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故山 > 太极 > 太极推手 > 太极拳的浅解大意(19)

太极拳的浅解大意(19)

来源:网络转载 2014-08-21 18:38 编辑: 网络 查看:

太极拳是粘拳,是掤劲拳,上下左右都会掤,犹如周身的弹簧劲,动哪儿周身处处是拳,这些都是劲的变化,不是力的变化。太极拳是不动丝毫之力的拳术,仰之则弥高,俯之则弥深,这是一种圆的轨迹配形运动,同时有上就有下,对拉拔长的状态,细加训练。再练习一羽不能加,蝇虫不能落的懂劲方法,此法要周身能轻灵,要会借地劲,会借地的反弹之劲,同时脚下如同站在地毯上,站在厚草地,脚下有弹簧的感觉。用听劲练一个羽毛也不让加在自己身上,一只蝇虫也不让落在自己身上的那种气势,这就要求练者本身松柔到位,轻灵活泼到位,空透听劲灵敏,放射出自身的气势来。”斯技旁门甚多,概不外壮欺弱,慢让快耳,有力打无力,手慢让手快”;“太极拳之为技也,极精微巧妙,非恃力大手快也,力大手快者,先天自然赋有,又何须学焉”。《武氏太极拳论》写得很明白,我们要会对付力大手快的来犯者,对付力量大要会借上地劲,要与地结合,借地上的反弹之劲,不是力,与对方结合,脚下踝关节放松,与地面犹如海绵状的反弹劲,八面支撑,有前就有后的胀劲,与对方接触瞬间截住对方劲,返给对方,周身如弹簧似的松胀,使对方力量再大也无计可施,其力大使不出来。对付快手快拳要会引进落空,四两拨千斤,显非力胜,不是力量的抗衡,不使丝毫之力。平时训练引进落空要一对一的两人对练,找出让对方落空之劲,互相喂手,不要求快,要细心体会感悟,体悟很重要。劲是一种道,道是一种神化似的功能,只能体悟,不能自见,视之无形,听之无声。记住无论怎么练,自己舒服对方舒服,要想学会懂劲,必须亲自吃到梨子的滋味,吃到体悟很重要。

《太极拳经》曰:“此拳皆以虚灵懂劲,知力审视为主,贵谋而不贵勇,贵精而不贵多。”所以数十年自拜师学太极拳后,我本着贵精而不贵多,贵专而不贵散的学习态度,把以前所练的通背拳、形意拳及各种刀枪剑鞭套路等全部丢下,专心地在武氏太极拳第四代传人吴海清先生的指导下执着的追求太极拳各种劲法,成果可喜,能用于实战,所练劲法完完全全地符合太极拳论。如:首先不用丝毫之力,不顶不丢劲,借力打人劲,引进落空劲,四两拨千斤劲,一羽不能加,蝇虫不能落劲,彼不动,己不动,彼微动,己先动练法,女人胜男人练法等三四十种劲法,虽几十种劲法,一旦掌握就是阴阳、刚柔、虚实的变化,得阴阳变化的技巧为己用,往来之变化不可胜数,无穷尽矣。日后将把自己数年来总结出的太极拳几十种劲法及练法公布于众,望拳友共同研究共享祖先传下来的太极文化,并使后继有人,更好地传承下去。学拳者必须结合《太极拳论》,按太极拳论要求做到能讲会练,多学传统经典,切记要想练好太极拳必须懂劲,要想会实战必须懂劲,懂劲是太极拳之魂。[原创]《太极拳论》中"一羽不能加,蝇虫不能落"到底怎么应该怎样:一羽不能加,蝇虫不能落.被很多人解释为一根羽毛,一只苍蝇或一只小虫轻轻触及人体任何部位,都能感觉得到并立即有行动对付,形容触觉、内体感觉的灵敏度极高,稍微触及,便能感觉得到,立即走化.

 

  我觉得不是这样的.《太极拳论》这是一篇严谨精辟的文章,老前辈不会用"一羽不能加,蝇虫不能落,"这两句话同时来说明一个问提的!其实"一羽不能加",不是来说明敏感成度的,它的意思是对在推手技击中"手严"的一种形容(也是要求).太极拳要求粘黏练随,想要能粘黏练随,那在接手的时候就要做到不过不及,不顶不丢,接手的时候要严丝合缝,严到什么程度呢?连一片羽毛也不能加到你接手的部位中间(也可以是一张纸啊,用"羽"字行文比较顺畅),能加一片羽毛就是你离开了,离开了就是不及,就是丢了!都离开了就无从说什么粘黏练随了!
