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故山 > 太极 > 太极拳 > 练习太极拳的感悟

练习太极拳的感悟

来源:网络转载 2014-02-27 10:14 编辑: 网络 查看:

练习太极拳的感悟

编辑 | 删除 | 权限设置 | 更多

更多

青春老头   

      2001年我调到机关,那是静多动少的工作。于是选择打太极拳来锻炼,买了书和光碟就学起来,早上到山学练,几个月就将八十八式太极拳套路学完,当时自认为太极拳的套路就是太极拳,并认为书中讲述太极拳内函是故弄玄虚。 ­

      一天看见市有名的教练在教授徒弟练习四十二式太极拳,该徒弟打太极拳的动作大方得体,轻逸稳重,给人美的感觉。我对教练说跟他学,教练爽快说可以,但随后几天,他对我不理不睬,当我是透明。我下决心,要学会四十二式,并打好它,找几本四十二式的书,几张碟来学,因受剌激,学得非常认真,有空就看书,早上锻炼后,在山上看看别人的人演练,幸得苏师傅的指点,认真看书并按书中的要求练习,悟出点太极拳健身的内函。如介绍陈王廷是太极拳创始人时引用了他的《遗词》:叹当年,披坚执锐,扫荡群氛,几次颠险,蒙恩赐,枉徒然;到而今,年老残喘,只落得《黄庭》一卷随身伴。闷来时造拳,,,,,。太极拳是引入了气功的原理发展下来,有几十年练气功经历的我,感受太极拳的内函相对容易。顾留馨著的《太极拳术》讲述太极拳内函较详细,并将对各部位姿势的要求归纳十三项:1心静用意,身正体松。2由松入柔,柔中寓刚。3弧形螺旋,中正圆动。4源动腰脊,劲贯四稍。5三尖六合,上下一线。6虚领顶劲,气沉丹田。7含胸拔背,落胯塌腰。8垂肩沉肘,坐腕舒指。9屈膝圆档,骶骨有力。10眼随手动,步随身移。11速度均匀,轻沉兼备。12内动外发,呼吸协调。13意动形随,势完意远。我背记这十三项要求,练习时,边练边检查,不断纠正,逐渐进步,现每天打一套二十四,一套四十二,就感觉精神抖擞,舒服。有一次起来感动有点头痛,打完一套太极拳后,头痛消失了。 ­

     太极拳的要求多,难理解,初学拳时,难顾及这样多,我采取逐个作为重点练,有的要求成了习惯就不难。我猜想太极拳的要求,应是无数前辈在行拳时,以舒服,稳定,好看为原则以及技击的要求总结出来的。有的要求,我们生活中应该遵循的,如虚领顶劲,顶劲的要求是头顶百会穴轻轻上提,好像头上有绳索悬着。通俗来说就是:头要正直,轻轻将头顶。平时也应保持头正直,轻轻将头顶,这对防治肩胫病有用。后来我在美国斯宾塞,约翰逊著的《健康的秘密》也得到印证,其在第七章姿态的力量:“姿势为何什么这么重要?道理很简单,我们身体的组织和器官,要健康,适当运作,需要两件事情——良好的血液循环和良好的神经传导。血液动送营养和氧气到身体各部位,并可清洁组织;而神经传导则像电子火花一样,是点燃精力的必备品。少了任何一项,组织便会腐烂掉。而什么控制着血液和神经在体的传输?是你的姿势!想像一下,一条花园中浇水的软管,你用手掐紧它,会发生什么样事?书中对头部姿势的要求:收下巴,想像你的头顶有一股力量把你往上拉,微笑。这与虚领顶劲吻合。在平时就注意,成了习惯,练拳时就自然了。

       太极拳的要求,光靠看书是不能明白的,为何要这样要求,更难理解,我是按照太极拳要求认真地做,在不断练习中才能得到领会和感悟 ­。如李德印在《太极拳入门》一书中述叙搂膝拗步时指出推掌当推至顶点(定式)时,“虚掌”逐渐地变换为“实掌”。舒指,展掌,虎口撑圆,掌根前顶,腕肘下沉,,,,,,这种由虚变实的掌根前顶,肩窝后缩,肘尖下垂的运劲。我对如何才能做到肩窝后缩怎样也弄不明白,后在推掌至顶点时,肩送,命门后撑,才有肩窝后缩的感觉。在对落胯塌腰的松沉,误为身体主动稍稍下沉,师傅虽然指出不对,但如何做其没能说清,后在定式时,注意圆档才有塌腰的感觉。

       十三项要求中,第一项是最重要,心静用意是纲,身正体松是基本要求。行拳始终都应贯彻;其它要求根据拳势灵活运用。

        太极拳的内函深奥,需求长期习拳才能体会,感悟;这正是太极拳引人入胜的地方;练太极拳不但能健身,在学习,探索,感悟中获得乐趣。

      在呼吸协调上,我借鉴《健康的秘密》第二章呼吸的力量中提倡:“用一拍吸气,仃四拍,然后两拍呼。”的深呼吸方法,并结合拳势灵活运用,呼吸更易协调,效果更好。

     

      人生有时逆境对人有磨练,激发志气作用。有决心,坚持不懈就没难事。假如教练肯教我,我行拳的外形一定比现在好,但对太极拳的健身内函的理解应少。为何加健身两字,我对太极拳技击等一点不懂。 ­

      在此,我衷心感谢教练,多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