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故山 > 太极 > 太极拳 > 赵堡太极拳的传承和发展王海洲

赵堡太极拳的传承和发展王海洲

来源:网络转载 2014-03-20 01:37 编辑: 网络 查看:

  赵堡太极拳的传承和发展 

王海洲

 

赵堡太极拳的发展史  转自赵堡太极网


一、  先师蒋发将太极拳传入赵堡镇
    温县赵堡镇,北依巍巍太行,南傍滔滔黄河水,至今已经有2500年的悠久历史。在春秋时期,晋昭公封大卿赵公食邑于温县,在温县东15里的地方挖地筑堡居住,因此称赵堡。古赵堡有宏伟的城池,有众多的古建筑等丰富的人文资源。公元1723年,雍正皇帝曾经题写过“乾坤正气”的匾额悬挂于关帝庙的门楣。但是在20世纪,由于战火和动乱,这些雄姿胜景逐渐毁灭消失。赵堡镇由于地处要塞,是兵家必争之地。自古以来,人们为了保家卫国,尚武之风甚盛,出现过一批批将军、武举、侠客义士,这种尚武的风俗延续至今。
    在赵堡镇,历代有一个口耳相传的故事:明朝万历年间,在赵堡镇小留村(现在这个村的名字是小刘村)有一个叫蒋发的人,他生于万历二年,是个十分热爱武术的青年。一天,山西人王宗岳和关州的一位客商从山西过黄河到郑州经商,路经赵堡小刘村,前往黄河汜水渡口。在小刘村东的一棵大柏树下歇脚时,看见有一群青年在练拳,随行的客商问王宗岳:“你看这群练拳的青年哪一个根底好一些?”王宗岳说:“那个穿紫花布衫的人还可以,如果有好的老师指点的话,可能会练出高功来。”说完他们两人就起程了。这些话被旁边一个逗小孩玩的老太婆听到了,她把王宗岳和客商的话告诉了蒋发。蒋发就是王宗岳说的穿紫花布衫的人。蒋发听了,二话不说,抄小路就去追赶王宗岳和客商。追上王宗岳后,抢过王宗岳肩上的线搭背在自己的身上,送王宗岳到汜水渡口。蒋发跪在地上,要求王宗岳收他为徒。王宗岳开始说:“我不会武,你找别人吧。”蒋发长跪不起。客商见了这种情景,说:“王先生,您就收下这个徒弟吧。”王宗岳说:“这样吧,今年冬至时,你再到这里等我。”王宗岳说完就上了渡船。当王宗岳和客商从郑州回山西又到汜水时,已是大雪纷飞的冬天。由于雪大、天黑,王宗岳就在河边店铺投宿。客商对王宗岳说:“你收的小徒弟不是说冬至到渡口来接你吗?”王宗岳说:“也许那孩了早已忘了。这样的大雪天他会来?”他们的话被店家听到了,说:“今天,我在这里远远地看见一个青少年人在对岸牵着一头毛驴站了一天,可能是等你们的吧。”
    第二天,蒋发在渡口北岸将王宗岳接往自己的家。在路上,王宗岳看见麦地里有个牛犊啃青,对客商说:“这样的小牛肉最鲜美。”在蒋发家,王宗岳对蒋发的母亲说,他要把蒋发带到山西老家,教他武艺。吃饭时,蒋发端上一瓦盆牛肉,王宗岳吃起来赞不绝口。蒋发说:“你在路上看见的那头小牛是我家的,我已经将它杀了。”王宗岳听了十分感动也自感失言。
    蒋发在王宗岳家学拳7年,他敬师如父,深得王宗岳的喜爱,传授给他太极拳和多种功法、要决。王宗岳只有一个女儿,因他经常外出,蒋发长时间与王宗岳的女儿,也就是他的师姐一起练拳,很多动作是模仿师姐的。因此,在赵堡镇,也有人说赵堡太极拳是“大姑娘拳”。在拳谱中,也有一些与女性有关的名称,如“玉女穿梭”“单摆莲”“双摆莲”“束手解带”等等。
    以上虽然是赵堡历代相传的故事,但是它真实地反映了赵堡太极拳的来源是蒋发学于山西王宗岳后而传入赵堡镇的。
    关于王宗岳,在赵堡,历代是这样相传的:王宗岳,宗岳是他的道号,他的名字叫王林桢。他家在山西太谷县小王庄。王宗岳学拳于云游道人。有《太极拳论》等著作传世。据赵堡太极拳传人杜元化1935看出版的《太极拳正宗》记载,王宗岳学拳时,云游道人告诉王宗岳说,太极拳来历已经很久了,太极拳的来处有一首歌可以为证:“太极之先,天地根源,老君设教,必子真传,玉皇上帝,正坐当筵,帝君真武,列在两边,三界内外,亿万神仙,传与拳术,教成神仙。”从首歌和《太极拳正宗》中的说明来看,赵堡太极拳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道人张三丰传下来的,拳的真源地老子。至今,在赵堡主流的认识认为,赵堡太极拳奉张三丰为祖师,奉蒋发为先师,老子是太极拳的真源。

