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故山 > 旅游 > 天南海北 > 北京故宫风水布局设计

北京故宫风水布局设计

来源:网络转载 2017-10-02 14:13 编辑: www.xigushan.com 查看:


生命存在的方式主要被时间和空间决定,其中动物和植物主要被空间决定,不同的空间决定不同的物种。人类主要被时间决定,不同时代的人,命运相差很远,而 人无法选择时代,只能通过选择空间完成对命运的相对改变,亦即趋吉避凶。风水学诉求的正是人与空间的关系,即人与天地的和谐。它遵循的是天地运行的规律, 通过建筑的形和势等抽象的元素,运用和表达天地运行的规律。风水学交给我们如何正确地选择环境、营造环境、改善环境、利用环境,风水学是自然科学。通过对 自然环境的勘察,用以指导人类更好的生存,风水并不神秘,和任何宗教也没有关系,是中国文化追求天人之际的精髓。古代先哲仰观天文,俯察地理所发现的宇宙 奥秘,把天体的运行与地球上的时间的变化、季节更替对应起来,导出地上一切事物以至于人的命运都是天道的反映的结论。我们想对学习掌握风水的理论,更好的运用好风水对我们有所帮助,就应该深入的对北京故宫风水布局设计进行研究,它是集历代风水大师之大成,是风水模式的鲜活范例,学习风水之学的朋友不可不了 解的典范之作。


图片


了解北京故宫风水,就要从元大都说起,公元1267--1283年,历时16年,建成了中国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元大都。设计者是伟大的水力学家郭守敬和他的老师刘秉忠,这两个人既精通天文、地利、也精通历算和水利,更重要的是他们都精通易学。元世祖忽必烈统一全国之后,他问刘秉忠何处可以建都?刘秉忠说元上都建都国运祚 短,燕京建都则国祚远。刘秉忠曾经建议忽必烈,取《易经》“大哉乾元”之意,将蒙古更名为“大元”,这就是元王朝由来。


图片

元大都的整体设计:什刹海之水自北水关入城,先北上,复东折而南,总体入城走势由西北而东南,所确定连接通惠河的万宁桥处,正好是什剎海水域的东南方;从南水关入城的金水河,绕过皇城后,也是从皇城的东南方汇入通惠河,通惠河又是从大都城的东南方向流出。


图片

刘秉忠在设计当中将这片水域的转折点,确定全城的中心点,并在旁边建立“中心台”一座标志。


图片

以中心台为基点以八卦的方位定格“来龙”(水自西北流向东南)在转折处定格“去脉”(水自中心台而往西南)这样形成来龙长,去脉短而层层关锁。立极点和 城池的轮廓确定之后,还必须确定出一条南北走向的中轴线,风水上称之为“立向线”刘秉忠给元大都确定的中轴线是北面“稍偏向西”,南面“稍偏向东”。然后 纵穿中心台的连线,确定以后历经元、明、清至今,沿用700多年而未变。今天的北京城的中轴线与元朝的中轴线是同一条线。所有这一切,来龙去脉,从整体到 局部,乃至每一个相关环节,其设计和布局都无不严谨地遵循着风水学的原理,令人称叹!由此来看,之后的元大都之所以能够空前繁盛,实属必然。


