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故山 > 太极 > 太极推手 > [转载]大成门老师(或师傅)隐秘了什么好东西

[转载]大成门老师(或师傅)隐秘了什么好东西

来源:网络转载 2014-10-13 09:32 编辑: www.xigushan.com 查看:

大成门老师(或师傅)隐秘了什么好东西    民秋居士

技击桩:什么是关键的地方,就是意念。大成拳首先是在意中练拳,然后才能在微动、慢动、快动、速动、疾动中练拳。如果意中没有东西,练的是假拳。“拳无拳,意无意,无意之中是真意”“有形有意全是假,拳至无心始见奇。”都是指练成会用的成手,不是指练中人,更不是对初学者说的。很多大成门老师(或师傅)将健身桩的意念用来练技击桩。

站桩与试力的过渡功法──摇旋。该功法大成门老师绝大多数教给学生最简单的摇旋,却不告诉学生有什么作用,练多长时间,练到什么时候为止,及与前后功法有什么联系。还有的大成门老师只教给学生最基本的摇旋功法,不肯教全。不会技击桩与试力的过渡功法──摇旋功法,或者该功法练得不到位或者练的不全,是大成门学生功夫练多年却没有长进的主要原因,当然该功法的基本前提是站桩要正确。

试力:大成门老师一定不会教给学生在试力中怎么达到整力的要求,大成门的试力要达到整劲有要求很多,比如身体的什么地方不动、什么地方动;什么地方快动,什么地方慢动;什么地方紧、什么地方松;什么地方是合劲,什么地方是分劲;什么地方摇,什么地方悬;什么地方撞,什么地方放;上下如何配合,前后如何牵连,左右如何相关。大成门所有的试力都有练的相同的地方,每个试力练的又有不同之处。如果学生认为把老师教的水中推原木或木板,推好功夫就上身了,或按两个想象中的球就行了,那也太小瞧意拳或大成门功夫了。只学到这点东西,连试力的门还没有摸着呢!大成门门内有一句不与外人说的话“神龟出水不传人”。“神龟出水”练正确、练熟练、用得活,真是可以达到出神入化的程度,发人一般用此功法。

摩擦步:绝大多数大成门老师教给学生摩擦步功法与正常人走路区别就在稍微蹲下一点,其它要求一点不提,或者提一点要求也不告诉学生摩擦步练习要点在“脚下的搓拧劲”,一旦学生学去了,那么学生不是就学会发力了吗!还有试力与步法的过渡功法及步法练习中怎样达到整劲的要求,而学生如果学不到这些东西,脚下一动,功夫就散了。其他步法:大成门对外公开传授的还有鸡行步和三角步,神残意缺,徒具外形。至于极具技击威力的环绕步、十字步、弧形步等十多种实用步法,绝大多数大成门老师不会对外传授。

技击间架:大成门的技击间架极具威力,只要具有大成门的基本功,再学会间架和步法基本可以不输人(当然也不会赢人)。大成门老师或师傅只好骗学生,用站桩的姿势来当作间架用,貌合神离不说。

发力:行走中发力、身形不动中发力、无意中发力、长搭短发、短搭长放、即搭即发、随控随发这些门内的真东西,大成门的徒弟或学生可能连见的眼福都没有,只能到三大拳(太极、形意、八卦拳)前辈的逸闻逸事中去体味了。

推手:大成门老师(或师傅)教学生(或徒弟)推手,只教动作不教窍门。学生与老师推手总被老师用推手窍门给推败,学生(或徒弟)就认为自己的功夫与老师(或师傅)相比差得很远,其实此中的窍门老师(或师傅)秘藏不露,不给学生点破。(在此说明:我的老师教过我推手窍门后,我从没有推过我的老师。我感激还来不及,如何能够在老师面前显能。我相信其它大成门的学生会与我一样的心里。)至于推手中的半搭半断、搭断结合、抢点抢步、半搭半发等等连拳谱都不肯透露半点的门内绝密功法,更甭提能够学到了。

意拳

意拳的基本功包括:站桩,试力,发力,定心力,摩擦步等几项。力由站桩而得,由试力而知,由发力而用。下面分别做简单的介绍:

站桩

站桩为练习意拳最根本的方法,通过站桩不仅增长桩上的功夫,还为试力等其他基本功打下坚实的基础。

站桩分养生桩和技击桩两类,两者仅在形式上与意念上稍有区别,并无本质上的不同,无论哪一种,练好了,都对养生与技击有所帮助。先练哪一种桩,根据个人的具体情况而定,或二者同时练也可以,现在介绍两种最常见的形式。

一. 养生桩

(一)姿势,双足平行同肩宽站立,双手置于胸前环抱。

(二)基本意念,双手在胸前抱一气球,其它各个关节弯曲处也都含有夹着大大小小的气球。

(三)基本要求

1..精神要充实:站桩须使精神放松,去除各种杂念引起的思想负担和注意力不集中。从外到内,从表情到肌肉都放松下来。

站桩须求静,心平气静,唯有处于松静状态才可能更细微地体会到身体内外的细微变化,充分发挥与培养眼、耳、鼻及皮肤等感觉神经器官的灵敏性。

站桩须求灵,感觉灵敏还须反应迅速,精神上经常保持应变待动的状态。

站桩须求大,精神放大,并与外界相联系。借天地之广阔,充实人的气魄,在养生桩中令人心旷神怡,悠然自得,舒适愉快;在技击桩中则增强勇敢无畏,混沌雄厚之内力。

神与意合,则是精神随时结合意念练习,神到意到,意到神随,这样即增强了意念的真实感,又大大地提高了意念在人体上产生的效果,并且弥补了意念所照顾不到的许多细点,这就是要求“精神混元身”的意思。

2..肩架要均衡,肩架的排摆须合适,肩架体现为形,也就是力的表现,主要以意念活动去维持并随时调整微小偏差,即是意力相合,在保持肩架形式的前提下,尽量放松,但又不失其刚韧性,具体还有几点注意之处:

(1)顶竖神庄,尾坐高櫈,顶非绝对,还含有一定的拉劲,上下拉与上下顶结合,把脊椎骨扯直,而又有一定的撑力,使身躯挺拔。

(2)松肩横肘,含胸拔背,双肩下沉,并向前微折,即令肩松又使胸含了,横肘指两肘尖向外斜下指,有横撑并向本身内夹之意,与(1)中所讲连在一起,把背部上下左右撑拔展开,再加上胸中微含背部好像一把撑开的伞,此种形式对于呼吸、蓄力、发力、力量转换都是最有利的,并且形式上增加了浑厚坚实之感。

(3)提胯松腰,圆裆顶膝,胯上提并微内收,含前卷之意,裆下夹圆,双胯内侧好像双手将人体夹捧起来,同时令中腹部微内合,似有物斜上指,使腰部放松并与背部联为一体,加上双膝亦前顶后吸与(2)中所讲的,加强人的整体感。

(4)小腹常圆,似屌非屌,这与(3)中讲的提胯是一对矛盾的两个方面,提非绝对,不能因提胯而使气上升浮动,须使气沉丹田,保持小腹松圆,以求重心稳固,力量充实。

(5)足下生根,如踩浮萍:五指抓地,好像树根深深扎进地下,狂风拔之不动,并同时又像踩在水面的浮萍上,脚下反应灵敏,欲静中含有待动之意,随时离开原地。

(6)肩与胯合,肘与膝合,手与脚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