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故山 > 太极 > 太极推手 > [转载]徐国昌老师传授的一些习拳和推手的经验

[转载]徐国昌老师传授的一些习拳和推手的经验

来源:网络转载 2017-09-02 16:39 编辑: www.xigushan.com 查看:

[转载]徐国昌老师传授的一些习拳和推手的经验--- 张钢 (2016-10-05 21:57:50)

标签: 转载 分类: 太极拳

原文地址:徐国昌老师传授的一些习拳和推手的经验--- 张钢作者:儒缘居士

徐国昌老师印象:笔者曾于

转自:太极人生的BLOG

徐国昌老师传授的一些习拳和推手的经验--- 张钢(2009-06-06 01:15:05)

我跟随徐国昌老师习练吴公仪先生在上海传的这套太极拳架及推手也有七、八年的时间了。其间有幸聆听了不少徐师有关习拳与做人方面的教诲,受益匪浅。徐师虚怀若谷,待我总是亦师亦友,从不摆出做师傅的架子,于拳中窍要更是反复说来,不厌其烦。然予质最鲁,虽全心喜好,终不能得师传之一二。现将徐师平日所言打拳与推手的一些言谈整理出十几条来,和同道好友们一起分享,共同提高。
1
.打拳的时候须用脚面的这一点摩擦转动来带动周身的旋转。因此,要以实脚的脚跟或脚尖转动为好。全身的重力要落在实脚上,身体的其他部位都不能借力,也不可以随意妄动,以免散乱。如此练习,与人推手时才不易被发现动向,脚面的运动方能更好地传递到手上来。
2
.习拳时顶上要有领起周身的劲意,身体的其他部位:肩、肘、腰、胯等均应顺应地心引力,一律向下。使用顶劲和沉劲时又需勿忘勿助,这样整个身子好像是 “挂”在空气中打拳的。正如一件衣服挂得时间久了可以捋平上面的褶皱,身子“挂” 久了便可以除去僵劲,推手时不着力点。
3
.要学会用一条腿来承载自身的重量,推手时还要加上对方的劲力。行拳中到虚步时,前腿要完全虚掉;同样,做弓步时后腿完全虚掉。要在“临界状态”时求变化。
4
.平日练习推手时要请同道好友多推自己在一般情况下难以走化的部位,如胸口、两肋、两腋、双肩等。刚开始时可以少喂一点劲,以后慢慢增加。如此训练的目的是要在较高难度的走化中,将我身体的各部分都安排好,整合好。走化也是发放的前一步,“化”得不干净,就“发”得不干脆。
5
