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故山 > 太极 > 太极推手 > 太极拳推手理论发展概况(2)

太极拳推手理论发展概况(2)

来源:网络转载 2014-06-20 15:30 编辑: 网络 查看:

郝为真的弟子张振宗(1882—1956)拳艺高超,所作《八劲歌》是对掤捋挤按、採挒肘靠的含义和如何操作的具体说明。郝为真的另一弟子韩钦贤(1885—1958)所作《太极拳走架打手白话歌》通俗地讲解了太极拳走架推手的要点。郝月如的学生徐振(字哲东1898—1967)抗战期间避地四川乐山,在生活艰困之际,完成《太极拳发微》,这是一部总结太极拳理论的专著,可惜当时未能出版,致使该书未能普及。


郝为真的再传弟子陈固安(1913—1993)师承李圣端老师(1888—1948),著有《顺、逆、变、空、玄解》,对吴派太极拳推手技术要领顺、逆、变、空、玄五个阶段的教学要求做了详尽解释。


清末民初,伴随教育改革,西方科技引入我国,太极拳界开始用力学原理解释太极拳推手的功能。吴鉴泉的学生徐致一(1892—1968)著《太极拳浅说》,1927年9月文华图书印刷公司出版。作者第一次运用心理学、生理学和力学的基本知识来分析太极拳的技击要领。问世后博得读者好评,成为吴式太极拳第一部名著。1929年出版的《康健指南》书中所附推手辅助器械太极球和太极棍也是根据“科学原理”创制的。该书作者也是吴鉴泉的学生因后来沦为汉奸,这本小册子就罕为人知了。吴鉴泉的次子吴公藻(1901—1985)晚年出版的《吴家太极拳》(1980年5月香港捷信印刷订装公司印刷)第十二章《八法之力学原理》作者用力学和机械运动原理解释推手八法。


永年李福荫(1892—1943)出自太极拳世家,1913年毕业于保定高等师范学堂理化系,后任永年十三中学理化教学教员,常结合物理学之原理,力学之分解与合成分析推手蓄发之功,吸即能化,呼即能出,与人相校,屡试不爽,所写习拳心得笔记,惜多毁于兵焚之中。


河北省邢台大石头庄人张钦霖(1887—1969)学太极拳于杨健侯,后又跟金丹派左一峰习内功吐纳术,溶于太极拳中,自成一体,长期传艺于山西太原。其弟子王延年1949年去台湾,将杨派张氏太极拳传于台湾等地。山西榆次人胡耀贞(1897—1973)曾拜张钦霖为师习太极拳和内功。1949年后,创“胡耀贞气功”,传艺于北京等地,有些拳师将胡氏气功融于所习太极拳中,追根溯源突出了张钦霖一派。


“文革”后太极拳界迎来和煦春光,各家著述宛如雨后春笋,其中不乏佳作。为了对太极拳文化起到导向和促进作用,自2003年始,历经数载,我编写了《太极拳书目(籍)考》发表于《武魂》杂志。2009年12月,结集出版(人民体育出版社出版发行),书中介绍了自清末至1949年(海外延至近数年)出版的各家名著。香港《中国功夫》杂志2009年编辑出版的《名家太极拳推手与打手》,中华武术精粹丛书《太极真谛》(2012年10月人民体育出版社出版)均堪称太极拳(含推手)研究文章的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