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故山 > 随笔 > 散文 > 《中国散文家》2015.2期“读书心得”(4)

《中国散文家》2015.2期“读书心得”(4)

来源:网络转载 2015-06-20 17:16 编辑: www.xigushan.com 查看:

这贝壳真的这么容易检吗?这部书中的许多史料,未经整理前,都显得凌乱、琐碎、幽僻,作者的功业在于打捞,捜集。这个过程就如同考古学家,在不断叩访中追寻爬梳所获的粗略线条,然后以罕见的归纳手腕,使历史事实放大到原初经过同样清楚的像素,而与之环环相扣的国事与重大岛屿战事相联,片刻不离地提供参证,委实堪称还原历史的大手笔。

因此,此书的种种论述充满铁板钉钉的实证,所用史料之繁复,许多热门材料赋予新意,冷落者是更加推求,至位置经营找到落点。我不记得是那一本书了,傅斯年先生曾说过:“我们要看的史料越生越好!”这是指散落的原生材料,具有还原真相与积淀人文的非凡价值。将军正是如此,他竭力扩充史料的来源海量收集资料,反复比较疏证,从琐碎庞杂的浩繁原始资料中,寻绎大历史的必然性,由对原始材料所作的史学意义的全方位开发,直观认识整体的历史过程和历史规律。诚如梁启超先生曾说:“乘飞机腾高周览山川形势,历历如掌纹,真所谓俯仰纵宇宙、不乐复何矣(《中国历史研究法》弟六章)。”

将军在弟五章:放开眼量看洋“相”的这一章中,如同一位称职的航海家和历史学家,为我们讲述了14,15世纪欧洲与亚洲的生命通道崛起的艰难。对这一章节我很感兴趣:应该说,我近年来研究的主攻方向,就是丝绸之路的中段及天山廊道的历史,这是一条被古人称为:东、西方通道中生命旅程最为艰难、最为便捷的大通道,东、西方文明最初的交汇、融合,都在古西域留下过无比丰厚的历史文化遗存。这条陆上的丝绸之路,当年是中原经西域通往古罗马的首选通道,这条大通道的西域道上除了天山横亘,还有绿洲文明与戈壁、沙漠起舞,历史,在这条古代最大的陆路商道上演译得淋漓尽致。我任院长以来和中科院考古所,北大边疆史地研究所及武汉大学等科研单位合作,考古发掘均有重大收获。这条东、西方文化的大通道如今成为世界文化遗产,这将为未来欧亚大陆桥的再次构通铺垫了厚实的文化基础。

将军让我先把“四象”搞清楚,我弟一次明白了,天象、气象、海象以及岛象(大陆)的長期相互作用,形成独特的自然环境。地球由陆地与海洋组合而成,四大洋在战略上构筑了整个地球的互动作用。历史上那条著名的香料之路就这样形成了。极为丰富的海洋自然资源真的把我吓了一跳,如果说,人类的祖先真的是从海洋走出,今天这个生命的摇篮,我们应该加倍的去呵护。可以说这一章节是海洋知识最为丰富的教材,值得我们静心地去思考和面对。

将军在弟六章:谁能识得东风面中,首先用了孙子的:知天知地,胜乃可全。我对军事战略真的一巧不通,但对历史上许多象环境的战列及故事非常感兴趣。战争的成败不仅需要指挥者理智冷静的思维,更重要的是由许多特定的环境所决定。

世界海洋战争史充满了男性的阳刚之勇,更不缺失智慧再造了人类的另一种极富挑战性的精神信仰。研究与探讨这一课题,对我国海疆及岛屿护卫有着非常特殊的现实意义,怎样建设我国的“强军梦”?许多前车之鉴值得我们去发现、思考,去探寻,从而夯实我们自己建设我国“强军梦”的基础。这一课题的研究其意重大。

爱,是人类最美的语言;爱是润泽心田、洗濯灵魂的阳光雨露;爱让我们心存感动。爱是一种智慧、一种自信;爱是一种责任、一种健康的心态。将军对祖国、对党、对生养他的大地、对养育他的人民一直深深地爱着,没有这深深的大爱,就没有蔚蓝色"强军梦"中的这一神来之笔的乐章,这一从心底飞出的神曲,是将军用热血献给大地的一束永不掉色的礼赞,没有大爱就不可能有今天的成果。人们都说:大音希声,大象无形,至纯、至浓、至善、至真、至厚最终成为核心的精华。人,如果缺失了愛,就不能成为完整意义上的人了。爱,是全人类共同欣赏和崇尚的人格魅力,也是全世界的人都彼此通用的语言。

将军写这部书当初是为了感恩,五十多年军营如梦的岁月,让他一下割舍不下,当初也没有想到这一上手就不可收拾了。一迈步走了整整六年,其实,感恩应该是每一个人的美德。在大力提倡构建和谐社会的今天,具备感恩之心尤为重要。然而,我们身边恰恰缺少感恩的心。

记得女儿未出国读书前有一次和我谈论感恩,当然在她心里也清楚:首先孝敬父母,这是对生命来源的尊敬和感恩,没问题,其它她说不清了。我说:感恩不仅对自己的父母,是每个人都必须具备的品德,因为人是脱离了愚昧具有髙级思维的生命体。人在一生中都会或多或少得到別人帮助,就应以感恩的心,回报社会,只有不断延续传递这种爱,感恩之心就会永存心底。将军感恩之心,我们从他的字里行间都能读到。

生活,这个朴素的词,是一切成就的最坚实基础,它要求人们无论做什么都要目的饨粹,脚踏实地,来不得半点欺骗和虚浮。“知难,行更难,”我曾对将军的人格之美和谢辰生先生有过一番对话,我认为将军一身具有三种难能:一是学问精深,二是为人朴厚,三是有深情。三种难能当中,(我和谢老观点一样)最难能的还是朴厚灬灬像他这样的人在当今社会真的难于找了。古人云:“深沉厚重,乃弟一资质,”“人之贵朴讷诚笃(蒲松龄语)。”立世、相处、做事,能否靠得住,让人信得过,第一眼看的是朴厚。恃才傲物,虽学富五车也无人脉;老奸巨猾,虽位髙权重也无尊严。“老实常在”、“忠厚持家久”,民谚的精髓是朴厚。“内怀冰清,外涵玉润”,朴厚有冰壶之徳;厚以待人,朴以示己,朴厚有髙洁之品。朴实厚道,质朴诚厚,稳重温厚,是一种淳朴本真的人性回归,是一种举重若轻的人生态度,让人放心的标志。厚德载物,厚积薄发,如大山崇高博大,如大海深邃谦恭,是一种谈定从容,守静笃敬的品格,是一种平凡可亲又超凡可敬的风貌,是令人仰望的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