 

二、蒋发的太极拳在赵堡镇的七代传递
   
    1.蒋发传邢喜槐
    蒋发学成回家后,与当地的拳师较艺,无人能敌过他,他的太极拳艺远近闻名。他牢记王宗岳的嘱咐。王宗岳在他离开山西时对他说,对他所教的太极拳,不要随便传授,但不是不传人。如果你不得到可传的人就不传,如果得到可传的人一定要尽心尽力传授。如果得到可传的人不传授,就如同绝了后代一样。如果能广泛传授更好。蒋发曾经应乡邻的邀请,外出教太极拳白天给别人当把式(长工),晚上教东家的一些子侄练太极拳。由于疲劳,他便教学生一套起势面南,收势面北的太极拳,而他在学生练拳的南面可以趁机多休息一会儿。蒋发的报酬是每年一担麦子,他母亲在家做一些纺织品。赵堡镇是温县一个繁华的集市,蒋发经常拿一些纺织品到赵堡镇上摆卖。赵堡镇上有一个叫邢喜槐的,是一个大户人家,十分仰慕蒋发的拳艺,千方百计想接近蒋发。每当蒋发摆卖时,他就高价将蒋发所卖的东西买过来,过后低价卖出去。并从各方面周到地照顾蒋发,以实现他学拳的目的。蒋发经过长时间的考察,感到邢喜槐为人忠厚,在赵堡镇口碑很好。不久,邢喜槐就亲自登门请蒋发到赵堡镇他家教拳,并给他安排一个院落,雇请一个丫环侍候他的母亲,每年给报酬三担小麦。蒋发不用干其他活,只专心练拳教拳。蒋发被邢喜槐的真诚所感动,将自己所学对邢喜槐倾囊相授,除了将太极拳的绝艺教给邢喜槐外,还将王宗岳所传太极拳秘诀、论著等也传给了邢喜槐。邢喜槐拳技达到神明境界。他一生擅长太极春秋大刀,他所用的大刀刀头重30斤,刀柄是桑木做的。邢喜槐的后代在赵堡镇繁衍到现在已经是19代。
    2.邢喜槐传张楚臣
    张楚臣,山西人。从山西到赵堡镇经商,开始是开鲜菜铺,后来,生意有所发展,改为开粮行。由于他品秆端正,在赵堡镇备受尊敬。他和邢喜槐接触后,两人结拜为异姓兄弟。邢喜槐将赵堡太极拳全部传授给他。张楚臣的后代现在还居住在赵堡。
    3.张楚臣传陈敬柏
    陈敬柏的家族从陈敬柏的祖父陈文举开始在赵堡镇落户,他的父亲陈来朝出生在赵堡。陈敬柏的名字叫陈基,敬柏是他的字。张楚臣见陈敬柏人品端正,办事可靠,就收他为徒,传他赵堡太极拳。陈敬柏武功高强,将赵堡太极拳推到了鼎盛时期。他广传了赵堡太极拳,跟他学拳的有800多人,其中他传给一技之长的有16人,得到他基本传授的有8人,能全面继承他拳艺的只有一人。陈敬柏神奇的太极拳功夫,到晚年还保持炉火纯青的状态。在赵堡,至今还流传有他年过八旬还与人比武的故事。山东有个武士外号叫“黑狸虎”,勇猛异常,曾经在一次切堪技艺时败给陈敬柏。10年后,他又来到赵堡镇压,要找陈敬柏讨回面子。这时,陈敬柏已经80多岁,并且还有病缠身。两人在孙神庙柏树木中交手,“黑狸虎”仗着自己身强力壮,步步逼紧,招招致命。陈敬柏步步相让,圈圈连环,将“黑狸虎”的凶猛进攻一一化解,并且战且退,退到一棵大柏树前,“黑狸虎”以为陈敬柏年老力衰,没有还手之力了。用出他的杀手绝招“黑虎掏心”,左手出其不意地往陈敬柏面前一晃,右手如迅雷般直奔陈敬柏胸口。陈敬柏应以赵堡太极拳中的“伏虎”招法,不理“黑狸虎”左手的虚招,身体稍微向左引化,左手往下一搂“黑狸虎”的右拳,右拳佯攻“黑狸虎”的胸前。“黑狸虎”急忙用左手格开陈敬柏的右手,陈敬柏乖势以右肩一个“迎门靠”把“黑狸虎”靠飞出去,“黑狸虎”的头正好撞在大树上,当场毙命。陈敬柏此时背靠柏树精疲力竭,奄奄一息,回家不久也去世了。后来,赵堡就流传了“打死山东客,累死陈敬柏”的故事。
