老婆婆每次说他每次哭,说明他伤心的程度

生:还有“语未毕,余泣,妪亦泣”老婆婆的话还没有说完,他就哭起来了说明他痛之深

上一篇:夫妻感情破裂却不愿意离婚的22个理由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