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故山 > 随笔 > 散文 > 《中国散文家》2015.2期“读书心得”(7)

《中国散文家》2015.2期“读书心得”(7)

来源:网络转载 2015-06-20 17:16 编辑: www.xigushan.com 查看:

虹全退休好几年了,对于晚年的生活厚积而薄发,读书成了他的一种享受,也让他生活得更充实。他在《退休生活》一文中写道:清人王永彬说:“齐家先修身,言行不可不慎;读书在明理,识见不可不高。”生活的哲理也真是如此证实的,治理家庭首先得把自己治理好,不论说话或做事,一定要谦虚谨慎,心平气和;读书更不是装装样子,满书架的书当摆设,或专供外人参观,自己连翻一下也懒得。大凡有真学问的人,没有不读书的,而且都是细读精读,读出书中的精髓,心领神会。从而使自己见识过人,明白事理。《春天读书》:读书就仿佛是与那些智者们共赴一次心灵之约,也像是一次“守静笃,致虚极”的“入定”修行,一次“八荒六合”的精神漫游。最喜遇夜深人静,在淡淡的灯光下,醉心于这些精美的文字,寻找着一份绚烂的诗意。一本好书仿佛如一双手,搀扶着你出世入世畅达自如。那些有灵性的文字仿佛是代表整个世界来关怀你的一双双眼睛,那份坦诚的挚情和缱绻有时真会让人落泪。苏东坡诗云:“蓼茸蒿笋试春盘,人间有味是清欢。”月光,音乐,清茶,书香。一颗心安详,清净。掩卷凝眸处,看那浮华尘落,风散云消;无俗务繁劳,无尘嚣喧哗,一个人安静地坐拥书城,消受这宁静安祥的清宵。然后在轻帘暖灯里,在缕缕书香中入眠,真好。“读书随处净土,闭门即是深山。”书香如兰,人淡如菊。飘有书香的居室,就是东篱有菊花、窗外有南山的灵魂家园。呵呵,春风即去,春水即远,守住青山沉静,心灵就会蓝天澄明、白云一片。许多人都会说出读书的种种重要,而像虹全那样几十年来每天坚持写上千言读书笔记者恐怕并不是很多,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虹全的文化尊严和人格修养是在书海中逐渐完美起来的。   

什么是“人文”?“人文”就是一种根植于内心的素养,能设身处地为别人着想的善良。我们何时能在骨子里高贵起来,重拾魏晋风骨、大唐气象,把历史和现实的死角照亮?著名学者如今106岁、喝过洋墨水的无锡人杨绛先生说:“我们曾如此渴望命运的波澜,到最后才发现:人生最曼妙的风景,竟是内心的淡定与从容。”我非常仰慕同样是无锡人、同样喝过洋墨水的著名画家吴冠中,先生是个很有个性的学者,他说:美协和画院就是一个衙门,养了许多官僚……从中央到地方,养了一大群不下蛋的鸡……艺术是自然形成的,时代一定会有真诚的挽留和无情的淘汰,上帝只会关照一心去创作的画家,而不是光照镜子的人。陈染是一位文学天赋和艺术个性都不错的女作家,在一篇《“上帝”在哪里》的笔记中,她说已经有许多时候不参加任何形式、任何名目的“作家笔会”了。陈染不去凑闹猛必定是很聪明,她知道一个人的成长可以充满偶然,但成功没有偶然,上帝只在自己的心中,把文化的原始记忆保存在最干净的地方,才能出得了上等的作品。先后毕业于北京大学、中国社科院研究生院的自由职业作家张承志,他的符号在文坛上很干净,有评论认为他是当代文坛少见的“寻找精神价值,向世俗挑战的旗帜”。1991年写过一本反映西北哲合忍耶人苦难信仰历程宗教式的《心灵史》之后,各大报刊鲜见他的名字。著名散文家周国平说:人生最美好的境界是丰富的安静。安静,是因为摆脱了外界虚名浮利的诱惑;丰富,是因为拥有了内在精神世界的宝藏。

人到无求品自高,事能知足心常乐。事实不正是这样吗?有底气的作家其实都很低调,孔子应该说首先是个作家,然后才是教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或儒学创始人,他说:朝闻道夕可死矣。可他死了都快2600年了,各个朝代的执政者仍然拿他的说教巩固政权。虹全平时为人为文在圈里随和低调,众口皆碑。他常常自谦把自己的写作看作是消闲,只是写写玩玩,自娱自乐。看淡名利、自由随心的写作往往会有佳作文字。相信《虹全书简》的出版,对读者不无裨益。

 

 

                                                        异曲同工

                                                                ——读《离别》与《背影》

 

                                                                          王兆胜

 

    王兆胜, 1963年生,山东蓬莱人。1982至1989年就读于山东师范大学中文系,获学士和硕士学位。1996年在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获文学博士学位,现为《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编审,文学编辑室主任。已出版《林语堂的文化情怀》《闲话林语堂》等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