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故山 > 太极 > 太极拳 > 太极拳视频 养生太极拳全套动作演练

太极拳视频 养生太极拳全套动作演练

来源:网络转载 2014-09-09 13:17 编辑: 网络 查看:

  很多流派的太极拳都要求我们要做到太极拳的各个要领,松就是这些要领其中之一,那么为什么要松,而松又应该如何进行相关的练习呢?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以便大家在通过太极拳视频进行学习时能够更好的学习与掌握太极拳。

  放松在健身和技击方面的作用

  放松是练好太极拳的关键,练拳应在周身放松的状态下进行。放松在养生练法和技击练法上都很重要。

  身心放松利于心静。体松、心静是练太极拳的基本身心状态,只有在这样的状态下,才能培养内气,增长内劲。

  只有周身放松的状态下练拳,才能体验到放松感,能体验到放松感,而后能体验到气感。放松利于行气,行气通经是太极拳的入门功夫。杨澄甫说:"人身有经络,如地之有沟洫,沟洫不塞而水行,经络不闭而气通。用僵劲,气血不通,用意不用力,意之所至,气即至焉,久久练习,则可得真正内劲"。

  太极拳的内劲由柔软松开而生,拳架愈柔软松开,内劲增长愈快;强硬不松会影响内劲增长。 练推手、散手要以放松为基础,周身松开,周身血脉贯通,内气方能周流全身,皮肤的敏感性增加,听劲灵敏,才能达到"一羽不能加,蝇虫不能落'的境界。太极拳技击要以柔克刚,发劲须沉着松静。 "

  腹内松静气腾然",松、静才能聚气、行气。放松利于血脉贯通,利于行气通经。中医认为:"不通则痛,通则不痛",行气通经,血脉贯通,气血周流,可以疗疾、 健身,可以养生。

  放松对于我们通过太极拳达到健身以及技击的功用,是十分重要的,而且放松能够有效的达到消除身心的疲惫感,促进新陈代谢以及帮助调节呼吸、促进血液与消化系统的功能的作用,可以帮助我们达到健康长寿的目的,这是得到了科学的证明。下面就让我们具体的了解下放松的两个方面,放松思想和放松身体。

  身体放松和思想放松

  练养生太极拳既要身体放松也要思想放松。放松思想是意动,放松身体是内动。

  思想放松

  在练习太极拳时,要将自己的注意力全部的投注到练习之上,因而也就需要我们能够放下心中的杂念,集中意念,放松思想才能够做到这一点。另外,对于太极拳的练习,需要我们能够遵循要领,但又要有自己的体悟与思考,在遵循自然的基础之上,锻炼意气。

  身体放松

  放松身体就是要松开周身肌肉、肌腱和骨关节,通称松八段九节。九节指下三节胯、膝、脚腕,中三节腰椎、脊椎、颈椎,上三节肩、肘、手腕。八段泛指九大关节之间的肌肉、肌腱。

  练养生太极拳要用意念导引放松周身内外各部分,包括四肢、躯干、皮肤、肌肉、筋膜、关节、腹腔内脏器官、唇齿、眼神、面部表情等等。

  放松之难

  有人会问放松有什么难度呢?在我们的生活中,睡觉就是一种很简单的放松方式,但是要注意太极拳中的放松是一种动态下的放松,而推手与技击更是抗争过程中的放松,这就很有难度了。太极拳的放松为什么难,就在于要改掉我们在动的时候就紧张的习惯。

  放松的练法

  随息放松

  预备式没有外形动作,意念单一简单,所以可作为入门功夫,先易后难,循序渐进。 预备式中的随息放松法,可以用来锻炼意念导引放松周身和锻炼放松与呼吸的协调能力。一般呼吸是无须注意的,而养生太极拳要求呼吸、意念、动作协调合拍,所以要进行锻炼。

  随息放松法

  息出时从上到下进行放松,可以先一呼时放松两肩-肘腕手,再呼时放松中路颈胸腹腰胯双腿至脚,习惯后可练整体放松。练成后,一呼则能从上到下周身放松,这就是意、松、息协调能力。

  随息放松法也可为进一步练内气沉降和逆腹式呼吸作好功力体验和功法掌握上的准备。也就是说,随息放松是逆腹式呼吸和行气通经的入门途径。

  练拳式时练放松

  养生太极拳拳式多有直胸立背,大开大展,舒松伸直,沉肩垂肘,含胸拔背,开胯圆裆,展臂开胸等架势,有利于放松肌肉、关节,抻筋拔骨,长筋增力,有利于放松背脊、胸腹。养生太极拳采取逆腹式呼吸,有利于放松心肺及腹腔内脏。

  养生太极拳拳架动作按阴阳开合而设计。如一呼一吸而小腹降凸-升凹,胸腔扩大缩小,心肺一张一弛,挤压舒展;肢体有曲有伸,有升有降,一开一合。所以练拳要在阴阳开合、虚实变换中练放松,体验体松的感觉。

  学者应理解拳架特点,认真学练,要在练拳中练放松。周身放松地练拳,才能端正拳架,增长功力。

  逆腹式的拳式呼吸与动作的严密配合,是练松、练气、练劲的途径。所以,要锻炼拳式呼吸。

  练拳初期要特别注意练放松,做到用意不用力,自然顺随。每个拳式转接处要特别注意锻炼放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