  所以"一羽不能加"是在说:接手的时候要严丝合缝连一片羽毛也加不进去,不是说明敏感度的,用"蝇虫不能落"来说明敏感度,就足可以说明问题了!
如何理解“脚下生根”
 吴文翰:“脚下生根”是轻灵敏捷的基础
  练习太极拳有三个层次,开始像是在水底下练,然后像是在水中央练,最后像是在水面上练。这是郝为真老前辈练习太极拳的体会。孙禄堂跟郝为真学拳后,把这段话记录了下来。另外,郝为真的后人也把这句话记录了下来。
  郝为真练习太极拳的体会,实际是表达了练习太极拳由实到虚的修炼过程。在开始的时候,练习太极拳是重和实的,随着功夫的增长,动作会变得轻灵,最后则好像在空气中练拳了。在水底练拳,脚扎在水底,身体运行时有水的阻力,这表明身体的轻灵度还没有达到最高水平;进一步练习,好像在水中央练拳了,脚不是扎在水底了,水的阻力也小了,这表明练拳的轻灵度提高了;到了第三层,就浮到了水面上,没有水的阻力,身体就极其虚灵了。因此,武派太极拳在走架时,要求做到空、松、圆、活。郝为真说的练拳体会,实际就是要求做到空、松、圆、活。
  如何做到空、松、圆、活呢?这就要求走架时,要从重、大向轻、灵的方向练习。也就是开始练习时要沉稳重大,随着功夫的增长,逐渐变得轻灵圆活。这三层意境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够经历的,这只是郝为真老前辈自己的体会。其实,每个人练拳都有自己的体会,比如中国台湾的郑曼青老人,他练拳的感觉是像“陆地行舟”,这是在空气中锻炼自己轻灵劲的功夫。这些练拳的体会,其实都是一种从重浊到轻灵的感受。
  练拳讲究“落地生根”,这其实也是一种比喻,也就是练拳要注重脚下的稳定。太极拳拳论中讲:“迈步如猫行。”“迈步如临深渊。”这也是一种比喻,是讲步法的轻灵。要做到“迈步如猫行”,得做到两点:第一要轻,第二要沉稳。所谓沉稳,就是扎实,也就是脚下要有根。如果脚下没有根,那就是漂浮,也就不会有步法轻灵了;如果脚下过于滞重,也是做不到“迈步如猫行”的。所以,我们要求练拳要做到“举步轻如鸿毛,落步重如泰山”。这就要求在步法转换上一定要到位,不能落步以后,再去转动脚掌的位置、角度来调整身形上的不协调。这也就是所谓的“落地生根”。所以,我们练习太极拳,要做到轻灵稳健,就必须在步型、步法上下功夫,一定要规范标准,要根据自己的身高、体型,找到适合自己的步幅、步宽。在转脚时,还要做到角度准确。另外,还要练好基本功,也就是腰腿功夫。如果腰腿不好,也是做不到步法轻灵稳健的。
  除此之外,做到步法的稳健轻灵还要掌握一些技术技巧。比如做弓步动作,迈步时,一定要把支撑腿稳定好,另一条腿的胯根要松,要用胯把腿送出去,送出去的脚要脚跟擦地而出,如履薄冰,然后依次过渡到全脚掌着地,重心前移,最后完成弓步动作。在将要完成弓步动作时,意念体重通过前脚涌泉穴下沉,好像前腿扎入地面一样。这时,前腿的膝盖不能过脚尖,膝盖也不要左右摇摆,要稳定住;后腿要微曲,有弹性,脚后跟不能离地,脚掌也不能转动。还有,迈步时重心不要先移动,要等到前腿落实后,重心才能逐渐向前移动;重心移动时,身体要中正,不能低头猫腰。这样练习,就能做到“举步轻如鸿毛,落步稳如泰山”。
  另外,太极拳为了技击,除了要求稳健轻灵外,还要快速准确。这就要求在腾挪闪展上下功夫。闪展主要是腰上的功夫,腾挪则是腿上的功夫。要达到这个程度,只是练习拳架还不够,还要进行一些专门的功法训练。
