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故山 > 太极 > 太极剑 > 浅谈中学生“太极拳”教学

浅谈中学生“太极拳”教学

来源:网络转载 2014-09-07 12:22 编辑: 网络 查看:

浅谈中学生“太极拳”教学

[摘要]太极拳是一项轻灵、缓慢、柔和的体育运动,高中学生对此很感兴趣,因此,我校开设了太极拳选项的教学,但是,高中阶段的学生身体素质比较差,学习困难大。如何使学生在短时间内学会太极拳,作者通过总结多年的学习和教学经验,认为学生对太极拳的学习兴趣,老师明确的教学思路和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是学生学好太极拳的关键。
[
关键词]   太极拳    中学生

太极拳作为中华民族传统体育中一颗璀璨的明珠,历史悠久,内涵丰富,价值多元,其形象和内涵已经成为具有鲜明特征的东方文化元素和民族标志,这在中国举办亚运会和奥运会等重大国际活动中都有突出体现。作为中华民族的年青一代,我们高中学生应该认识、了解太极拳的相关知识,学习和掌握太极拳的基本技巧,秉承和发扬太极拳的精神和内涵。

太极拳要求练习者具备一定的武术专项身体素质,如柔韧性、协调性等,这对高中阶段的学生来讲就比较困难。为此,教学中作者采用了一些合理的教学形式和方法,克服了学生在专项素质方面的不足,从而缩短了教学时间,加快了教学进度,保证了教学质量。

 一、让学生认识练习太极拳对中学生的特殊作用

1、中学生的特点是自我控制能力差,注意力不易集中,情绪易波动。自闭症、忧郁症、各种暴力倾向等,这些心理疾病对青少年的健康造成了很大影响,应积极有效地采用各种方法提高青少年的社会适应能力,使其以健康的体魄和心理来抵御不健康的心理疾病的产生。针对这些情况,笔者认为练习太极拳不失为一种好办法。

太极拳既要健身又要养心,练习时要求心静体松,讲究人的一切活动皆符合自然规律,以求得身体内部平衡及与外部环境间和谐;通过长期练习不仅可以排除烦恼,而且有助于培养情操、一丝不苟的态度、强烈的责任感,还有助于提高人的自信心,持之以恒的毅力、自我控制能力、挫折承受能力等心理承受能力。

2、练习太极拳对骨骼、肌肉、关节、运动器官有极大的好处。太极拳要求“内外结合”、“一动无有不动”, 立身中正、虚领顶劲、含胸拔背、沉肩坠肘、中定安舒、松腰收臀、脚趾拔地等动作对头颈、胸背、腹髋等都有具体的要求,常常可以帮助我们改变不良身体姿态,达到矫正的效果。

3、太极拳中讲究“心静体松 ”、“以静制动”和“以柔克刚”等实践原则,均源于老子的“无为、贵柔、尚雌、崇阴、法水、主静 ”等思想;太极拳提倡“含而不露 ”,反对以强凌弱,其思想与老庄的贵柔、不争的思想相吻合,以上都包含着一种坚韧不露、谦虚深沉、外柔内刚的人生哲理。同时太极拳遵循“中正安舒”“以静体松”等原则,这正是孔子所提倡的中庸之道的体现。因此练习太极拳者不仅要有端正的体态,而且要一身正气,具有良好的人格精神。青少年练习太极拳就是要学到太极文化中所包含的哲学世理,追求一种旁若无人、无所畏惧、至刚至大的精神境界;养成重义轻利、谦虚谨慎、脚踏实地的性格。

二、培养学生对太极拳学习的兴趣。

学生学习兴趣的形成有赖于教师向学生传授相关知识的深度和广度,学生掌握相关知识越多、越深,学习的兴趣越浓厚。学校的课堂教学是教师传授太极拳相关、知识、技能和培养能力的主要阵地,要取得课堂教学的最佳效果,教师的技能水平,精神状态,语言的生动性、形象性、趣味性,示范的正确性、准确性是关键。还可以根据学生的爱好和教师的特长,适当增加补充教材。这不仅能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采用一些套路分段赛、小组对抗赛等或者安排一些含武术内容的集中注意力的专项游戏,如太极推手,站桩,听力等。寓教于乐,用以激发学生的精神和情绪,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教师要明确教学思路。
  1.先高而后低
  太极拳运动要求重心较低,不能有起伏。高中阶段学生的身体素质参差不齐,初学时下肢力量承受不住,因而会造成动作变型,对学习太极拳动作造成了较大影响。因此在套路教学中可以先升高重心步型不变进行练习。这样学生下肢就不会感觉太吃力,从而能够集中精力进行练习和体会太极拳的手上动作及其它方面的技巧。当学生学会了动作后老师再按标准姿势示范,强调步型到位,虚实分明,降低重心,以达到太极拳运动对重心的要求。
  2.先快而后慢
  太极拳的运动规律是速度均匀缓慢。在教学中,采用先快而后慢的教学方法。既提高了教学效率,又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同时也消除了学生的急躁情绪。当把全套动作教完后,再根据太极拳运动的特点,做全套示范,领着学生减慢速度,反复练习,达到上下相随,融会贯通。此时老师还应特别强调太极拳动作宜柔不宜刚(发力时除外),重心宜低不宜高,速度宜慢不宜快,动作、呼吸和意念相配合。通过教师的反复示范和讲解,学生对太极拳的认识就会慢慢地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逐渐达到太极拳轻灵、缓慢、柔和、刚柔相济、重心平稳、速度均匀、周身相随、节节贯穿等要求,提高学生的技能水平和身体素质,为自学其它各式太极拳奠定坚实的基础。

  讲解练习太极拳的目的要有针对性,使学生了解太极拳既是一项体育运动,能锻炼身体,促进身心和谐发展。又是一种文化。它既有精湛独特的技击内涵,又蕴含着极为深刻的哲学原理,是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遗产。以此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和对武德的尊崇,启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自觉性。讲解动作规范时,要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经常出现的带有规律性的动作,如快教,先粗后细

太极拳运动特点较多为舒适缓慢,但对于没有这样运动体验的学生来说,如果按照正常的演练时的慢速进行教学,一方面学生对动作的路线掌握不够清楚,另一方面会让初学的学生产生抵触心理。所以适时采用慢拳快教教学法则能将路线复杂、方向多变的动作简单化,使学生对动作一目了然,增强对学习太极拳的信心。慢拳快教的方法可以体现在:先下肢后上肢,先分解或组合,把运动路线在快速的情况下向学生讲解清楚,并加以练习,当动作基本掌握以后再将练习的速度慢下来,慢至正常的演练速度。通过这样的练习,学生能够较快地掌握动作。

五、鼓励学生课外练习,与终身体育锻炼结合起来   

太极拳教学的重点是练,光学不练,起不到好的效果。往往会导致:教过,学过,过段时间似风吹过。在学生基本掌握全套动作后,教师要有意识地利用课外活动时间,加以强化练习。促使学生熟练掌握动作技术,不断提高动作质量,进而从多方位,多角度地开展学校体育文化,促进学生的身体素质提高,有利地加强学生的综合素质。为今后踏入社会,树立终身体育锻炼打下扎实的基础。使教与学有效地结合,从而真正达到教学目的。

    总之, 我们要全面实施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探索更符合时代要求的体育教学模式和体育教育教学方法,建立有利于素质教育实施的评价体系,我们教师应不遗余力地进行教学探索与创新,为教学、教育、教改竭尽所能,发挥个人的聪明才智,为教学教育献计献策。

感谢13171557812投稿

不错我要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