    陈敬柏去世后,安葬在赵堡村西北。陈敬柏的孙子陈鹏是赵堡镇太极拳名家。陈敬柏现在在赵堡镇还有两支传人。现任赵堡太极拳总会副会长的陈学忠是陈敬柏的后人。
    近年来,在陕西铜川发现了张楚臣的另一位传人王柏青保存和传下的赵堡太极拳历代先师王宗岳、蒋发、邢喜槐、张楚臣等人和他自己所写的关于太极拳的论著《太极秘术》。王柏青在雍正六年(1728)所写的序言中说,他跟张楚臣学赵堡太极拳40多年。王柏青的太极拳论文中,有赵堡太极拳“以神打人”“以气打人”“ 以形打人”的绝妙论述,可以看出王柏青是一个武功非常高深的太极拳专家。从《太极秘术》看,在张楚臣年代,王宗岳《太极拳论》等著作已经在赵堡太极拳门人中流传。现在无法考证王柏青是哪里人,如果不是赵堡镇人,那么赵堡太极拳在蒋发所传的第二代就已经打破了赵堡太极拳不出村的规矩。
    4.陈敬柏传张宗禹
    张宗禹,赵堡镇人。关于他的记载留下来的不多。除了历代相传他是陈敬柏的传人之外,在杜元化《太极拳正宗》中有记载:“陈(敬柏)先生欲扩张此术……能统其道者惟张宗禹先生一人。”张宗禹后裔现在还生活在赵堡镇,他们对自己先人的情况很熟悉。
         5.张宗禹传张彦
  张彦从小跟爷爷张宗禹习拳。在赵堡,人们称他为“神手”“神掌”。张宗禹在临终前将太极拳的拳谱和绝艺传给了张彦,张彦下苦功练拳,太极拳功夫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张彦一生行侠仗意,好抱打不平,流传于世的故事很多。著名的有在山东曹县这民“除三害”,当地人奉他为神来供奉。张彦的后人现在仍居住在赵堡。
    6.张彦传陈清平和张应昌
     张彦传陈清平,据陈敬柏的后人陈学忠空传资料记载,张彦与陈敬柏的孙子陈鹏是朋友,陈鹏介绍陈清平给张彦,说陈清平为人正直,年轻好学,并且十分喜爱太极拳艺,请张彦收他为徒。张彦听从了好朋友的建议,将太极拳传给了陈清平。
     陈清平的祖上从山西迁入温县,就落户于赵堡镇小刘村。到了13世,陈万拔、陈万选兄弟两人从小刘村迁入王圪挡村,陈万拔是陈清平的爷爷。陈万拔有两个儿子陈锡辂和陈锡章。陈锡辂又从小刘村再迁入赵堡镇。陈锡辂是陈清平的父亲。陈清平的叔叔陈锡章仍住王圪挡村。陈清平的父亲在赵堡镇上开粮行、棉花店、酒作坊,并于道光25年冬(1845年)病逝。陈清平1795年生于赵堡,他父亲去世后,由他继承家业至1868年去世。关于陈清平,现在太极拳界众说纷纭。对此,陈清平的第五代孙陈忠森,于2000年1月19日书面对自己的先祖的生平经历作出了说明:
