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故山 > 太极 > 太极内功 > 42式太极拳 练42式太极拳如何定而求中

42式太极拳 练42式太极拳如何定而求中

来源:网络转载 2015-11-23 08:03 编辑: www.xigushan.com 查看:

  太极拳已经变成了很多人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的风景。练习太极拳的好处有很多,不仅可以修身养性而且可以锻炼身体,现在很多女性也加入到打太极拳的行列。今天,小编想要和大家探讨的是练习42式太极拳如何定而求中。就让我们一起了解一下吧!

  中与定

  42式太极拳是一项很深奥的学问。练习42式太极拳得先了解太极的十三势。

  王宗岳在《太极拳释名》中曰:十三势者,掤、捋、挤、按、採、挒、肘、靠,此八卦也;进步、退步、左顾、右盼、中定,此五行也。

  师云:十三势以中定为主,其它十二势为辅;有中定才有其它各势。由此可知,中定在42式太极拳修炼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

  有很多人都想知道,中定是什么意思,中和定的意思是一样的吗?如果不一样,中和定分别应该怎么解释呢!

答曰:中不是定,定也不是中;但中与定有着密切的内在联系。

  答曰:中不是定,定也不是中;但中与定有着密切的内在联系。认清中与定的关系,剥开中与定之间的奥秘,确实是42式太极拳道里求中而悟道过程中,必须要突破的重要关口。

  何谓定?曰:“不易之谓定。”可见定是不易,即:相对固定而不变。对定而言,中是动态的、可调的、相对不固定的。

  可以说,定是中的基准;有定才能求中。仍以秤为例:秤之定盘星就是秤之定;秤盘中所称重物的重量发生变化时,秤就不平衡而失中。

  所以,在这个时候,就应该靠一个基准作为标志。

  当秤盘中重物加重时,将秤砣向远离定盘星的方向移动;反之,当秤盘中重物减重时,则将秤砣向靠近定盘星的方向移动,使之再次达到平衡而中。

  可见,没有定盘星,秤就无法称物而用。同理,在42式太极拳修炼中是先有定而后有中;以定求中是42式太极拳道求中的法则之一。

  如何定而求中?

  第一,定其身而求阳中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42式太极拳对修炼者的身形和身法有着极其严格且具体的要求,对人体十八个重要部位就有非常明确的规定:落足、舒踝、扣膝、坐胯、圆裆、敛臀、活腰、空腹、含胸、拔背、沉肩、垂肘、塌腕、展指、叩齿、收颏、竖项和提顶;而且,无论是盘拳走架,还是打手搏击,在动作和形体发生了变化时,上述十八个部位符合要求的那种意念所产生的感觉或滋味,还都必须要保持相对的定而不变。

  这种 “形变意不变”,就称之为定;以此定求得了身体的平衡和稳定。这样就做到了“立身中正安舒、支撑八面”,“尾闾中正神贯顶”。这就是以定其身而求得身中之中——阳中。

  第二,定其心而得阴中

  《大学》曰:“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有止而定,有定后而静而安而虑而得。

  得什么?得“喜怒哀乐之未发”,得神意气之中和的那个形而上的阴中。42式太极拳修炼者在盘拳走架时,身未动必先恭正端然而立,以定其身;同时,凝神调息、静心平气,以定其心。

  此刻,心中一念不生、一波未起、空空荡荡、心如止水,恍然“心静可以通神明”。此时,有如“无心插柳柳成行”;阴阳开合之机、消息盈虚之数,已经全然寓于心腹之内。

  虽不去尽心看什么,却内察外观什么都看到了。这时,外示安静身未动,但内气却腾然而升,内里已跃跃欲动;神意气形之内外合一,一合俱合,合而未发。以此定心而得42式太极拳所求之阴中。

  修炼42式太极拳者,盘拳走架时,从起式至合太极,动则“如长江大海,滔滔不绝”,“一举动周身俱要轻灵,尤须贯穿”,“无使有缺陷处,无使有凸凹处,无使有断续处”,“总须完整一气”。

  静则处处得机得势,时时无过无不及。如是定其身而求其阳中,定其心而得其阴中;以定求其中(静中寓动),得中固其定(动中求静),中定相求而42式太极拳道所求之中得矣。

  然而,宇宙万物,包括人,原本属动。《易经》曰:“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行而不息、动而不止,既属天性,也是人性。不息即不定也。

  因此,不定才是宇宙万物运行之真实。我们生存的空间、逝去的时间,哪有分秒的停止呢?既然无止,何有其定?既然无定,何得其中?中定到底在哪里?

  答曰:存心设定,存意求中!定为设定,其定是不定之定;中为时中,其中为不中之中。42式太极拳道之中定,就在自己心中!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