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故山 > 情感 > 恋爱技巧 > 恽代英与沈氏姐妹的生死恋

恽代英与沈氏姐妹的生死恋

来源:网络转载 2015-12-24 18:49 编辑: www.xigushan.com 查看:

恽代英与沈氏姐妹的生死恋

/来自中华网社区 club.china.com/

 

恽代英,被周恩来誉为“中国青年热爱的领袖”。在其短暂而革命的一生中,曾先后有两位红颜知己与其同甘苦、共患难,有趣的是这两位红颜知己竟是亲姐妹:二姐沈葆秀和四妹沈葆英。这在中共领导人的情感生活中真可算是个“特例”,为这个“奇男儿”的传奇一生又增添了一奇。

/来自中华网社区 club.china.com/

 

新婚不入洞房,恽代英与沈葆秀畅谈生活哲学

 

1915年的冬天,对于刚刚年满20岁的恽代英而言,有着特别的意义。就在这个冬天,他在家人的不断催促下,和常州同乡沈云驹先生的次女沈葆秀结婚了。

 

关于这门亲事,他听父亲和媒人议论过:沈家这个二女儿虽然没有正式上过女子学校,但是受私塾老师的指点,琴、棋、书、画都有领会,也懂得一些诗文,是父亲沈云驹的掌上明珠。

 

结婚那天,恽代英并没有像别的新郎那样披红插花,一身绫罗绸缎,而是长衫素服,戴了顶礼帽,到沈家去迎亲。沈家亲友邻舍看他朴实大方、彬彬有礼,都不禁啧啧称羡。岳父沈云驹对他也是极为赏识,感觉觅得此等佳婿,心也足矣!

 

作为一个受过西方自由思想洗礼的年轻人,恽代英对爱情有着自己的憧憬。晚上,亲友们散去后,恽代英来到新房,第一次近距离地接触自己的这位如花娇妻。俗话说“春宵一刻值千金”,如此良辰美景,谁能不动心?但是,恽代英却异于常人,他静静地来到床旁,挨着新娘子坐下,说:“现在闹新房的人都走了,就只有我们两个人了。我们应该坦率地、推心置腹地谈谈心。”

 

新娘子羞涩地点点头,没有吱声。

 

恽代英继续说:“现在的婚姻有两种:一种是自由结婚,另一种是包办婚姻。我们的结合,就是靠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办成的,所以这是包办婚姻。”

 

听到这里,新娘子不由一愣,抬头看了他一眼,又低下了头,心想大喜的日子怎么说这样的话,但也出于羞涩,没出声。

 

恽代英敏感地注意到了新娘子的表情,意识到自己所言可能她一时想不通,马上解释道:“你不用急,听我说嘛!父母爱子女无微不至,他们的选择定有他们的道理。但结婚说到底还是夫妻两人的事,美满不美满还取决于我们两人。过去我们不认识,没有机会谈,现在我们住在一起了,不是应该多谈谈,增加了解吗?你说哩?”

 

新娘子连连点头。

 

恽代英接着说:“他们说你叫沈葆秀,是哪三个字呢?”

 

新娘子倒也很痛快,抽出桌上笔筒里的笔,在纸上写了三个字:沈宝秀。

 

恽代英说:“我想把你这个‘宝’字改成另一个同音的‘葆’字,这样意义就大不相同了,你觉得怎样?”

 

他用笔在“宝”字下边添了个“葆”字。

 

新娘子没有笑,一本正经地说:“那倒好啊。”

 

恽代英又兴致勃勃地讲道:“我这个人很富于幻想。对衣、食、住、行,也有讲究。首先,衣着标准,我提出‘五要’,即:轻、薄、暖、短、紧。紧而不拘泥中式或西式。至于食物呢,要有味道,略偏素食。另外我主张分食,因为人口多,各分碗盘,以重卫生。房间空气要流通,阳光要充足。室外应该有散步、运动及种花的地方。现在的衣、食、住,都只能凑合着,将来应该设法改善。”

 

沈葆秀看他发着呆气,微微一笑,没有插话。恽代英意犹未尽,接着说:“关于交际,也就是‘行’的问题。我不愿意去巴结那些有地位、有权势的人。有人想结纳我,并以钟子期、俞伯牙的‘知音’相比,这又过分了。‘知音’一语,谈何容易?但我确实需要知音!我今天和你谈这么多,就是要觅取知音。”

 

恽代英见妻子虽然没有说话,但一直耐心地听着,就接着说:“我是个书痴,不去追求升斗之食,不去胁肩谄笑。我绝不为五斗米折腰,而丢掉一个书生的人格。中国读书人的气节沦丧好久了,我要用行动矫正之。即便天下处于浊世,人们喊我书痴,我也不遗憾!”

 

夜深了,恽代英看新娘子已有倦意,只好把话收住,说道:“你休息吧!我们明天再谈!”

 

沈葆秀一脸的茫然,不知所措。这就是她的新婚之夜吗?对于她的这个丈夫,她心中充满了疑惑。

 

恽代英与沈葆秀一墙之隔,书信往来,增进感情

 

恽代英的新房和书房有一门相通。他离开新房后,就回到书房,记了当天的日记后,熄灯睡觉了。

 

第二天晚上,恽代英又和妻子谈心。这次主要谈关于男女平等的主张。他说:“我是个女权论者。我坚决反对男尊女卑,主张男女平等。天赋人权现在已是世界潮流。我们几千年来男尊女卑的思想必须改变了。就是全中国别的地方还没改变,我们这个家庭却是必须首先改变的。请你相信我,我是有这个决心的。以后就让事实来证明吧!”

 

在这个问题上,他和新婚妻子又是深谈了大半夜。末了,他依然是回到书房去安寝。

 

新婚第三天,按照中国传统习俗,是新娘回门(回娘家)的日子。沈葆秀回到娘家,一见到母亲就抱头痛哭。她母亲十分惊诧,细问端底,听完女儿的哭诉后,便教导女儿说:“他能给你说这么多话,看来不是个薄情人。你要忍耐着,也要多体贴他。我相信,能对你说出这么多知心话的人,是掏出心给你看的,你不能屈了他的心啊!我看代英是位有才华有志向的青年,他是读书人,你不妨写封信给他。”

 

于是,沈葆秀按照母亲的教导,写了一封信放在书桌上,当晚她就看到了复信。恽代英对妻子给他写信感到意外和高兴,在复信中鼓励她:“多读书,通情理。”第二天沈葆秀又给他写了一封回信。于是,夫妻俩便在一墙之隔的房间里通起信来。时间一长,彼此加深了了解,终于产生了真挚的爱情,而且感情越来越深。这份最初在恽代英眼中的旧式包办婚姻,也具备了如自由恋爱般的真爱。

 

婚后不久,恽代英又如往常一样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和工作中。沈葆秀则默默地尽着一位妻子的责任,细心地照料着丈夫。

 

沈葆秀难产去世,恽代英悲痛欲绝

 

不知不觉,又迎来了一个春天。当人们都在欢庆新春的时候,一场意想不到的灾祸,闯进了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