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故山 > 太极 > 太极拳 > 四十九、武侠小说家向恺然先生练习太极拳之经验(三)

四十九、武侠小说家向恺然先生练习太极拳之经验(三)

来源:网络转载 2014-08-18 07:06 编辑: 网络 查看:

练习太极拳之经验(三)

上海李瑞九家曾聘有拳术教师孟某,所擅长之拳称绵拳,共有八路架式,亦有两人推手法,用意颇似太极。闻孟某少时,在山东河南之间,保镖为业,富有膂力,尤善单刀,其名颇显。孟年少气盛,自负其技睥睨侪辈。一日携镖投宿于旅店,与同道者谈武艺,有旁若无人之概。忽有同宿一须发皓然之老叟在旁冷笑,鄙视之意,现于颜色。孟不能堪,忿然谓叟曰:若龙钟似此,岂亦能武?将毋倚老卖老,以为我没奈何乎。叟从容曰:强中更有强中手,武艺谁敢称能?因见汝年轻,不知天高地厚,故不自觉其笑之出于鼻也,怒将何为?孟益不能忍,必欲与叟较,叟亦不辞。孟方出手,已跌数步,意不测叟以何种手法,能跌人如此干脆。孟初以叟年迈,恐其不胜掊击,故出手未尽其长。至此乃以全力赴之。不料一迎叟身,手脚如被蛛网缠缚,有力无所施,欲跳脱亦不可得,中心惶急,遍身汗出如渖。见叟张两臂往复搓弄如玩圆球,神气闲逸,绝无寻常比试态度,孟始知非敌,跪请拜师。叟曰:拜师则可,但汝当弃所业随我经商。孟亟思得其传,竟弃镖业,从叟往来贩运于山陕之间。才二年半,叟即病死,孟尚未得尽其传。据孟在沪语人,其师所能,原有拳式十三路,历二年半,仅得其八,余五路失传。

闻太极旧称绵拳,孟所习者亦称绵拳,复恰为十三路,我疑其即为太极十三式。

又江西于今盛行之字门拳,身手步法酷类太极拳,架式亦为八路。又有所谓鱼门拳者,架式十二路,用法与太极尤相类,亦有两人推手之法。

江西熊斗枢曾练鱼门十余年。前年与我相遇于汉臬,为言鱼门拳以手手不离逼吸为原则,练时亦贵慢贵不用力。惜其人不能说出鱼门拳来历。

我国术派别繁多,无论全国,即一省之中,每有数十种架式。甚至一县之内,亦有数十种。拳术界的现象如此,应该能人甚多,始有此创造能力。

我经仔细研究结果,知道此种种类拳式之流传,并不一定传自有创造能力之人,多有由一个负盛名的教师,在二三十年之中,传出数十种拳式。虽皆托名传自古代某人,或言岳飞,或言达摩,且有托之孙悟空、弥勒菩萨者,其实手法皆大同小异。一趟拳架之中,合于拳理及实用者,不过三五手。此教师者,何以如此其不惮烦,编造此种种类类之架式?无非为广招徕计耳。

北方学拳拜师无一定肄业时期,有力者延师至家,或寄居其师家中,三年五年继续练习之事,甚属平常。

南方则多有限制,或延师来家,或由师自行设厂授徒。率以三四十日为一厂,至多亦不过五十日,期满则徒弟各自散去。如欲继续练习,即增设一厂。徒弟进厂之日起,至散厂之日止,其间必昼夜苦练,以求出厂后能致用。若徒弟学过二三厂武艺之后,尚不胜未经练过之蛮汉,则其师为不名誉之甚。

如太极拳者,因不能计日有效,即其它理甚精审法甚缜密之各种拳术,亦决难于百日之间,体用俱备。从来练拳者,多系粗人,不明此理。如练二三厂后,尚不能克敌制胜者,不怪其师艺不高,即疑其吝不传授。

