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故山 > 太极 > 太极运动 > 行走坐卧的太极养生法(4)

行走坐卧的太极养生法(4)

来源:网络转载 2015-04-03 08:36 编辑: www.xigushan.com 查看:

  周身一家、上下相随、完整一气是内家拳武技的重要特点,在盘架与推手中只要具备这种状态就能立于不败之地。在太极推手中,化劲的追求是没有止境的。如何能将来劲来势化得空透,是拳家花尽心思追求的状态,也是能发放空灵的基本前提。练太极拳,许多人曾有过疑惑与茫然,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修练太极拳,除了有明师指点以外,个人的悟性、恒心与实践勇气是造就拳技成功的重要基础。《太极拳论》对太极的解释精微之至,然对太极法门(拳诀、心法、具体练法等)并不提及,原因是法门不具有真正的终极适用性,它是一种具体方法,往往只是阶段性的。“骨坚筋长关节活,意定神凝气势整”,这句话已经将太极拳体松心静、自然圆活、整体合一、内劲收敛入骨的要求予以准确揭示。在这里,再就下面的要求予以阐述:

  一是身体中线整体位移

行走坐卧的太极养生法

  中线是人体自然存在的重力线,是自然界地球引力集中作用于人体质点(重心)而形成的引力线。由于人体具有对称性,故这条线通过人体体内并处在居中位置。守中用中目的在于,维持自己平衡稳定的同时,控制对方的重心而使其立身不稳(拔根),故发放时能随心所欲。推手时,自己中线的整体位移与中线定轴旋转,可以保持整体合一的状态,并能非常巧妙地化解对方的来劲来势。这与中定的要求是一致的,因为中定并不是身体定住绝对不能移动之意,而是指中土不离位——重心于支撑面内的移动尽可能要小,中定时于整体合一的状态中便能借助地利以内功将对手击出。然而,中线的整体移动(前进、后退、左挪、右闪等)在实战中便能使身法极尽灵活之能事。

  二是中线定轴旋转

行走坐卧的太极养生法

  这里的旋转不要囿于“上下一条线,全凭左右转”的思想。太极拳正确的身法是,百会引领,竖项含喉,命门微鼓,腰脊贯直,涵胸松腹,平胯圆裆,曲膝松踝,尾闾下插;这里,并不是“百会——会阴”一条绝对垂直于地面的标准线,而是要强调“尾闾——两脚根连线”一个垂面的状态,换句话说,尾闾无形铅垂线指向两脚跟内侧的连线,一脚全虚时(如踢脚),尾闾则指向另一脚的脚跟。显然,人体中线与这条无形的尾闾铅垂线是自然重合的。因此,中线定轴旋转,就是这一尾闾无形铅垂线的定轴旋转。欲转必定轴,不定身必乱,手脚身随此无形定轴左右转动,要同时同步(而不是有先有后),则太极整体合一、弧形圆活的状态自然得到。正如圆规划圆,只有定住一脚才能周圆。当身体不转动时可以作中线的整体位移,尾闾则发挥舵手的作用,微微调整运动的方向。注意,身体转动时不宜位移,否则,身形必散乱。

  三是圆切线化劲的原理

行走坐卧的太极养生法

  在太极拳运动中,圆切线化劲是最佳的不受力化劲,比起杠杆化劲、合力线化劲不知要巧妙多少倍。推手时,与对手融合,无论接不接手,在意道上两人封闭于一个无形的圆球中,而自己本身也是一个空通的圆球。凡推手接手处,宜使对方来劲来势处在我的圆切线处,无论是局部的弧线还是整体的圆球道理都是一样的。圆切线化劲可以上下左右旋转运化,由对方来劲来势的偏向决定。凡旋转时必须按照中线(尾闾)定轴旋转的道理。圆切线化劲好比是让一个极差的康乐球手打中的不是白色母球的球心,而是打中球的切线处。在意道上,自己不能出现左右前后的偏差,意识要均匀分布于周身皮表吸融对手,接手处必能融尽自己周身,也能于接手处知悉对手细微的变化,其意图将不攻自破。人体可以分解为若干个小的太极球,其局部运化要服从整体运化,而在局部化劲中也只能发挥有限的作用,故必须依赖及时有效的还施对手的劲路回路。只有整体圆球的圆切线化劲,才会空透,也才发人迅捷,或于其人身后(如以指按其背脊)施加四两劲足以制之。

  结语:其实太极拳不但可以养生,还可以帮助大家减肥哦!每天打几套太极拳,减肥的效果不要太好哦!不信你可以试试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