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故山 > 太极 > 太极推手 > [转载]一些习拳和推手的经验

[转载]一些习拳和推手的经验

来源:网络转载 2014-04-26 23:14 编辑: 网络 查看:

原文地址:一些习拳和推手的经验---张钢作者:太极老好人

       


    我跟随徐国昌老师习练吴公仪先生在上海传的这套太极拳架及推手也有七、八年的时间了。其间有幸聆听不少徐师有关习拳与做人方面的教诲,受益匪浅。徐师虚怀若谷,待我总是亦师亦友,从不摆出做师傅架子,于拳中窍要更是反复说来,不厌其烦。然予质最鲁,虽全心喜好,终不能得师传之一二。  现将徐师平日所言打拳与推手的一些言谈整理出十几条来,和同道好友们一起分享,共同提高。
    1.打拳的时候须用脚面的这一点摩擦转动来带动周身的旋转。因此,要以实脚的脚跟或脚尖转动为好。全身的重力要落在实脚上,身体的其他部位都不能借力,也不可以随意妄动,以免散乱。如此练习,与人推手时才不易被发现动向,脚面的运动方能更好地传递到手上来。
    2.习拳时顶上要有领起周身的劲意,身体的其他部位:肩、肘、腰、胯等均应顺应地心引力,一律向下。使用顶劲和沉劲时又需勿忘勿助,这样整个身子好像是 “挂”在空气中打拳的。正如一件衣服挂得时间久了可以捋平上面的褶皱,身子“挂” 久了便可以除去僵劲,推手时不着力点。
     3.要学会用一条腿来承载自身的重量,推手时还要加上对方的劲力。行拳中到虚步时,前腿要完全虚掉;同样,做弓步时后腿完全虚掉。要在“临界状态”时求变化。
     4.平日练习推手时要请同道好友多推自己在一般情况下难以走化的部位,如胸口、两肋、两腋、双肩等。刚开始时可以少喂一点劲,以后慢慢增加。如此训练的目的是要在较高难度的走化中,将我身体的各部分都安排好,整合好。走化也是发放的前一步,“化”得不干净,就“发”得不干脆。
     5.徐师常说:别人能主动地推你的手臂或身体,其实就已经是让你三分了。所以不能用肌肉的蛮力来强横地解决问题,这样别人虽然被你顶出去或拽出去了,但心里会很不舒服。正确的方法是要“打开门”(即合理的走化)请对方进来,当对方开门一看时,门里面却是一个很深的黑洞,心中发怵,不敢再往里进了。
    6.推手是同道好友们交流心得的手段,目的是在探讨中共同提高,而不是纯粹用来争胜负的。因此,还是以“玩”的心态来对待较好。
    7.吴式拳上身微微斜倾,徐师常称之为“斜直线”,为的是能盖住对方的来手。此时我如一大圆球,对方总是只能推到我作为球体的下半部分,用力即会落空。而我之走化的方向又与重力方向一致,是最直接,最省力的方法。
    8.太极分阴阳不是为了将人体“分开”而分的,人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如何将他分开?分阴阳实际是为了求完整。由这一道理可以明白,掤、捋、挤、按、采、挒、肘、靠、前进、后退、左顾、右盼、中定这十三势绝非十三个具体的动作,区分这些劲的目的是为了让你找到一个完整的太极劲。
    9.要多练承受劲,让对方推我的手好象完全生在了我的身上。只有受得住对方的来劲,应合对方的劲力,我的转动才能影响到对方,否则双方是脱开的,我的转动是空转。
    10.对拳论上的话“其根在脚。发于腿,主宰于腰,形于手指。”千万不要理解为用脚跟踩住去蹬劲,劲再传递到腰部,再到手上,将对方顶出去。这样的做法可能比单纯用手臂上的劲力要大一些,但也很容易与人产生“顶牛”的现象。劲起于脚跟是借助于脚面上的一点摩擦力,让周身启动,然后平移重心,手上不能出劲,要松松的去听对方的重心力,以决定我之重心力打击的方向。以上过程全凭直觉,不能动脑筋去想,想的话就太慢了。
    11.平时可以增加一些肩部的辅助动作,让肩膀松开;强化腿部的力量,多练习收住胯,敛住臀,用翻胯的动作来带动迈步子。肩、胯松开有助于打拳推手时上半身“牌位”的中正,不受外力的影响。
    12.太极推手要让对方在毫无思想准备的情况下被抛出去或被化去劲力。这就要做好“隐”的功夫。外形上不能动,一动的话就会有朕兆,就会被人察觉。
    13.太极劲是靠神经传递的,身上的肉则是懒的,松扑扑的。所以太极劲能节节贯穿,来势涌动。

    14.打拳的身法规矩是老师教的,而应用的窍门是自己悟的,所以不要去东听一个诀窍,西探一个秘诀,拳打对了,基本功有了,窍门自然会来找你。
    15.打拳是一种状态。打拳时不要想这想那,想得愈多,累赘愈多,状态就愈不完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