为教师者,欲其徒计日收效,唯有将原有之拳术搁置,择三五便于应用之手法,加以转折,及江湖卖艺之门面之动作,编造成一趟架式,而托之于世俗最迷信之古人所传。其式单简易练,天资略高之人,十余日即会,再教以半月之拆用,出厂后居然能战胜蛮汉。师之声誉因之雀起,从习者日多。但人情厌故喜新,一年半载后又非得改造一趟架式不可。

平江有名拳师潘厚懿,三十岁时即以教拳为业,寿至八十方死。前后所教徒弟在三千人以上。其所传架式之不同何止数十种,得其真传者不过十人。并非彼秘不教人,学者欲求速效,使彼不能不如此。现在潘之徒弟在各处当教师者,亦有数十人,辗转流传,四百年之久,名称已屡变。又焉知孟某之绵拳、熊某之鱼门拳,不与太极一脉相传乎?

杨露禅至今不过百年,其所传与陈绩甫已相去甚远。吴鉴泉得自杨家者,亦与杨澄甫有别。更奇者,杨澄甫之兄杨梦祥同受家传,而梦祥之太极独练断劲,一手一手使劲,放出咚咚有声,与外家拳无别。北平除杨梦祥一人而外,无第二人以断劲练太极拳者。我曾问陈绩甫,陈家沟练太极拳之人,是否有练断劲一派,陈言无有。我谓如此尚好,太极一练断劲,便失却太极的原理,将无穷的用法变为有限的着数,于太极拳前途有害无利。

我国人习性,多喜崇拜古人,鄙薄今人。因之对于武艺虽富有创造能力之人,有所发明,有所创造,亦不敢自承,皆托之古人秘传,或梦中所传授。此类事实之见于册籍者,不一而足。张三丰所传拳法,安知非其本人所创造?恐不足见重于时,而托之玄武大帝梦中所授。今人练习武艺,朝夕从事,数年或数十年尚难致用如所期愿,张三丰夜梦神授,且即以之破贼,古今人智慧能力之相去竟至此哉?

张三丰传宋远桥、张松溪等七人,并无传详记其手法。黄百家之内家拳法中所载,敬、劲、勤、紧、切、五字诀,尊我斋主人所著少林拳术秘诀中亦引为要诀。而现正流行之太极拳,反无此五字诀传授。

我以为拳术应以理精法备、不违背生理及力学原理为标准,不必穿凿附会,托之古人以相标榜。一若缝衣匠之供奉轩辕皇帝,木匠之供奉鲁班先师,无端生出许多枝节。

南京国术馆初开办时,我适在汉口,从报端见其分武当、少林两门,各设门长。我当即断其如此提倡国术,决无好果,并致书京友服务于国术馆者,详论其得失。

艺术本不妨各有宗派,有宗派斯有竞争,有竞争斯有进步。唯武术不然。无论我国武术传籍绝少记载,辗转流传,学者又绝少能通文学之人,某派传自某人,久不可考,非如字画文学等之派别,丝毫不容混乱。

即算武当、少林两派,比较其它武术册籍上略有根据,然现在所流传者,究竟是否确为武当、少林两派?且此两派,又岂能包括中国武术、江湖卖艺之流,以及武术授徒为业之辈?

为迎合国人崇拜古人之习性,任意拉扯妇孺皆知之古人,认为祖师,以相号召。南方有齐家拳,谓为齐天大圣所授传。又有弥勒拳,谓为弥勒菩萨所传授。比较少林派传自达摩祖师者,更诞妄可笑。

彼辈此类知识,多得自师传,并非现在卖艺及授徒者所假托,故敬谨奉持不以为妄,偶遇非难莫不誓死力争。因其如此,所以各门派之互相忌嫉、互相仇视,千古年来不知生了若干事端,伤害了若干性命。在彼辈知识有限,且有籍古人以资号召之意,其标榜不足责。独怪以提倡国术为志的张李诸公,亦不思打破此门户派别之恶习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