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故山 > 太极 > 太极拳 > 1、杨氏太极拳拳式秘诀2、太极”五捶”之异3、八法简介(8)

1、杨氏太极拳拳式秘诀2、太极”五捶”之异3、八法简介(8)

来源:网络转载 2015-02-24 03:23 编辑: www.xigushan.com 查看:

在教学实践中,每天24小时,以三分之一计,8小时睡眠,一日三餐和一些日常生活琐事再8小时,工作8小时。在生活琐事挤出一小时,再少睡一小时,每天练拳2小时,不少了吧?每天二小时,一个月60小时,年720小时,确实也不少了。但人在社会生活中,还有妻儿累在房,心意难安,周身僵紧,还有工作的劳累,烦恼气不顺,这一切一切,还能练好拳吗?我在实践中认为每天靠挤出的2个小时练拳时间远远不够,我有一种练拳方法,向拳友推介。

“太要功夫在拳外”,意思是,你每天练拳后,离开拳场,是不是离开拳场,今天的练拳活动就结束了?不是!离开拳场,不等于今天练拳活动的结束。所以我称为“太极功夫在拳外”。你要继续练拳,但不是练套路,走路时,两脚平松落地,勿踩地将脚放在地面上走路,脚趾也要松开,上身自然松肩自然垂肘,平时走路、工作、休息、用餐将肘放在地上。如果你住在10层高楼请你将肘放在一层。在室内生活或练拳时将肘放在地面下。日久,你的功夫上身了,这是太极功夫在拳外的良好效果,请你试试。

肘劲诀中,有“阴阳分上下,虚实须辨清”之句。打手歌中有“上下相随人难进”之语,以此语是技击、打手之精华。上下相随是自己的手脚结合,也就是诀中的“阴阳分上下”,这是“动之则分”的学问。秘诀有“虚实须辨清”。虚实是阴阳的另一技艺的称谓和把握。《太极拳论》有“阴阳为母,动静之机也”,动之则分阴阳,没有阴阳就不是太要拳(王培生语),请太极拳修炼者在运动中辨清阴阳,阴阳不可以松紧替代,要详辨。

靠劲义何解其法分肩背斜飞势用肩肩中还有背

一旦得机势轰然如捣碓仔细维重心失中徒无功

靠劲的运用,除提到的“斜飞式为肩”一式外,在太极拳套路中,有“野马分鬃”式,运用的也是靠劲,一旦得机得势,对方难以承接,遭轰然失势的灭顶之灾。在较技推手技击中,一般的讲,不会从掤到靠经过八个回合方得见分晓。

太极技击从太极拳的特性和规律,双方较技有一没有二,双方接手瞬间分出高低,另一说,出手见输赢。太极的打法,一曰:“以静制动,以虚待实,后发先制”,亦称谓为四梢空接手,化中有打。如实战,对方攻来,对方若内功修为欠佳,手上带力进攻,攻到对手身上,从精气神,呼吸视线都贯到进攻的前沿,一旦遭遇空松高手,不可能及时变换战术,扑空了,下意识吸气想逃,结果,意念暴露,被攻方化中有打,攻者只有败下阵去。

在二人友情揉手研习中或实战应用难以进入靠势。如果接近靠势,在实践中靠势半边身子都僵紧,取靠势绝对是失势,一靠便一败涂地难以改变双方的态势。靠劲是“八法”的最后一个劲,在对阵较技中聪明的技击家是不会取靠势的。因为在太极技击中最高境界不是出击也不是主动进攻,而是“以静制动”,后发先制。在技击中还有一个实践记录,老前辈说,太极拳打人有一无二,出手见输赢,绝对没有大战多少回合鸣金收兵下次再战的说法。

如果拆解此靠劲并不难,在双方较技中很难用靠,多用掤和挤劲。掤和挤是阳攻,多为进攻方常用的战术,因为掤和挤二势,进攻势头强劲,一般功夫无松空功夫作为后盾难接住对方的进攻势头,用身体是挡不住的,只有失败。从太极拳特性剖析此时的弱势失败者如果聪明主动认输再战,也比以力硬顶高明。修为太极拳道者,是不采取硬顶的败着。

在太极拳套路中,靠势仅二个式,但靠势的使用肩为主要元素,靠肩的肩应自然松肩,放松后肩绝对不挂力,自然松肩,肩关节周围,骨肉之间也要放松,而对方找不到力点。把握松肩要贯串套路的始终。所谓“失中徒无功”,这句诀从自然松肩的内功中很好理解,肩出力,是失中徒无功。

太极拳的基本功法的掤、捋、挤、按、采、挒、肘、靠等太极八法,叙述暂到此,不能称剖析,也不敢说诠释,仅阐明我对“八法”的学习体验,悟得的结果。随着时间的推移会有对八法的深层面的认知和理解的攀升。

杨氏老谱和吴公藻“吴家太极拳”均称此八法为“八法秘诀”,不是门里人不知门里之奥玄秘诀,待我们太极拳深研者共同努力去破译解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