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山地貌分为冲洪积台地、剥蚀堆积丘陵、构造剥蚀低山和侵蚀构造中低山四大类型,在空间形象上,由低而高,造成层峦叠峰、凌空高耸的巍峨之势,形成多种地形群体组合的地貌景观。泰山位于华北大平原的南北通道与黄河中下游的东西通道交叉枢纽之侧,这一独特的地理位置对泰山影响的扩大及其文化的弘扬,起了极为重要的作用。
植被古木
泰山有丰富的生物资源,植被覆盖率达80%,从山麓拾级而上,可依次见到落叶林、阔叶针叶混交林、针叶林、高山灌木草丛,林带垂直界线分明,植被景观各异。现有种子植物144科,989种,其中木本植物72科433种,草本植物72科556种,药用植物111科462种。
泰山的古树名木,源于自然,历史悠久,据《史记》载:“茂林满山,合围高木不知有几”,现有34个树种,计万余株。他们与泰山历史文化的发展紧密相连,是古老文明的象征,其中著名的有汉柏凌寒、挂印封侯、唐槐抱子、青檀千岁、六朝遗相、一品大夫、五大夫松、望人松、宋朝银杏、百年紫藤等,每一株都是历史的见证,历经风霜,成为珍贵的遗产。
泰山四季
泰山的四季更是别具风味:春回大地,万物更生。泰山上下“松拱一天翠,草生万壑青”,泰岱春晓的美景吸引着无数的中外游人前来踏青赏春:红的桃花、白的杏花、金黄的迎春柳和连翘花缀满枝头;西溪两岸的刺槐花自下而上次第开放,花白如絮,花香袭人;岱顶大片的湖北海棠绽开蓓蕾,整座泰山像是成了花的海洋。
夏季的泰山,层层林海掩在茫茫的云雾之中,一旦天气放晴,满山青翠欲滴,万壑千峰,处处流溢着蓬勃的生命力。每当微风乍起,对松山一带松涛阵阵,有如天籁。难怪乾隆帝有“岱宗最佳处,对松真绝奇”的咏叹。
秋天,是泰山色彩最丰富的季节。远远望去,层林尽染:黄栌、五角枫、花楸叶红似火;银杏、紫椴叶黄如金;松柏不凋,依然青翠;栎树、水榆、槭树尽管色彩不那么鲜艳,却也给泰山的秋色增加了层次;卫矛在松柏的衬托下,万绿丛中一点红;与卫矛相媲美的藤本爬山虎,在夏季里曾不露声色,可到了深秋却突然调子高昂,或红满一石,或紫盈一沟。造化像是大手笔的浓彩国画,把泰山装扮得分外妖娆。
泰山的冬天别有一番韵味。不凋的松柏顶风冒雪傲然屹立在山巅,挺拔的竹林给泰山抹上了一团团翠绿,遇上雪后初霁,那景致更是妙不可言,整座大山银装素裹,色彩斑斓:绿树、红墙、黄瓦、白雪,还有那份难得的清新和宁静,置身其中,使人心旷神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