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故山 > 太极 > 太极剑 > 《春秋那些事儿·吴越争霸卷》(2)

《春秋那些事儿·吴越争霸卷》(2)

来源:网络转载 2016-10-05 19:50 编辑: www.xigushan.com 查看:

这一招“杀鸡给猴看”果然奏效了。宫女们看了这场毕生难忘的“好戏”后,一个个变得无比老实起来,不论是向左向右、向前向后、扑倒、站起,无不规规矩矩,连眼睛都不敢眨一下。两支队伍寂然无声,婀娜的佳丽奇迹般的变成了一支纪律严明的娘子军。

在现代人看来,孙武的训练方法确实太过残忍,不讲人权,一点儿都不懂得怜香惜玉,如果咱们大学军训女同学笑场,最多不过被罚唱歌,咱们敬爱的教官哥哥可不舍得体罚她们,更何况是砍头了。其实这都是时代的不同而造成的观念上的差异,冷兵器时代,打仗没啥科技含量,所以严明的军纪对一场战争来说尤为重要,只有有纪律的军队胜算才大。从这点上来看,砍一两个人的脑袋能救整个军队甚至整个国家,这又有什么可非议的呢?

孙武见大功告成,便遣使报告吴王阖闾说:“报告大王,队伍已经操练整齐,请大王检阅。这群女战士,已经完全可以送上战场了!赴汤蹈火,平定天下,不会比任何一支军队差!”

吴王还沉浸在刚才痛失小蜜的悲伤之中,哪里还有心思搞阅兵仪式,他长叹了一口气,对孙武说:“我知道你善于用兵,可以助寡人称霸天下,但我们这儿庙小,容不下你这样的大德!现在阅兵取消,队伍解散,大家该干吗干吗去吧!”

孙武耷拉着脑袋,失望地说:“王徒好其名,而不用其实!”

眼看这么一个大人才就要在自己的眼前溜走,伍子胥忙站出来进谏说:“兵者,凶器也,不可只试不用。带兵打仗,不杀一两个不听话的人,怎么能治好军呢?所以,大王想要伐楚称霸,就必须留住孙武这样的人才。只有他,才能带领吴军,雄赳赳气昂昂,杀过汉水,打到楚国老家郢都去!所谓千军易得,一将难求;美女易得,孙武难求!若大王因为两个宠姬,而放弃了一个难得的贤将,何异于捡了芝麻而丢西瓜!这等赔本的生意,大王不能干哪!”

阖闾听了这番话,顿时开心起来,把两个心爱的小蜜忘到了九霄云外。在自己迈向称霸的路上,死的人还少吗?再多两个美女也没啥区别!

就这样,吴王阖闾火速成立了伐楚称霸工作组,自己任组长,伍子胥和伯任副组长,孙武任高级顾问。伐楚工作,成为当前吴国工作的重中之重。

连娇滴滴的宫女都能被孙武倒腾成像模像样的军队,更何况是彪悍成风的吴国士兵?所以没过多久,孙武就为吴国训练出了一支精锐无比的“海军陆战队”,不多,总共三万人。

兵在精不在多,这三万姑苏子弟,已经足以让吴国荡平天下了。

为什么吴国的主力是“海军陆战队”,而不像中原诸国一样使用“装甲车部队”呢?那是因为江南之地,水行而山处,其民以船为车,以楫为马,习于水斗,往若飘风,去则难从,所以吴国的水军,天下闻名。但是要和楚国甚至中原诸侯打仗,光用水军可不行,因为最终的攻城略地,还是得靠陆军来完成,所以孙武和伍子胥分析了当时的军事形势,决定建立一支特殊的海军陆战队。他们根据中原的车战战法,结合水战特点,制定了一套完整的海军陆战队编制,其主要由大翼、小翼、突冒、楼船、桥船等组成。大翼相当于战车部队中的重车,主要负责运输和防御;小翼相当于轻车,主要负责进攻和追击;突冒相当于冲车,主要负责突击和侦察;楼船相当于楼车,是一种有叠层的大船,十分高大,是负责指挥的旗舰;桥船则相当于轻足骠骑,主要负责掩护大部队作战。

我们千万不要低估了春秋时代我国先民的智慧和技术水平,以为吴国的这支“海军陆战队”用的只是些小竹排什么的。其实春秋时期吴国的造船业已经十分发达了,当时大大小小的船场遍布太湖沿岸,建造大船的船场称为“船宫”,建造中小船只的则被称为“石塘”,其分工之细,技术之高,令人叹为观止。

从各方面的记载来看,吴国这支“海军陆战队”的战舰规模十分惊人,据《越绝书》佚文记载的伍子胥“水战兵法”:“大翼一艘,广丈六尺,长十二丈,容战士二十六人,擢五十人,舳舰三人,操长钩矛斧者四吏,仆射长各一人,凡九十一人,当用长钩矛长斧各四,弩各三十四矢,三千三百甲兜鍪各三十二。”以今日尺寸来计算,大翼长约20余米。船上有士兵近百人,且有齐整的装备,能攻能守,简直就是一座坚固的水上堡垒。

大翼都是如此,楼船的规模可想而知。

如果吴国的这支“海军陆战队”只是把船造得大一些、快一些,那就也没啥稀奇的。它之所以能打遍中原无敌手,还有另外一个可怕的地方这些士兵不但善于水战,而且精于陆战!

这三万姑苏子弟,在船上他们是横行水上的霸主,下了船他们就是可怕的陆战机器。在川泽密布的江南地区,短剑轻甲的机动步兵才是陆战的王道,他们行动灵活、奔跑如飞,这些优点都是笨拙而机动性差的战车所无法比拟的。楚国这么多年来都在和山西的晋国争霸,所以一直致力于发展战车部队而忽略了水师和步兵建设。战车的强大冲击力在广阔的平原上十分有效,到了南方水网丘陵地带可就不那么灵光了。吴国来去如风的“海军陆战队”正是它的克星。

伍子胥请来的这位孙武子不愧为中国兵家第一人,他不但使“兵不厌诈”的军事思想替代了从前“不擒二毛”、“退避三舍”等讲求仁义的战争形式,而且使步兵成为战争的主角。后来到了战国时代,不合时宜的战车部队就逐渐地退出了历史的舞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