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故山 > 太极 > 太极剑 > 在绣溪公园学练太极剑

在绣溪公园学练太极剑

来源:网络转载 2016-01-06 23:57 编辑: www.xigushan.com 查看:

url:?div=-1,id:0

1961年,我在无为一中任教。学校在无城西南,背靠绣溪河,与绣溪公园为邻,环境优美,公园成了我散步清心的好去处。

清晨公园静悄悄的,没有游人,也没有晨练的场面,但在花房前有一位六旬以上的老者在练剑,他身着短袖衫,下穿灯笼裤,手持一柄长剑似行云流水,以刺、劈、撩、扎、扫等剑法在锤练。他以灵活稳健的步法,忽柔忽刚,忽隐忽现,快慢相间。其剑法犹似青龙击水,饿虎扑食,老翁垂钓,牧童横笛;犹似拔草寻蛇,金鸡独立,野马跳闸,古树盘根……看得我眼花瞭乱,美不胜收。他抱剑收式,面不改色,吐纳平稳。我对他的崇敬之心油然而生,我要学练剑。

正当我苦思冥想,如何开口之际,老人轻声问我:“孩子!你是一中学生吗?”我赶忙答道:“我是一中初中部外语教师。”老人有些意外,“呵呵”了两声:“看不出来,你有多大了?”我有些自豪地说:“我十九岁了,在当涂一中也教过外语。”“当涂一中有个姓秦的老师你认识吗?”“认识,她叫秦世玉,教语文的,她比我大不少岁,她的先生姓黄,在城里开照相馆,他们有两个孩子。”老人高兴得情不自禁地说:“对!对!那是我的女儿,女婿,外孙。”接着老人邀约道:“咱们这也算有缘。别站着说了,到我花房里坐坐。”

老人开了花房门,让我进去,室内高低架上,层层摆满了花卉,一阵阵幽香扑鼻而来,使我有些怡然自得的愉悦。正在我东张西望之际,老人说:“坐下吧!”我有些局促地坐到一个小凳上,老人也毫不谦让坐在唯一一把藤椅上,开门见山道:“你还年轻,应读读书,不是教书。”我见老人说得诚恳亲切,也毫不隐瞒地道:“我父兄均被划为右派,被开除了公职,尚有老母、小弟、大侄子需要供养,不得不中断学业,以谋生计”。沉默,叹息之余,老人也敞开了心扉:“我曾东渡日本求学,毕业回国,也曾工作过,因无心仕途,终以养花至今,我是无为绣溪公园一名花师。”

稍顷,老人说:“我看你身体单薄,想学剑吗?它有强身健体的效果,而且能使人心旷神怡得到艺术美的享受。”我立刻站起来说:“我愿意拜您为师。”老人说:“我一生从未收过徒弟,我愿收你为徒。”

师傅问我:“你知道我舞的是什么剑法吗?”我答“不知”。师傅说:“你要学的是太极剑。太极剑的基础来源于太极拳。太极拳的器械,有剑、刀、棍等。你会太极拳吗?”我摇头。师傅点头说:“那就难为你了,你还要先学太极拳。”我点头称是。

在操练太极拳的过程中,师傅都一招一式手把手地教,悉心照料,情同父女。师傅说:“拳势小巧,一步一桩,同身一家。柔显于外,刚隐于内,形成了平中见奇,拙中见妙的独特风格。达到这一步,就达到了出神入化的境界。”二十天下来,我基本掌握了太极拳的套路。就这样我坚持练了两年太极剑。

1964年,我为了便于与家人团聚,主动要求调到蛟矶中学工作。临行师傅引用前人诗句赠我:“霞光万道放四射,光辉灿烂妙无穷,太极宝剑长久练,功到熟时自通神。”在以后的两年里,我与师傅常有书信往来,后又因各种原因,我与师傅断了联系,但至今师傅赠我的这句话依然铭记在心中。

杨成序

[责任编辑:yfs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