.徐师常说:别人能主动地推你的手臂或身体,其实就已经是让你三分了。所以不能用肌肉的蛮力来强横地解决问题,这样别人虽然被你顶出去或拽出去了,但心里会很不舒服。正确的方法是要“打开门”(即合理的走化)请对方进来,当对方开门一看时,门里面却是一个很深的黑洞,心中发怵,不敢再往里进了。
6
.推手是同道好友们交流心得的手段,目的是在探讨中共同提高,而不是纯粹用来争胜负的。因此,还是以“玩”的心态来对待较好。
7
.吴式拳上身微微斜倾,徐师常称之为“斜直线”,为的是能盖住对方的来手。此时我如一大圆球,对方总是只能推到我作为球体的下半部分,用力即会落空。而我之走化的方向又与重力方向一致,是最直接,最省力的方法。
8
.太极分阴阳不是为了将人体“分开”而分的,人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如何将他分开?分阴阳实际是为了求完整。由这一道理可以明白,
、肘、靠、前进、后退、左顾、右盼、中定这十三势绝非十三个具体的动作,区分这些劲的目的是为了让你找到一个完整的太极劲。
9
.要多练承受劲,让对方推我的手好象完全生在了我的身上。只有受得住对方的来劲,应合对方的劲力,我的转动才能影响到对方,否则双方是脱开的,我的转动是空转。
10
.对拳论上的话“其根在脚。发于腿,主宰于腰,形于手指。”千万不要理解为用脚跟踩住去蹬劲,劲再传递到腰部,再到手上,将对方顶出去。这样的做法可能比单纯用手臂上的劲力要大一些,但也很容易与人产生“顶牛”的现象。劲起于脚跟是借助于脚面上的一点摩擦力,让周身启动,然后平移重心,手上不能出劲,要松松的去听对方的重心力,以决定我之重心力打击的方向。以上过程全凭直觉,不能动脑筋去想,想的话就太慢了。
11
.平时可以增加一些肩部的辅助动作,让肩膀松开;强化腿部的力量,多练习收住胯,敛住臀,用翻胯的动作来带动迈步子。肩、胯松开有助于打拳推手时上半身“牌位”的中正,不受外力的影响。
12
.太极推手要让对方在毫无思想准备的情况下被抛出去或被化去劲力。这就要做好“隐”的功夫。外形上不能动,一动的话就会有朕兆,就会被人察觉。
13
.太极劲是靠神经传递的,身上的肉则是懒的,松扑扑的。所以太极劲能节节贯穿,来势涌动。
14
.打拳的身法规矩是老师教的,而应用的窍门是自己悟的,所以不要去东听一个诀窍,西探一个秘诀,拳打对了,基本功有了,窍门自然会来找你。
15
.打拳是一种状态。打拳时不要想这想那,想得愈多,累赘愈多,状态就愈不完整.

