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故山 > 太极 > 太极内功 > 【太极拳理论】从太极内功心法论“纯读经”不是“只读经”(5)

【太极拳理论】从太极内功心法论“纯读经”不是“只读经”(5)

来源:网络转载 2016-12-02 15:26 编辑: www.xigushan.com 查看:

若教育是正常的,人生是理性的,普通人于文于武皆能这样从小打基础、练内功,则一生幸福已有所依,何况事业与学问呢?而现在我们不仅连事业和学问都谈不上,连把教育做正确都这么难?念及于此,我忽然悲从中来……

心中尚有怨尤,看来我还是修养太浅,也许该闭关一段时间充充电了。

李鹏   2016

相关链接:

创始人,姓武,名河清,字禹襄,号廉泉,河北省永年县

温县

陈家沟

师范大学国文系,先后获硕士、博士学位。曾师事隐者掌牧民先生、书法家王恺和先生,是牟宗三

先生的入室弟子。历任小学、中学、大学教师,鹅湖月刊社主编、社长,台湾武艺文化协会第二届理事长,国立台中师范学院语教系专任副教授

,华山讲堂读经推广中心主任,华山书院

院长,台湾汉学教育协会理事长,鹅湖月刊社编审委员,美国科技教育协会研究员

东海大学

人文学系兼任讲师,中央大学哲学研究所兼任副教授

四、武氏太极内经心法:太极拳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至刚至柔,太虚寥廓,肇基化元,阳动阴摄,法轮常转。至道在微,恍兮惚兮,有如是空,无形无象,推之大之,其原其要,本乎阴阳。阴阳者,自然之道也,仰之则弥高,俯之则弥深,视之似有形,探之赠无物。如水之无常形,按之则柔,斫之则激,且愈斫愈激,而克天下之至坚。上者左行,下者右行,左右周天,余而复会,此乾坤之象也。阳根于阴,阴根于阳,无阳则阴无以生,无阴则阳无以化。是故孤阴不生,独阳不长,重阴必阳,重阳必阴。如环球之无端,虽变化万千,而唯其一理,阴阳相济,阳固而阴密。

阴在内,阳之守也,阳在外,阴之使也。阴在下,阳运化,阳在上,阴收藏。从阳而引阴,从阴而引阳。以左制右,以右制左;左重则左虚,右重则右沓,上下相随,进退若骛,自然相应,以至无形。用阴则沉虚固静,用阳则轻捷猛厉。

先则用阳,后则用阴。攻必守,守必攻;守则不足,攻则有余。移形换位,左右旋转,双手互搏,无分阴阳,是谓乱环。行功走架,须去世离俗,自然松静。呼吸精气,独立守神,以意领气,虚实开合,圆活连贯;用气不用力,动则分,呼也;静则合,吸也。一呼一吸,均匀柔缓。在动中求静,在静中求动,使丹田之气鼓荡,布迭周身百骸,四肢末梢,勿忘勿助,自然而然。

由阶而渐进,则功夫日深,最忌浅尝辄止,一曝十寒。修炼不缀,则真气从之,内力渐生渐长,形与神俱,内外若一。由始悟而初觉渐入佳境,入佳境而大悟大觉,然后知其法而忘其形。外不劳形于事,内无思虑之患,恬淡虚无,积精全神,浑元一气,太极生焉,虽百岁而形体不衰,精神不倦也。

遇敌守中,舍己从人,引时落空。动急则急应,动缓则缓随。不丢不顶,能收能放,粘连沾随便,随曲就伸。乘隙而趋势,懂动而借力,四两拨千斤。顺势曰走,一走即活,而重滞之病。内格反空,逆从阴阳。我顺人背,人刚我柔,曲中求直,意在敌先。人不知我,而我独知人。内固精神,外示安逸,静如山岳,动如江河,眼观六路,耳听八方,蓄势而动,后发先至,一收即放,迅雷贯耳。胜有敌,不胜在我。察阴阳,审刚柔,避重而就轻。正所谓制人而不制于人是也。斯技虽为有法而无法,法无定法,非法,法也,尽在得机得势,知彼知己,百战不殆,运用之妙,存乎一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