  总体来说,“落地生根”“脚下生根”就是为了练拳稳如泰山,举步轻如鸿毛。没有“落地生根”的稳定性,就不能做到“举步轻如鸿毛”的轻灵。“落地生根”不是滞重,而是稳定。如果过于滞重,就不能达到举步轻灵的目的。
  至于练习拳架的高低问题,要因人而异。过去练习太极拳,都是先求开展后求紧凑。开展,就是身法要放低,动作要大一些。过去都是青少年练习太极拳,成年人练习太极拳的很少,所以,开始练习时,都是低架。青少年练习武式太极拳,也要求底架。随着年龄增长,拳式要逐渐紧凑,身法就高了。杨式太极拳身法比较低,这是由于杨澄甫老师教拳时年龄不是很大,身体又高大,所以拳架比较开展。但是,练拳的人要根据自己的身体情况、年龄,来决定架势的高低。郑曼青老师的拳架就比较高,也比较快,这是因为郑曼青个子和杨澄甫相差悬殊,所以他并没有在外型上学习杨澄甫,而是在太极拳的理念上学习了杨澄甫,形成了自己的风格。练习武式太极拳的人高架比较多,这是由于武式太极拳主要是在文化人中间传播,这些人大部分不是从小练习的,所以,一般都是高架,步法比较灵活。总之,练拳要因人而异,不是低架就好,高架就不好,也不是高架好,低架就不好。适合自己就是最好的。
  “去己之根”的观点,见于上海的王壮弘先生给《陈氏太极拳图说》作的序。他的观点是练习太极拳要像不倒翁一样,上轻下沉,如果“脚下生根”了,步法就死了,不灵活了。其实,这只是从文字上对“脚下生根”的理解,比较片面。“落地生根”并不是真的扎在地上不动了,而是对人在运动中下肢稳固的一种比喻。太极拳并不是只讲“落地生根”,还讲究轻灵敏捷、腾挪闪展。没有“落地生根”的稳定性,也就不会有腾挪闪展的轻灵敏捷。“落地生根”是强调你在举步投足时脚下要稳,如果脚下不稳,你还怎么和人推手搏击?所以,下肢稳固,是上肢轻灵的基础,也是腾挪闪展的基础。这就像盖房一样,不打好基础,房子是盖不起来的。不仅仅是太极拳,中国武术都十分重视腰腿的功夫,重视下盘的稳固。所以,王壮弘说的“像不倒翁一样,上轻下沉”是对的,但是,对“脚下生根”“落地生根”的理解是片面的。“脚下生根”并不是要把桩步扎死,并不是死的桩步,而是对下肢稳定的一种形容比喻。
  另外,在推手时要做到身体稳固,并不完全取决于桩步的稳定,更重要的是对虚实的把握。崔毅士老师当年坐着跟我推手,他虚实变化得好,到他手里我站都站不稳,更甭想“落地生根”了。李亦对太极拳的虚实说得很清楚,他说:虚,并不是全无着落;实,也不是完全扎煞,像一个桩子扎在地上一样。实中要有虚,虚中要有实。太极拳最重要的是虚实的变化。如果虚实变化不好,再稳的桩步也是没用的。不懂虚实的变化,也就像王壮弘说的,桩步也就成了死桩了。所以,在推手中,虚实变化得好,是身体稳定的关键。如果你不懂得虚实变化,或者是大虚大实,不懂得细微的虚实变化,那么你想稳如泰山,也是做不到的。懂得虚实变化,身体才能像不倒翁一样稳定。但是,下肢的稳固,也是身体虚实变化、闪展腾挪的基础。所以,练习太极拳,既要练习“脚下生根”的稳定性,又要懂得虚实的变化,练习腾挪闪展的灵敏。太极拳最重要的是开合虚实,其他身法的变化、桩步的稳定,都是为了开合虚实服务的。
  张全亮:根深才能叶茂
  根基,是自然社会的规律,俗话说:“根深叶茂。”没有很好的根基,大树生长不起来,高楼也盖不起来,所以,世界上的万事万物,都讲究打好根基。“脚下生根”是人体运动的自然规律。人要想运动稳定,脚下必须有根,如果脚下漂浮,人就站立不稳,也就没法运动了。
