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故山 > 太极 > 太极推手 > 赵堡太极拳推手及其特点

赵堡太极拳推手及其特点

来源:网络转载 2014-04-26 12:46 编辑: 网络 查看:

  赵堡太极拳推手及其特点 

——转载网络文章

赵堡太极拳以架式为体,从架式中锻链出自己的功夫和知己的功夫。同时也传习推手,推手在赵堡太极拳中占有与架子同等重要地位。过去赵堡传习的推手是没有单推和定步推手法的,只有活步推手法。随著太极拳运动的发展,赵堡太极拳传人从教学实际出发创编了适合初学者练习的定步推手法。 

赵堡太极拳的活步推手是在黏走进退中运用掤捋挤按采列肘靠八种手法和拳架中的各种打法,尽量争取做到我顺人背,从而进行各种发放。赵堡太极拳在推手中求发放掤履挤按采列肘靠进退顾盻定十三法得机得势时一刹那间全部实施。这种连环式的发放使犯者在瞬间被抛出或扑倒于地。赵堡太极拳在推手中要求以武德为先,不随便发人,以防对方受到伤害,只是在黏走中摸清对方劲路,达到引劲落空的目的即可,如需发放,也避开对方要害部位。 

赵堡太极拳的理论体系比较完备,这些理论是赵堡太极拳走架和推手的指南。这些理论包含在一些专著、专论和口诀之中。历代记载和口授的理论有:《太极拳论》、《九要论》、《太极拳行功歌》、《太极拳注解》、《捷要论》、《五字诀》、《散手法》、《高手武技论》、《比手》、《手法五要及步法》、《七疾》、《八字诀》、《七要诀》、《九歌诀》、《十法》、《交手法》等。这些理论对走架和推手作了比较透彻的论述。 

在长期的传习过程中,赵堡太极拳推手形成一些特点: 

 

 

1、不贪不欠

不贪不欠,是赵堡人练太极拳推手时的口头语,这与王宗岳《太极拳论》中说的“无过不及”是一致的。不贪就是不超过,不欠就是要不到。也就是说,无论如何转换,必须做到外三合。不做到外三合就是贪或欠,就是过或不及,这是不利于己而利于人的。 

赵堡秘传的《七疾》诀中说:“上法需要先上身,手脚齐到方为真。”这一语道破了赵堡太极拳推手的真谛。

人的自身要保持平衡,重心必须在一定的范围内移勳。超出了一定范围就叫“失重”,身体一失重,就给对方有机可乘。而不贪不欠是检查自己外形是否失重的标准。比如,手超出脚外,肘超出膝外,身体就自然前倾,对方不用多大劲就会把自己身体引失势。如困身、手後移,而脚还在原来的地方,这就欠,别人如乘势向前加力,自己会後仰。贪和欠成了自己失败的条件。贪、欠这里都是一种比喻,贪心,想占别人便宜,最终吃亏的是自己,而欠别人东西,始终是要偿还的。在推手中,贪欠这两种情况都会使自己背,别人顺。 

要不贪不欠,就要周身合理安排,适中对练,适中就是要做到外三合。做到外三合,就给对方一种无隙可击的外形形象,对方就不敢轻举妄动。 

《高手武技论》中说:“失拳勇之势,固贵乎身灵也,尤贵乎手敏,盖身不灵,则无以措手之地,而手不敏,亦无以为动身之处。惟身与手合,手与身应,夫而後虽不能领兵挂阵也可交手莫敌也。”这进一步说明了推手时身动手随,手进身进,周身合一,不贪不欠,浑身上下做到外三合,才能有所成。 

事物都是互相关联的。要做到外三合,必须明内三合。内三合比外三合要难做到。内三合形于内,不显于外,不易觉察。学者必先求形似,後求神似,形神合一,做到一开无有不开,一合无有不合。到此境界,然後可以与人言武。 

 

 

2、三节知进展退

赵堡太极拳论中有许多要明三节的论述。古传秘诀中有:“上节不明,无依无宗,中节不明,浑身自空,上节不明,吃栽跌。”讲清了明三节的重要性。 

赵堡太极拳认为,人身自头至脚为一大节,身体的各部位可以分为无数的三节。赵堡秘传的《十法》诀中说:“人之一生无言,手肘为梢节,腰腹为中节,足脚为跟节。分而言之。三节之中也各有三节。手为梢节之梢节,肘为梢节之中节,肩为梢节之跟节;胸为中节之梢节,心为中节之中节,丹田为中节之根节;足为根节之梢节,膝为根节之中节,胯为根节之根节。总不外梢起,中随,根追之理,庶不至有长短、曲直、参差、俯仰之病,此三节所要贵明也。”这里讲了大的三节,还有很多小的三节。全身三节分得很细,且能运用自如,就能在推手中做到击中节则首尾相应,击梢节即中根节相应。 

运用三节于推手技击,会产生一个良性循环的效果,能使对方感到对手浑身都是手。所谓全身都是手,不是指无数个手,而是指一个人身体处处配合成一个整体,处处都能引化拿发。 

比如,对方拿我肘,我肘柔化,周时以另一手按住对方连著我的肘,旋转我的手肘,对方即被拿,这时,我的手与肘的配合,肘也是手,肘起到拿人的作用。从此类推,我的肩、胸以及身体的一些部位都能配合起到手的作用,协同拿人,这样就能让人感到对方全身都是手。 

赵堡太极拳要求练推手的人能充分地利用三节,做到周身都能引化拿发这是它独特的地方。 

 

 

3、小圈克大圈

赵堡太极拳练架时,要求动作尽量走圆。这种圆贯穿于全身各部位。推手也一样,以划圈为特点,同时用小圈制大圈。 

赵堡人流传的技击性口语有“吃窝还饼”等表达的是这种意思。 

推手以划圈柔化,半圈防,半圈进。这方面内容很多人都说得比较清楚,这里不再赘言。对于小圈克大圈这一特点稍加说明。 

为什么小圈能克大圈?人们知道,圆周是以一点为圆心,以半径为长划孤而成的。半径小即圈小,半径大即圈大。大圈的周长比小圈的周长大,转一小圈走的线路比转一大圈的线路短。圈小,转换的动作小,很快能将对方的力引到对方身上。由于动作小,线路短,时间少,对方往往来不及走化。但这不是绝对的,主要有各种因素的配合,不能简单地说,小圈能克大圈,别人用大圈的用小圈即胜,这一切都要看对方的实力。一方功力大,用大圈小圈都能克功力差的一方。 

这里再说赵堡太极拳下盘用圈的方法。赵堡太极拳下肢用圈化打别人是很多的,在架子中就可以寻到各种各样的脚法腿法。赵堡太极进退移步都是走圆弧形的。绝不是直提直去直踩直踏,脚的勾、摆、蹬、撩、缠、挑、壁、挂都是以脚划圈。在推手时,脚圈往往使人难防。由于时代的变化,一般推手是友谊的,非对抗性的,很少用脚,一些比赛对脚也有规定,脚法难以在攻防中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虽不表现出来但它是存在的。 

 

 

4、要啥给啥

“要啥给啥”,是赵堡太极拳世代流传的一句口头语。这是符合王宗岳《太极拳论》中的“舍己从人”的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