图片


我们现在看到的北京故宫是明代的北京城,在元大都城的基础上进行了一系列大规模的改建(如上图),其中最根本也就是最关键的改建,是将大都城的北城墙 向南缩进了五华里,同时将大内皇城(明紫禁城)也相应南移。这个改变让明北京城和元大都城相比,在风水上发生了改变,使城市的立即点即中心点发生了改变。 元大都城的立极点-------今银锭桥处,是依据什刹海水域的自然走势而确定的,从风水的角度看,这个立极点应该是最合理的,但是明北京城改变了这个最 合理的立极点,将这个立极点改在了景山的位置上。景山原名“万岁山”,是明北京城改建时,用挖掘护城河和南海的泥土堆筑而成的。问题是在于,为什么要放弃 这个最合理的立极点位置,将其移至景山位置?原来万岁山也就石景山中峰,恰好居于元代宫城最重要的宫殿-----延春阁的位置。于是万岁山的另一层意义便 显露出来-----用于压制前朝的“风水”,让他永无反转的机会。所以万岁山叫“镇山”,而景山一名的使用,则是从清代开始的。镇山所镇者,正是元大都的 延春阁-------元朝的中枢神经。因此这个才是中心点南移的真正原因。在明朝又在来水处,今积水潭西北岸的一座小山上,修建了一座镇水观音庵。“镇” 了山,再来“镇”水,镇水观音庵在清乾隆时期进一步改建,重建后改名汇通祠,1987年又重建后,设为郭守敬纪念馆。我们主要了解的是现在存在的北京故宫 的风水也就是明朝改建的紫禁城风水。


一、天文星象

《易经——系词传》曰:“易与天地准,故能弥伦天地之道”。易经是一部解释和揭示天地宇宙运行变化规律的学问,宇宙天象是易经形成、内容及思想的本源。 风水是发端于易经,是对易经之天地学说的原理,表现最充分,应用最广泛,映证最完美的一门自然科学。春夏秋冬四季变化的形成,是因为地球倾斜的进行公转, 而春夏秋冬四季的变化也正是风水要表达的天时和效法的天道,在具体应用中风水学通过建筑物的形状来表达。

图片


以风水勘定国都,就是要把城市置于理想的自然环境中,达到风水的最高境界---天人合一。本着“天有五行,地有五岳;天有七星,地有七表;天有八气,地 有八风;天有九道,地有九州;天有四维,地有四渎;天有九部八纪;地有九州八柱”是都城成为天象之载体,人伦之轨模。天文即天象,是古人在“仰观天象” 是,对天上的实体即星、日、月、云、雨、雷等的运行变化规律的认识和掌握,其中最重要的是对星象的掌握,星宿之间的组合和运转变化成为古人认识天文的基 础,天上无数的星宿被古人组合成不同的区域。由于中国处于北半球,只能看到北天极的星宿,而北天极的星宿都围绕北极星旋转。

图片


北极星成为天的中心。天空的日月、星辰、天河、星云构成一幅壮丽的画卷,三组星垣分别由东西两藩星宿合围而成,如墙垣的形式,分别是紫薇垣、太微垣、天市垣。紫微垣是天的中心区域,再加上守护的三座城垣四方的青龙、白虎、朱雀和玄武二十八星宿构成了古人的宇宙图式。

图片


紫微垣由十五颗星组成,东边八颗星和西边七颗星围城一个城垣,位于北斗星的北方,处天的中心,是天皇大地居住的地方。

图片


太微垣是天地处理政务的地方,里面有五帝座、十二诸侯府和外藩九卿得衙门。天廷主公平,凡监升授德、受符列宿、考核诸神等都由天廷主持。

图片


天市垣是天廷聚众交易的地方,由二十三颗星组成,中心是帝座星,左右两侧由二十二颗星构成两垣或两藩。
天象以北极星谓尊,又称北辰,众星都是围绕着北极星在转动。正如孔子所言:“为政以德,譬如北辰,众星拱之”。而紫禁城在大地上面
正是北极星在大地上的投影,风水格局谓之“吉星高照”之局。

图片


从紫禁城的布局来看,宫城分前朝后寝两大部分,前朝分三大殿,为皇帝听政和举行朝会大典之处,如天地布政之南宫太微垣,后寝二宫是皇帝燕寝之处,如天帝长 居之紫微垣。但就整个紫禁城作为皇宫而言,乃取象于紫微垣。刘秉忠勾画出一幅天象地形图,紫微垣外面的华盖星是祖山,杠星是座山,天床星是前案,天河从紫 微垣穿过,西有西藩七星,东有东藩八星以护卫,形成万山齐拥,回水抱城,朝迎拱卫天皇大帝座之局。

图片



二、形峦龙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