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故山 > 太极 > 太极内功 > 混元太极内功体悟“六妙法门”(静坐禅修入大道)(2)

混元太极内功体悟“六妙法门”(静坐禅修入大道)(2)

来源:网络转载 2016-07-13 05:35 编辑: www.xigushan.com 查看:

前面修习“数”、“随”二门,虽能令粗念宁静,但细念仍旧波动。“止”则不然,能令心闲,不需谋诸事务。平时吾人之心,一向追逐外境,从未有停止过,如今要将其收束,不准它再活动,如以锁系猿猴,它自然不能乱跳。修止也是如此,如能将心念系在一处,也就不会胡思乱想。

究竟将心系于何处呢?其一、可以止心于自身的鼻端上,两目一直注视鼻尖,令心不分散。其次、专心系于肚脐,丹田之间均可。其三、或止心于出入息上,息出时知其出,息入时知其入,如守门人,站在门侧,虽身未动,但能知有人出入。如此修止,久而久之,妄想活动自能停止。

理论虽是如此,但初学的人,功夫未能用至于此,实在不易入手。若人能有恒心,按照上面所讲“数”、“随”的方法,试用三五个月,功夫纯熟了,届时不仅能知何为修止,而且一修便能相应。静坐一两小时,身心不动,轻安愉快,非世间五欲可比。如若不老实修习,光是谈论定境,等于说食数宝,实在于己无益。

前面所说是系心法,目的在于将诸妄念制于一处,令心不驰散,但这仍是一种很粗浅的功夫。实际上既有所住之处,必有攀缘之心,因此,将诸妄念制伏之后,便要弃止修观。(注:习练者觉知到“身心泯然入定,不见内外相貌”,定法已经牢固,达到“任运不动”,此时舍“止”修“观”。)

 

4、观

 

即观察妄惑,达观真理。到了止不修观,则与它门相同。佛法之异于它者,在于般若慧。慧从何来?从起观与修观而得。我们平时两目终日注视外境,所用的都是浮心粗念,而今当静坐时,两目合闭,以心眼向内看,观察微细息出息入,如空中风,来无所从,去无所往,息既无所有,人生又从何得?以有气息,始有人生,今观身中之皮肉筋骨等,皆是虚妄不实。再观内六根对外六尘,于其中所领受的一切境界,都是苦非乐。由于六尘境界,全是生灭法,经常有破坏,一旦境过情迁,则苦恼心油然而生。再观平时所用之心识,也是生灭无常,刹那不住。一时想东,一时想西,犹如行客,投寄旅亭,暂住便去。若是主人,便会常住不动。而众生迷而不知,认客为主,迷妄为真。因此,有生死轮回,受种种痛苦。再观诸法无我,虽千差万别,总不出于地水火风之四大种。地大种性坚,能支持万物;水大种性湿,能收摄万物;火大种性暖,能调熟万物;风大种性动,能生长万物。此四者周遍于一切色法,所以称它为大,又能造作一切色法,故名为种。

吾人于未出生前,全由母体摄取氧气和营养,靠母体的四大种,来维持自己生命。一旦出生后,便靠自己呼吸以取氧气,由自己消化以摄取营养,此则直接靠外界的四大种,来长养自已的内四大种。如进食谷米菜蔬,经肠胃消化后,则变为皮肉筋骨等。如饮进汤水,则化为涕唾脓血等。假虚空之温暖,可使身体不冷不寒。依空气之流畅,始能形成口鼻之呼吸。常人妄认四大和合为我,其实,假如发毛爪齿是我,则榖米菜蔬便为我;若涎沫痰泪是我,则河流海水便为我;若周身暖热是我,则太虚温暖应该为我;若鼻孔呼吸是我,则空气流动便是我。唯事实不然,外四大种既然非我,内四大种又何曾有我?因为人生由外四大种转为内四大种,人死由内四大种变为外四大种,内四大种和外四大种并无差别,只是一息存在便是有情,一息不在便是无情。既然内四大与外四大均皆无我,我又处于何方,故观诸法无我。

若人能作以上四种观行,便可破除四种颠倒。第一、人生原是幻化无常,众生执以为常。第二、人生都要承受生老病死种种痛苦,众生以苦为乐。第三、四大本空,五蕴非我,众生妄认假身以为真我。第四、人生九孔常流不净,众生以为清净。上述四种颠倒,实乃众生生死的泉源。若人洞破其真相,自可免除生死痛苦。修观虽比修止为高深,但与修还比较,则仍属浮浅,因而当修观相应之后,应更进一步去修还。(注:习练者气息从毛孔出入,心住观境,“虽破除我执,但觉知不是真实得道”,此时舍“观”修“还” 。)

 

5、还

 

是回转之意,回转到法身、般若、解脱。法身,乃心念清净的属体;般若,是圆满无瑕的属相;解脱,为千百亿化身的属用。法身”、“般若”、“解脱三样平等具足,即称之为还。比如对人、对事、对物的执着,则非解脱。如白痴虽然形似解脱,绝无慧智。如非白痴,于得失,是非,人我之际,了无挂碍,如人辱我、欺我,不因此而生气,反生悯慈之心,即渐接近般若解脱,清净法身的境地。

前修观时,见入息觉其无所由来,观出息也察其无所往,具见因缘和合方有,因缘别离则无。因有能观的心智,始有所观的息境,境智对立,不能会归本源。试问此能观之心智,究从何处生?若从心生,则心与观,应分为二,如父与子,为独立个体,但事实不然,由于前修数、随时,并无观心。若说从境生,则境是色尘,色尘无知,无知色尘何能生观?若此观是由心境共生,则应兼心境二者,一半属于有知,一半属于无知,如此则无情与有情混为一谈,于事实上便犯了相违过。照理能观之心智,实在从心而生,既从心生,应随心灭,既有生灭,则为妄幻。《楞严经》云:“一切浮尘,诸幻化相,当处出生,随处灭尽。”外在的山河大地诸有外相,尚是虚妄,何况内在的六识能缘之心智,自然也如梦幻泡影,无有真实。

须知心之生灭,犹如水上起波,波的起落,并非水的真面目,需待风平浪静,始见真水。是以生灭之心,非是真心。真心本自不生,不生所以不有,不有所以即空。由于空的缘故,根本无有观心,既无观心,岂有观境,既知境智俱空,便与还相应,心慧开发,任运破除粗重烦恼。至此虽能达到返本还源,但仍存有一个还相,依旧是障碍,因此需要百尺竿头,更进一步,舍还修净。(注:习练者心地生慧,返本还源,“觉知到若要离开境智而归到无境智,不为境智所缚的境地”,此时舍“还”修“净” 。)

 

6、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