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主持·泰山文化研究 主持人:周郢
民国泰山的政治文化建构
《登泰山谢天书述二圣功德之铭》与宋真宗东封
泰山“国山”议的历史考察
周郢 张琰
提要:国山是一个国家、民族精神的象征。中国历史上曾有多次“国山”之议。近代随着中国政坛风云的重大变化,“国山”也被正式提上民国的论坛。“定泰山为国山”的首倡者,为著名作家易君左。
关键词:国山泰山 孙皓 易君左
世界上每一个国家都有自己的国家象征。这其中除了人们所熟知的国旗、国徽、国歌、国花、国鸟之外,还有一项重要标志,那便是“国山”。为什么会以一座山岳来作为一个国家的象征呢?对此,民国时期历史学家许兴凯曾作诠释:“国是个概念,需要一个具体的东西来代表他。这个东西不是河,就是山。比如德国的莱茵河,日本的富士山。” 当代民族史家徐杰舜先生也指出:“一个民族的文化,有精神形式的表现,有物质形式的表现,山川河流是物质形式的一种特殊表现形式。” 而举国山岳之中,能被认为足以象征其国家、民族精神者,便是人们习称得“国山”。中国历史上的曾有多次“国山”之议,今试加论述。
2. 民国“国山议”的时代背景
。驻美大使馆参赞伍大光曾“上条陈于国民政府”,称梅花“虽无国花之名,而已有国花之实”,建议“遴选梅花佳种一万本,贻赠美国政府” [12] 。在国人心目中,梅花成了公认的国花。 [13]
继“国花”评议之后,“国山”也被正式提上民国的论坛。
3.易君左及其“泰山国山议”
文章开篇,易君左首先陈述了泰山应定为“中华国山”的八大理由,其要点可归纳如下:
一、泰山之德性,实与吾国民族精神及固有文化完全吻合。二、泰山为历代所仰重,为吾国历史上特有之事迹。三、泰山出中国山系正宗昆仑之脉,为全国山脉之中坚,踞最古老之地层。四、泰山为国民数千年来,所拥戴之一大自然现象,深入人心。五、泰山为至圣孔子登游歌咏之地,泰山文化与儒家文化密不可分。六、泰山山体端坐堂皇,磅礴浑成,兼有四岳之长,而无四岳之短,在其他诸山中更是无与伦比。七、泰山为中国民族历史之活的典型,一入泰山,不啻翻阅吾民族之光荣史页。八、泰山日出飞瀑等景象,生机无限,象征着中华民族活泼泼的精神,足以体现中国之国魂。
此外在文章中,易君左还对泰山的“正名”、“划区”、“管理”、“建设”提出了自己独到的见解,如设立国山特区、国山管理委员会,礼聘海内著名学者编撰《中华民国国山志》等等。
“定泰山为国山议”的出现,实基于当时独特的政治背景与文化心态。
“国于天地,必有与立”,正如西方学者所指出,一个国家的维系,除去领土、经济、政治整合之外,还必须借助于文化资源。易君左不仅是文坛名家,也是新文化运动的健将,他早年发起成立“少年中国学会”、“社会主义研究会”、“马克思主义研究会”,并发表了大量的社会学论著,如《中国政治史》、《中国家庭问题》、《西洋家庭制度研究》,致力于对国人思想的启蒙。“国山议”亦正是易君左欲借助传统文化改造社会的努力之一。——其冀望以“山”为符号,通过“国山”认定为仪式,进一步促进境内各民族文化的融合,以实现现代民族国家共同体的认同,即“移风易俗,应有具体之象征,召回国魂,恢复民族自信力,庶几可挽中国之危亡,奠万年有道之基础”,“使全国国民集中精力于巩固的政府指挥之下而共戴一伟大的象征”。此点乃是易君左议定“国山”的主旨所在。
而在众多象征符号中,易君左选择了“国山”,进而举泰山为“国山”,则是缘于他对祖国山水的挚爱及对泰山文化的推崇。易君左一生遍历南北名山大川,创作游记数百万言,结集有《江山素描》、《彩笔写名山》等,对山水文化有着精到的领悟。“山岳以配天”(《左传·庄公二十二年》),山岳在中国古代文明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而近代以来,海外“国山”说影响中国,——“日本以富士山代表其大和魂,号召国民,仰若神圣;美国之若机山,有黄石、冰河二大公园,为世界之花圃;瑞士之玫瑰峰,群峰簇立,白雪盈颠,湖山之胜,甲于天下;其它如英国之格兰扁山;瑞典、挪威之基阿连山;俄国之厄布鲁大山;横亘德、法两国之阿尔卑斯山等,均为欧洲诸国国民所瞻仰,民族历史家所歌颂,诗人所赞美,以范铸其民族其国民之品格者也”。山岳与其国人民族精神的内在关联,引起易君左的深层思考。特别是其早年留学东瀛,日本以富士山为国山,进而以此宣扬其霸权扩张之“大和魂”,更给君左以剧烈刺激。“我欲定此山为国山”——“中华国山”之议,便是受此启发而提上了社会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