  练习武术更讲“脚下生根”。过去练拳要先站桩,要求脚趾抓地,气沉丹田,意念下沉。这些都是要求整个意念要向下走。但是,事物都是对立统一的,你的意向下走,神则要向上领。这样在神意上的对拉拔长,人才能重心稳定。比如,人在向上纵跳时,脚下有一种向下的感觉;向下运动时,头顶会有一种上领的感觉;手在发力时,脚下必须用力蹬地,所以有“力由脚发”的说法。手上的劲力,必须从脚下起,通过腰的主宰来起作用。所以,练习武术要求“脚下生根”,其实就是要求稳定,只有稳定了,人才能借助地面发出比较大的击打力量。如果悬在空中,或者人体失去平衡时,人是发不出力量的。人只有在心气下沉,脚踏实地的时候,才能稳健地做各种动作。
  郝月如说的练习太极拳的三层境界,实际就是一种意念。我们讲练拳“脚下生根”,绝不是练拳时脚跺地,凿凿实实地扎在地上,也不是脚使劲向下踩。这些都是错误的练习方法。练拳时要做到稳定轻灵,应该要按照拳论说的做到“虚领顶劲”,也就是意念脚离开地面,向上领起,这样脚下反而沉实稳固。如果你意想脚下踩,反而不稳定。内气下沉,神意要有上拔之意。这就是一对矛盾。
  还有,武术不讲究站死桩,如果站死桩,身法、脚步就滞重了。八卦掌和太极拳都是动桩。武术的攻防动作,都是在运动中进行的,站着不动肯定不行。在运动中,要讲究稳定、快速、敏捷。因此,灵活性和稳定性,在武术中是一对矛盾。没有稳定性,灵活性就没有基础;只讲稳定性,没有灵活性,稳定性也就没有意义。总之,我们对“落地生根”的说法不能肤浅、片面地理解。总体来说,“落地生根”是对的,只有根深,才能叶茂,轻灵敏捷也离不开脚下生根,没有根基,谈不上轻灵。但是,完全是实的,以至于僵滞,也是不对的。正确的做法是虚中有实,实中有虚。所以,讲“落地生根”“脚下生根”并不是不讲究灵活。过分强调某一方面,忽略了另一方面,都是不对的。
  拳架的高低,与身法的稳定并没有直接的关系,而在于意气的松沉。意气松沉下来了,脚下就能生根;意气松沉不下来,架子虽然低,脚下也是没有根的。所以,下盘的稳固,并不在于你的架子的高低,关键在意气是否能够沉下来。另外,拳架的高低,要因人而异。对年轻人来说,可以架子低一些,上岁数的人,架子就要适当地高一些。架子的高低只是练习外形,练筋骨皮,人过了五十岁,身体的机能开始老化,所以,不能按照年轻时候的要求去练,应该在意气松沉上下功夫。从养生的角度来说,人过中年,再像年轻人那样,做大运动量的运动,架子还是那么低,是不适合的。要尊重自然规律。中年以后,练习太极拳,要多在内涵、意念上下功夫,不要在形体上下功夫。
  我认为,练习太极拳,要“上如行云,下如流水”。也就是上肢要像行云那样轻灵,脚下要像流水一样平稳灵动。身体不要大动,手不要用力,手是随着身体的旋转来轻轻运动的。下面的脚步则像水一样灵活机动,随高就低,无孔不入。我们学习太极拳,不能片面地理解拳论,要全面的领会拳论的精髓。
  马虹:打拳先培根
  《拳论》云:“打拳先培根。根节不明,节节皆空。”先师陈照奎教拳特别重视根节的调整。记得在北京,老师第一次给我改拳时,他的眼睛始终盯着我的下肢。后来,他跟我讲:“脚底下不对,上边对也不对。”从而使我认识到修炼太极拳根节是个关键部位。