   “我从小听我祖母陈李氏和父亲陈乃芳说,我祖上是陈氏家族人,从13世陈万拔、陈万选开始由温县小刘村迁入王圪挡村。在乾隆末叶,14世祖陈锡辂也就是我的直系祖由王圪挡迁入赵堡镇,置门面店房,开粮行、棉花店、酒作坊等。14世叔祖仍留王圪挡村。在道光25年冬,陈锡辂在赵堡镇病故后,由15世祖陈清平,也就是我的直系祖继承家业。陈清平生于乾隆60年,卒于同治7年,享年74岁。陈清平在赵堡取妻三房朱氏、侯氏、王氏,有两个儿子陈河阳、陈汉阳。陈清平在赵堡镇关帝庙西邻建造房屋数十间,围村田地数百亩。16世祖汉阳有一了,也就是我的爷爷陈坤。我爷爷是个哑巴,所以,执掌家业全由我祖母一个。我祖母从小就到我家做童养媳,我曾祖父请教书先生教我祖母读四书五经,学管家本领,并将家史情况告诉她。祖母一生乐善好施,加上遭受荒年、战祸,家境逐渐贫困。爷爷死后,祖母将房屋变卖所剩无几,随领全家逃荒到山西运城县。为活命糊口,在民国年间,祖母含泪将祖上陈清平传下的拳谱卖给本镇张瑞南老师收藏。祖母经常说,咱祖上陈清平的武艺是经北头(村头)神手张彦教成的。师父是张彦。那时,咱家的徒儿东头有和兆元,南头有牛发虎,辛庄有任长春,南张羌村有李作智,陈辛庄有李景颜,西头有张敬芝,还有河北武禹襄等人。叮嘱我们千万不要忘了我家的历史,更要记住练拳。近年来,我不断听到社会上有人说我祖上陈清平是赘婿赵堡,经商赵堡,学拳于陈家沟。这些言语纯属以我祖上不敬,我希望以后社会上和武术界人士慎言。”
    陈忠森1939年11月生于河南温县赵堡镇,1956年3月从温县入伍,1982年2月转业到河南焦作市,在市司法局工作。曾任市司法局政工科长、法律顾问处副主任、律师、劳改大队政委等职。2000年元月退休在家。
    多少年来笼罩在陈清平生平上的历史迷雾应该说至此得到了驱散,还了历史上一个真实的陈清平的面目。
    陈清平是赵堡镇历史上一人具有改革、开拓精神的太极拳家,他把赵堡太极拳进一步发扬光大。除了将拳艺传给儿了陈景阳、陈汉阳外,还教了很多徒弟,并且因材施教,后来形成了赵堡太极拳的代理、领落、腾挪(杈拖)、呼雷四种练功方法。这四种练功方法虽然在外形上有所不同,但是其内劲转动、丹修练、拳理拳法的运用,实是一致的。陈清平所传的人有和兆元、牛发虎、李景颜、李作智、任长春等人。和兆元擅长代理练法,任长春精领落练法,腾挪练法李作智著,而李景颜长于呼雷架。
    河北永年人武禹襄仰慕陈清平的太极拳术,亲自到赵堡镇找陈清平要拜师学艺。恰逢陈清平面临官司危难,武禹襄通过在舞阳县当县令的哥哥武澄清帮助疏通官场关系,使陈清平幸免于难。陈清平为此十分感激武禹襄兄弟,于是将赵堡太极拳的精要练功方法教给了武禹襄,并传他太极拳秘诀。后来,武禹襄将陈清平所教发扬光大,创编了武式太极拳。
    张应昌是张彦的儿子,他生前身后被尊为“少师”。有资料记载他得到陈清平的传授。据赵堡于道光三十年六月重修的五道将军堂碑上记载,张应昌是当时的执事会首。据赵堡当地地风俗,能当会首的必须起码是40岁以上的人。道光三十年时陈清平为55岁,张应昌的年纪与陈清平相差不大,他也应得到张彦的传授。
    以上是从蒋发开始在赵堡镇的七代传人的情况概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