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故山 > 旅游 > 天南海北 > 马云领衔17位顶级富豪来星沙赴“泰山会”

马云领衔17位顶级富豪来星沙赴“泰山会”

来源:网络转载 2017-07-17 17:04 编辑: www.xigushan.com 查看:

  星沙时报/星沙新闻网12月2日讯  日前,“2015泰山会冬季年会”一连5天在远大城召开。此次年会主题是“海外投资投什么”。泰山会每年举办夏冬两次年会,按惯例都是在海外举办,本次是泰山年会继2006年以后第二次在远大城举办。会议期间,会员们吃、住、玩都在远大城,并考察了远大集团工厂化可持续建筑、非电空调和空气品质产品,以及“P8”可持续创新社区。

  会期结束前,柳传志、马云、梁信军、卢志强、史玉柱等企业家们还兴致勃勃地乘坐张跃亲自驾驶的电动车,登上19天建成的“可建”57层小天城。

  今生 汇聚行业“大佬”

  泰山产业研究院(泰山会),成立于1993年,由于成立大会在山东召开,遂取名“泰山”,是由中国民营科技实业家协会主管的非独立法人机构。它由中国知名且有相当影响力企业的CEO(或董事长)组成,每年只发展1家会员单位,现有会员17人(公约规定最多19人)。他们是柳传志、马云、卢志强、史玉柱、王中军、王玉锁、梁信军、林荣强、冯仑、王兵、冯玉良、张晓崧、郑跃文、柳传明、姜兆和、张跃。

  泰山会虽然名声在外,却鲜有报道。因为会员们从一开始就达成一致:聚谈时不录音、不记录、不邀请当地领导、不对外宣传。它到底是怎样的一个团体,为何如此神秘,又有浩大的召唤力?

  泰山会成立于1993年,由于成立大会在山东召开,遂取名“泰山”。此外,会员们也认为,“五岳至尊”的泰山寓意一种高度,以泰山取名,也代表中国民营企业家的高度。

  前世 “四人小组”喝茶聊天

  追溯泰山会的历史,最初只是一个“四人小组”。四人分别是:陈春先,中国硅谷第一人,1980年下海成立北京等离子体学会先进技术发展服务部;陈庆振,1983年成立科海公司,中国电脑买卖第一人;段永基,四通集团董事长,中关村元老;王洪德,京海集团董事长,中关村元老。

  当年,四位民营科技试水者,经常挤在一个办公室里喝茶聊天。他们相信“广阔天地大有作为”,但是至于如何经营,茫然不知,只能摸着石头过河,并互相提醒和学习。四人约定每周六晚上喝茶聊天,各自说说自己公司的事情,地点一般定在某一家公司的办公室。

  这样不成文的聚会进行了两三年,后来,大家越来越忙,就规定在每个月选出一个周六晚上一起喝茶讨论。

  1984年到1987年之间,一批科技企业成长起来,其中包括联想、方正、紫光等。他们的领军人物也开始加入这个小组。小组很快扩展到六七人,十几人,几十人。小会议室容不下了,就找大会议室,直到大的会议室也容纳不下,成立一个正规组织的想法开始萌生。

  组织建起来了,队伍壮大了,问题也跟着来了。由于人员太多,反而减弱了交流的效果。于是,一个更小、更有效的“顶级”小圈子成为需要。这个小圈子在1993年变成现实。中民协里影响力大、私交好的企业家们组成了一个小圈子——泰山产业研究会(1998年改称泰山产业研究院)。2005年的时候,泰山产业研究院才改名为泰山会,人数进行了缩减,成为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单纯的企业家私人交流的圈子。

  轶事 让史玉柱“获新生”

  泰山会是一个私密的个人组织。不过,这些会员企业组合起来就是一条强大的产业链,链条上的每个企业都占据了所在行业的绝对影响力。最经典的案例就是史玉柱的故事了。

  国家科委原副主任吴明瑜清晰地记得:“当年史玉柱要在珠海盖楼,协会成员是不赞成的。此后,东窗事发,巨人集团受到很大的打击。大家都想着怎么样帮助他。”时任中民协秘书长、“泰山”会长的华怡芳亲自找到在职的吴明瑜,探讨“怎么拯救史玉柱”。

  段永基和史玉柱是在1993年认识的,当年“泰山”刚刚成立,两人同为会员。长城企业战略发展研究所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资深人士表示,“巨人集团倒塌之时,段永基帮了史玉柱一把,后来还支持史玉柱从脑白金重振雄风,并且获得新生。”2004年1月,四通控股更是花12亿元买下脑白金,并给了史玉柱20%多的四通控股的股权。

  2007年,史玉柱东山再起后,史玉柱把泰山会当成了自己的娘家。史玉柱说,在他低谷的时候,“泰山”始终给了他很大的精神帮助和重新创业的经验,“这是我能够复出的重要条件。”这位中国企业家群体中最敢赌的人,即使在最艰难的几年里,每年都坚持参加泰山会的例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