初学太极推手须知
张钢这里要讲一下怎样才算站住中定。不少学习太极推手的同道以为两腿死死撑住即是站定——别人推我,我以两手向外撑住,不让人进;以两脚撑住,人亦一时无法进 ——实不知如此操作,已全是与人顶抗,即使能抗住对手,却少有变招,背道已远矣。前面我们讲过,太极推手是随机而动的,拳经上教人要“舍己从人”,想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用一条腿来支撑整个身体,还要周身处处整合,一应俱应,这样才能受得住对方的劲力,运转自如。好比一扇门户,将两边封死,或可堵住猛力的冲撞,但容易受到损伤,且当冲撞之力达到一定的程度,被封死的门还是会被撞开。若在门的一边安置门轴,人冲撞之时自然打开,即使所用之力极大亦不过是转变其用力的方向而已。事实上,当别人推我之时,我就是要始终处在一种“开门”的状态中。需气势开张,中轴敛住,挨在何处,何处便不可有着力点。起初时要做到一条腿变转虚实是不容易的,因为我们平时早已习惯了用两条腿来固定自己,这种固定是定式的稳定,而太极推手时则要求空掉一条腿,两条腿可以随意变换稳固重心,这才是一种随机的平衡。要做到有感即应的“开门”状态是很困难的,因为作为一个有思虑的人要做到不思不虑,抛开自己固有的成见,完全地以静待动,随人而动,不经长期的“喂劲”训练,形成直觉的反应,是极难做到这一点的。另外,我们用一条腿来支撑整个身体还有一个好处,那便是虚腿在推手发放时的应用。用虚腿踏入对方中门,最不易被人察觉,而此时的“虚”不是全然无力,瞬时可以踏实。当虚腿变为实腿的一刹那,手脚齐到,间不容发,势态逼人,则对手如草芥般飞出矣。
从以上的讲述中,我们不难看到太极推手时“中轴”的重要性。太极拳的身法要求:提顶、裹裆、涵胸、拔背、尾闾正中,无一不是要我们找到身上这根虚拟的“中轴线”。只有体认自我的“中轴”,左旋右拧方能做到“立如秤准,活似车轮”。人推我时,我处处有一轴心滚动,上下内外又能浑然一体,对方才会有如踩踏落空之妙。太极推手技能高明者并非相较一拳一脚的肌肉蛮劲,而是着眼于控制对方的中轴线,拿住对方的重心,这样才能随手奏效。
太极拳打拳时的规矩往往是一对矛盾体,如既要气沈丹田(甚至涌泉),稳如山岳,又切不可忘了虚领顶劲,身轻如羽;一式之中既要有左顾又要有右盼;既要有前进又要有后退,有上有下,开中寓合,中轴乃成。不可执其一端,讲的时候正与反分开来讲,用的时候却不能分开,要合在一起用,抱元守一,否则即是片面的。若片面地讲“堋”劲,则易犯“顶抗”之病,片面地讲“走”劲,则易犯“丢扁”之病。要如如不动,如冰释然,是为化矣。(所谓“劲由内换”,全在中轴的运转自如,上下一动俱动,我方劲已走化,而对方却无从察觉。)我们在《金刚经》上经常可以见到这样的句式:所言什么,即非什么,是名什么。如“庄严佛土者,即非庄严,是名庄严。”“所言善法者,如来说即非善法,是名善法。”我们是否也可以说:所言中定者,即非中定,是名中定。(止而后能定,定不是定死,而是活泼泼的);所言支撑八面者,即非支撑八面,是名支撑八面。(若想到要去“支撑”八面,即是错的)只有这样,我们推手时才能达到“无过不及”、“不偏不倚”、 “和而不流”的中庸境界。
讲到这里就必须要强调一个持之以恒的问题。练习太极推手应是一段漫长的历程,我们初学者需要有充分的思想准备(十年之内,只可视为初学)。不是今日知道了一个运用的诀窍,明日就能从自己的身上做出来的。因为师长告诉你的道理是他自己多年实践经验的总结,你若不通过自我的实际操作,反复验证是无法让窍门变为自己的东西的。所以方向既明,还需加上不断的实践钻研,要想做到太极推手中的劲到稍节、不丢不顶、发即中节、轻而不浮、紧而不僵,都需要一个长期自我琢磨和与同道切磋的过程。只有虚心好学,将与我推手者都看作是纠正自己身上缺点错误的老师,我们才能有豁然贯通的那一天。
在文章的开头我说:初学太极推手不可以执着于胜负的观念。但这并不等于讲太极推手没有优劣之分。大体上说,我们是以轻灵圆活为优,迟重艰涩为劣;以周身整合为优,局部动作为劣;以人不知不觉为优,相顶相抗为劣。与好手相较,己之未觉彼动分毫,而根部已被引动,己虽屡屡失利,却不得不由衷叹服。正如品饮美酒,淳厚而不显辛辣。推手明家棋高一着,步步占先,全因胜在“和顺积中,英华外发”也。

