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故山 > 太极 > 太极内功 > “太極內功”原稿和所謂的秘密(8)

“太極內功”原稿和所謂的秘密(8)

来源:网络转载 2014-02-23 18:49 编辑: 网络 查看:

3、凝神:立式。用以推动两眼之光,使视野向前方最远的地方放出,找个目标,如太阳、月亮、星辰、山川胜景、花朵、湖泊等。采取其精华,然后不停地收回(目光),离眼距离约一尺二寸左右的时候停止,精神贯注,两眼目不转睛的盯住,三、五分钟,久练之则产生象气球一样的一个气物。

4、采气物:气物出现后,再把凝成之气物,用眼和意送入会阴。

作法:用鼻子吸气,随吸气,头慢慢下垂,到鼻对肚脐为止,两眼垂帘看会阴,舌贴于下齿与齿龈之间。开始锻炼三、四口即可,最后到到一口为止。

5、吐纳:吐得第一口开始,口对会阴,细长吐气,随吐气身子下降,至两膝发酸为度。

6、内转法:将吐纳的气引到腹部,再向中丹田(前丹田)吸气,使气充实后,在以意引导由小圈从里往外,先从右向左转三十六次,再由大圈转小圈由外向里,从左向右,转二十四次。

7、神通于背:由吐纳之气不放,再领气至背部,使气达于背部,此即神通于背。姿式有二:⑴ 静练式取站桩;⑵ 动练式取走式。

8、灵机於顶:由吐纳之气不放,提到背部(神通于背),再由背部至枕部、百会、达到上丹田(印堂)。此步不可早练,必须有人指导。

9、步法锻炼:练完以上各部功方可进行行步功锻炼。步法分前进、后退,左顾、右盼、中定。

(见图片)

 

气功与太极拳的结合

古代用以养生的方法,本有内功与外功两种。据传说古代人为了求取长生,以内功进行修炼,结果有的多年在深山修炼的人达到了长生目的。但这种人随然寿是长了而身体不能活动(不灵活)有气无力,丧失了劳动能力。这说明内功修炼是可以使人长寿,在锻炼方法上还存在一些偏向,这就是缺少外动功。古人为了弥补这种不足情况有创造了外动功和内家拳等,外功着重全身运动,如八段锦、五禽戏、太极拳等。

通过古今实践证明,只是专门练调息静坐而不是身体活动容易出现偏差,必须内外合一动静相兼进行锻炼。现在流行最广的太极拳就是配合内功锻炼最理想最科学的外动功。在全国各地开展气功疗法医疗单位,几乎全部都在配合太极拳运动。

内功发源的时间比较悠久,在两千多年前的经书《黄帝内经》就有记载,而外功则晚于内功,而太极拳产生的年代就更近一些,不过二、三百年历史(也有人说太极拳创造于十五世纪)。综合当时各家拳法、手法、腿法、步法的协调动作又结合古代的“导引术”(俯仰屈伸运动肢体)和“吐纳术”(吐故纳新)以及武术运动中的意识、动作、呼吸等整理出来的一套锻炼方法。锻炼方法上的内外统一性和整体性是太极拳运动的特点。

太极拳运动的弧形、螺旋形、伸缩转折,始终用意识引导气血循环周身,达于“稍四”(两手和两足指、趾尖),内脏作自我按摩运动,又是与中医的经络学说有着密切关系。

我们说太极拳是民族宝贵文化遗产之一,就是指它综合、融会贯通了我国源远流长的拳术、养生法、呼吸法、经络学说、古代朴素的唯物哲学而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