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故山 > 随笔 > 散文 > 《中国散文家》2015.2期“读书心得”(8)

《中国散文家》2015.2期“读书心得”(8)

来源:网络转载 2015-06-20 17:16 编辑: www.xigushan.com 查看:

20世纪中国散文史上,朱自清创作于1925年的《背影》是一个巨大的存在,它以长久不衰的艺术魔力不断拨响一代代读者的心弦。半个多世纪后的1993年,受《背影》影响的林非写出了《离别》,这也是撼人心魄、感人肺腑的天地至文。可以说,《离别》与《背影》珠联璧合,都是以至性至情打动人心的美文佳作。

两篇散文都写父子别离且也都是写父亲到站上去送远行的儿子,那种骨肉亲情、血脉相连和难分难舍的场面和情景最是令人心碎和感喟!原本是在自己膝下、眼里一点点长大的孩子,而今却要远走他乡别国,一个人去承担风雨,去体味人生的滋味;这对于父亲来说是多么留恋和担心啊!关于这一点,《背影》的父亲是通过一遍遍嘱咐儿子一路小心和为儿子买橘子来表现的;而《离别》的父亲则通过跟送儿子的目光来表现的。如林非这样说:“一个高昂和挺拔的背影,一个被抚摸着长得这么大的背影,终于消失在匆匆奔走的人群中。瞬间,消失在候机大厅的尽头。真可惜自己的眼睛无法跟着他拐弯,要不然的话,就能够瞧着他登上飞机了;更遗憾的是自己这双眼睛,无法看见地球的那一边,要不然的话,就能够瞧着他在芝加哥走下飞机了。”谁能够测量这一目光中凝聚了父亲对儿子多少深情与祝福?

但毕竟时代不同了,作者的背景、人生道路、观念形态和审美趣味也有很大的差异,所以在表现内容和方式上,《离别》与《背影》又有明显的不同和超越意向。同是表现父子情深和父送子行的主题,《背影》是用儿子的视角来叙事的,而《离别》则是以父亲的角度来叙述的,这种叙事视角的变化具有深刻的意义。《红楼梦》里有一句话说:“痴心父母古来多,孝顺子孙谁见了。”从此意义上说,儿子对父母的爱永远不能与父母对儿子的爱相提并论,而以儿子为叙事的视角恐怕就难以达到以父亲为叙事的视角的深刻性。从这里,我们也可体会《离别》比《背影》有着一个更广大深邃的情感海洋。还有,比较《背影》单一的父子叙事,《离别》加上了母子之情,这就使作品具有了复调性质。在父子叙事的间隙中,林非又辅助了母亲的爱子之情,从而使作品的情感更加浓郁和深挚。

在表达情感的方式上,《离别》比《背影》更含蓄,也更加细腻了。最为明显的是,《背影》里三次写到儿子流泪,而且都是那样无遮掩的,而《离别》却没有让眼泪流出来,这是符合叙述者的身份的。以儿子的角度轻弹眼泪,《背影》就显得真实而痛快;以父亲(又是学者)的角度强忍泪水,《离别》则更为含蓄而情深。林非这样写:“我觉得自己的眼眶里,正在涌着泪水,绝对不敢开口说话,怕这轻轻的震颤,泪水会掉下来。”在这种细如发丝的叙事中,包含了一个父亲多少坚强的克制?这种节制了的情感往往比任泪水横流更有内在的力量。当然,在大庭广众之下,父母不让泪水落下,而且还劝说别个哭泣的母亲,可是一回到家中,泪水却如何能够控制?《离别》的结尾这样写道:“肖凤走进儿子的小屋子里,轻轻抚摸着他写字的桌子,抚摸着他今天早晨还睡过的被褥,眼泪终于掉了下来。从今天以后她会天天关心着芝加哥这陌生的城市,思念着儿子正在那儿干什么?她会永远悬着一颗心,祝福着那像谜一样遥远的地方。”如此细致委婉的笔触,真正地点到了人心的温柔和痛痒之处,读之不禁泪水涟涟,心地酸楚。

《离别》与《背影》是一个矿地里开采出来的珠玉,一棵树上长出的花朵,它们相互映衬,相得益彰,在新的世纪仍会大放光彩。

 

 

                                                                    《剪爱》序

                 

                                      林 非

 

    林非,1931年生。1955年毕业于复旦大学中文系。历任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教授、文学系主任、博士研究生导师,中国鲁迅研究会会长,中国散文学会会长,中国散文家协会名誉会长。

 

 

雪梅女士在抒写自己短小的散文作品时,总是洋溢出一股细腻和温柔的爱心,对于亲人的爱,对于人间的爱,对于大地上所有景色的爱,这样就能够给读者留下相当鲜明与深沉的印象。

像这一篇《为父亲过寿》中,多么精心地包好和煮熟了饺子,盛出66个来,递给父亲进食,另外两个分别抛向天空和土地,作为祭奠的礼仪,而在她热爱着父母的心里,“却把天看成父亲的胸怀,把地当作是母亲温暖的怀抱”。瞧着父亲吃得多么开心的样子,觉得年迈的父亲应该靠自己来支撑了,自己应该是“父母挡风的墙和参天的树了”,涌出满脸泪水地思索着,“回家的路有尽头,这爱却没有尽头”。在明快和朴实的文字中间,挥发出多少感人的情愫。

《父母老了,我们准备好了吗?》,深深地感叹父母为上下的两代人操劳了一生,面临着疾病与死亡的威胁,自己应该充分地做好准备,去伺候,去应对。如果每一个为人子女的人,都能够具备如此善良与挚爱的心肠,整个的社会肯定会变得更加美好起来。

《早春见二叔》里的这位主人公,是多么善良和高尚的人,过着一种近乎原始状态的节俭生活,他觉得自己没有给国家作出什么贡献,“凭什么国家给钱养着我?”其实他面朝黄土背朝天,在大地上辛劳地耕耘了一辈子,这是多么了不得的贡献啊!比起多少浪费和贪污的官僚和商贾来,他真是太神圣了。

她的这一篇《故乡》,抒写得更蕴涵着浓郁的诗意。既描摹出四季风景的变化,又记忆着破旧房屋的模样。在大家都富裕起来的日子里,自己也过着欢乐的生活,却始终还记住了故乡所有的往昔。因为“生命的藤是离不开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