徐国昌,生于1954年,早年曾从师学少林、螳螂,七十年代初期拜入丁德三老师门下, 学习吴公仪传吴氏太极拳,至今习练不辍。
丁德三老师,在上海与其兄丁晋三老师并称“二丁”, 当时家与徐国昌相邻。徐国昌常见诸多少壮,在年过六旬的丁师手下, 如弄婴儿,很是奇怪。终有一日,上前求试,丁师颔许。未见丁师如何动作,徐国昌亦不例外,已是随举随跌。既有地利之便,徐国昌就此从丁师学习太极拳,孜孜矻矻, 历二十余年。
2000
年, 丁师遽归道山, 徐国昌虽无明师导路, 惟以默想丁师遗影,师兄弟间切磋琢蘑, 与同道交流学习, 不弃不舍,求以寸进。经多年的联系, 研究,虽不可及丁师技艺, 徐国昌对于本派拳艺特点有一得之见, 有所总结。

除了在上海传授了一些学生, 徐国昌在台州、江阴等地也有部分传人。2004年底,应徐谷鸣邀请, 参加了2004 INTERNATIONAL MARTIAL ART CAMP, 出任教练。 同时, 徐老师也是上海心意六合拳协会副总教练之一,中华武术会的教练。

根基小议
     徐国昌

太极拳脚下根基何在? 拳论有云:“劲起脚跟”,“旋之于足,行之于腿, 纵之于膝。”
多年来,我和不少太极拳爱好者交流探讨过程中, 发现有部分意见将其理解为“力由脚极力蹬地而返出”。我的个人意见与此略有不同,兹陈于下:
譬如构房建屋,地基、柱础之筑,供以成楼;而楼宇基本价值,在其利用空间,殆非徒为地基之深广而深广。(这个比喻或许并不完全切中肯綮,此取大意。) 拳之为用,也在于此:脚下的功夫,扎死不行;脚下的功夫,在于提供基础,关键在于躯干、四肢所控制的空间有多少, 能调动利用的自重有多少,所以是活根,不应是死根。足踏大地,本身就不能像树根一般深入土下,只是提供承受的基础,和转换的条件。
那么,是怎样的基础呢?推手上而言,受外力,走化在足, 足蹬容易形成正面顶撞,与拳理不合,这点诸多同好或无异议而不是只依靠后腿的支撑反作用力来发劲的。后腿的支撑容易将力量滞留在发力的相反方向。拳论所突出的, 我所见,是在此基础上的, 是连贯,整体。
香港鉴泉太极拳社曾编印《太极拳》讲义一份(蒙关腾师叔相赠),内有一例,很能说明这个问题:“试以一、二、三,三枚铜元(其他物质均可),置桌上,二三相连,以一击于二,二稍移动,三所去不远; 如以手,按实二,再以一击之如前,二不能动,即含抵抗意,而三去远而速……”这说的是以对手两人譬作铜元。若将此三铜元收入体内,亦是斯理。后胯为铜元一,前胯为铜元二,与对手的接触点为铜元三。后胯追前胯,接触点就可以较高效率地运用到自重。
胯分前后左右。前胯进,后胯跟,定于一点,接触点即如铜元二,与铜元三不即不离,因而不是一杵一下的断劲。
至于锻炼方法, 在我习练的吴氏太极拳中表现为步法的大虚大实。吴氏拳中,除了少数式子以外(也是转换中的过渡),步子虚者全虚,实者全实。本文的角度来看,虚脚是完全亲合于实脚的, 势态轻灵活泼,所有前进后退都是两胯的转换,是虚实脚的亲合互换,以达成上下一体,运动起来决不许有硬蹬的情况。(此处的虚实也是有身体其他条件为基础的虚实。)
这就是我所理解的太极拳的脚下的根基。当然不单是脚下,身体各个部位都是一个状态,否则劲也流于单一、贫乏,易于被对手听取;更重要的,进攻不是主动的进攻, 是顺势的进攻. 此处主论自身, 如何与对手接, 在状态上是一样的,而此文专论根基,故不赘述。
按:前人太极拳论中对于拳中身体各个部位的要领描述很多,但是对于身体如何动起来的这个方面似乎鲜有涉及。以上的论述,仅是从一个方面谈了我自己的看法。当然,太极拳是整体的,割裂开来或许会有一些误解,包括上文所述的前进,推手中本身是要配合对手的进退,主动出击是有悖我的初衷的。但在形诸文字的同时,经我考虑,由于文字的局限性和太极拳本身的经验性的特点,觉得只能从单个方面慢慢展开,然后希冀读者能够从合论中得到整体的看法。希望我的尝试能对大家有所帮助,也欢迎大家不吝帮助、指正。

 

分享:

喜欢

0

赠金笔

阅读┊ ┊ ┊ ┊ ┊打印┊

加载中,请稍候......

前一篇:[转载]闲聊“医道”与“商道”

评论 重要提示:警惕虚假中奖信息

  • 评论加载中,请稍候...
  • 发评论

    登录名: 密码: 找回密码 注册

    昵   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 前一篇[转载]闲聊“医道”与“商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