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故山 > 旅游 > 天南海北 > 文稿/学术天地/故宫博物院2012年安徽窑址调查报告

文稿/学术天地/故宫博物院2012年安徽窑址调查报告

来源:网络转载 2016-10-07 23:42 编辑: www.xigushan.com 查看:

  编者按:2012年6月10 ~20日,由故宫博物院古器物部陶瓷组冯小琦研究员带队,陶瓷组赵聪月、高晓然、韩倩及信息资料中心摄影师赵山一行五人,赴安徽省进行了窑址调查。此报告由考察组成员韩倩执笔,冯小琦研究员审阅了全文。

  窑址调查是古陶瓷研究的重要内容,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我院老一辈陶瓷工作者已在这方面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收集的陶瓷标本涉及全国17个省的140余个窑口、200多处窑址,总数约3万余片。随着近年来考古工作的发展,尤其是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结束后,许多新的窑址被发现、发掘,这些新考古资料的出现,不断充实和完善中国陶瓷发展的历史。为更全面地了解我国陶瓷窑址分布情况,补充我院陶瓷标本资料,并进一步与我院藏品相对照以解决它们的窑口归属问题,2005年开始,古器物部陶瓷组在冯小琦研究员带领下展开了新一轮的全国窑址调查工作。过去7年中,已完成14个省区的调查,其中河北、河南地区的标本资料已辑入《故宫博物院藏中国古代窑址标本》丛书并付梓出版,山西及北方其他地区也已交稿。
  安徽省位于我国南北方交界地带,与山东、河南、湖北、江西、江苏、浙江等省为邻,在中国陶瓷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河南是北方古代瓷窑最为集中的地区,浙江又是南方青瓷的重要发祥地,而江西更是我国瓷器的著名产地,这些地区对安徽古代陶瓷的发展均产生过影响。从安徽地区考古发掘出土的瓷器来看,既有北方著名的定窑耀州窑钧窑磁州窑,也有南方的越窑龙泉窑以及江西景德镇窑,还有大量与上述南北各名窑面貌相似却又不同的产品,它们是否产于安徽当地是需要厘清的重要问题。因此,了解安徽地区古代陶瓷生产状况以及其与南北地区瓷窑的关系,成为此次调查工作的一个中心任务。
  6月10日,考察组由北京乘火车抵达合肥,从合肥租车出发,日日朝发夕至,东抵霍山,北到淮南,南达歙县,行程千余公里,先后考察了10处古代窑址,参观了6个省、市、县级博物馆及2个私人收藏。6月的安徽地区,天气炎热,日最高气温在35摄氏度以上,陶瓷窑址又多分布在较偏避的山区,杂草丛生,蛇虫出没,调查工作不但要战胜酷暑,有时还要披荆斩棘开路,常常是衣服一天湿透数遍,蚊虫叮咬更是家常便饭。考察组一路克服困难,收获不断,较圆满地完成了此次调查工作。

 


 我院窑址调查队员在酷暑下工作

  现依由南向北的地理分布,将调查的主要窑址介绍如下:
  1.岩前窑
  唐代瓷窑。窑址位于皖南黄山市休宁县西北约15公里的齐云山镇岩前村。主烧青釉粗瓷,器形有碗、壶、罐等。胎体通常较厚,呈灰色,杂质较多。釉呈青黄色,一般施半釉,釉层薄厚不均,厚处泛青,薄处泛黄,个别施酱色点彩。胎釉烧结程度不好,釉面多开片,有剥釉现象。


 岩前窑遗址

  2.竦口窑
  晚唐~宋代瓷窑。窑址位于皖南黄山市歙县东北约18公里的桂林镇竦口村。始烧于唐,盛于五代到北宋,是安徽南部时代较早的一处青瓷窑址。其唐代产品呈色姜黄,釉面带有细小的黑色斑点,胎色铁灰,施釉不到底,露胎处呈黑褐色。五代到北宋,器物制作精细,造型规整。烧成温度较高,胎质坚硬,呈铁灰色。施釉均匀,里外满釉,釉汁致密,釉面光亮,一般无开片。青釉色调纯正,好者青中微微闪绿,可与越窑的釉色媲美,只有少数微呈青黄色或灰色。器形有碗、盘、盏、执壶盏托等。碗、盘多花口,圈足。圈足有的较宽,近似玉璧形,有的则较窄。一般足宽者内挖较浅而足矮,窄者内挖深而足高,底足中心平坦。有些采用密布的泥钉叠烧,器物里心和外底常见数个支烧痕迹,有些采用匣钵单件装烧,里心无支烧痕迹。

 


 竦口窑遗址


 竦口窑标本

  3.仁里窑
  五代~北宋瓷窑。窑址位于皖南宣城市绩溪县东南约8公里的仁里村。产品以青釉盘、碗、盏为主。烧成温度较高,胎质坚硬,呈浅灰、深灰或砖红色。施釉均匀,里外满釉,釉汁致密,釉面光亮,一般无开片。青釉色调纯正,好者青中微微闪绿,可与越窑的釉色媲美,只有少数微呈青黄色或灰色。器形以碗为最多,有弧腹、斜直腹,敛口、直口、花口之分。早期采用泥钉叠烧,碗心及底部常留有多个长条形支钉烧痕,后来采用匣钵单件装烧,碗心不再有支烧痕迹。


 仁里窑标本

  4.孔灵窑
  唐~宋代瓷窑。窑址位于皖南宣城市绩溪县西南约6公里的临溪镇孔灵村。主烧青釉器,器形有碗、盘、壶、罐等。烧成温度较高,胎质坚硬,呈浅灰、深灰或砖红色。施釉均匀,釉质滋润,釉色青灰,有生烧现象。碗、盘类采用密布的泥钉垫烧,里心和外底常见数个支烧痕迹。此次调查,在窑址上采集到一些酱褐釉拍鼓标本,具有唐代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