  地球上的一切物体无不受地心引力的作用,同时,大地又具有反作用力,这是人体的力源,而人体接触大地的关键部位,则是人体的根节(脚部)。故《拳论》有云:“千变万化由我运,下体两脚定乾坤。”所以打拳强调“落地生根”。同时,落脚的方位、角度及其虚实变化的稳定性,又关系到拳式的所有动作和招法,如同航船的舵,它还关系到运行的方向角度。从健身方面研究,人体百分之五十的神经、血液循环经脉都与腿脚连接,腿脚的强弱关系到心脏的健康。因此,我们修炼太极拳时,必须重视脚下功夫的修炼。
  一、科学的平行步
  陈氏太极拳强调,不论什么步法,两脚的步型要求做到“不丁不八”的基本平行步。除虚步点地之类的步法外,不论马步还是弓蹬步,两脚总是保持基本平行的步型。即不论弓蹬步、马步、前后步,双脚脚尖基本都向前,与发力的方向一致。例如:左弓蹬步,必须扣右脚,双脚尖均向左前方;右弓蹬步,双脚脚尖均向右前方;马步,则双脚脚尖均向前。必须扣左脚,两脚一前一后出步时,两脚要骑在一条线上。绝对不能两脚前后落在一条线。这样脚下根节才稳定。
  这种平行步的要求,非常符合现代人体运动生物力学的论述。人体力学认为,人体两脚站立的“稳定角”,就是两脚要保持基本平行。
  二、落地生根
  脚一落地,即强调“五趾抓地,涌泉穴要空”,尤其是重心所在之脚,一定要踏实,不许随意摆动。《拳论》云:“拧钻子拔根,传授不真。”根据招法的变化,脚有时外开,有时里扣,但不论外摆、里扣,都不允许翘脚尖或掀脚跟(翘脚尖和掀脚跟拳论中叫“喝风”),脚要擦着地开合。
  三、双脚始终要分清虚实
  打拳时,人体重心始终偏于一只脚,防止所谓“双重”。可以四六开,或三七开、二八开。根据来力和发力的变化,及时调整两脚虚实及其轻沉比重,以保持自身的稳定;同时,还要注意上肢发力时与脚下虚实的关系。例如右拳向右前偏下发劲,重心绝不能偏右,一定要左移;左拳向左前偏下发劲,重心绝不能在左。如向前偏上发劲,则不在此例。
  四、根节发劲,关注整体平衡
  凡提膝提脚发劲时,蹬地的一只脚不但更要加强五趾抓地的支撑力,站得更牢稳,而且要注意与周身力量的调整配合。此时,要本着“逢上必下”的阴阳平衡原理,左脚向前或向上蹬出时,右腿一定要松胯、塌腰,以稳定重心,维护肢体平衡。震脚发劲时,脚要放平。震左脚,重心仍要在右;震右脚时,重心仍在左。要做到发力与重心稳定的关系,不论顿步、蹉步、踮步……都要注意,以维护发力时的身体平稳。
  五、“脚下生根”与整体运作
  太极拳是一种整体性的运动,“一动无有不动”,所以落脚生根的要领与整体运作是分不开的。例如,脚下倒换重心时,裆部一定要走下弧,否则即叫“扛重心”。又如,身法不正,腰胯不活,脚下再用力也难以保持整体稳定。此外,打拳时,拳架的高低,也与脚下功能有关系。如注重修炼拳走低架,可以加大大腿和小腿的支撑力。但要注意,拳走低架,大小腿夹角不能小于90°,小腿与脚跟垂直,防止跪膝,防止荡裆。如一代宗师陈发科所云:“打拳像坐在板凳上一样。”又有云:打拳要体现“三条直线”(小腿垂直、大腿放平、上身正直)。这种低势拳架,对于下肢肌肉血管具有挤压作用,能加快静脉血液流回心脏。当然,走低架子,拳式有高也有低,一压一松,对血液循环、及有氧运动,肯定有利。
  此外,在以修炼拳架为基础的前提下,还可以结合练习推手以及站桩等辅助功力训练,增强脚下功力。
  秦庆丰:静态的稳定和动态的轻灵
  无论是传统武术还是竞技武术,都十分重视静态表现形式中的步型、重心与平衡的规范、平稳和扎实,也就是“落地生根”,以及动态表现形式中的步法轻灵与迅疾。在完成动作的瞬间,步型的静态“落地生根”与步法转换中的动态轻灵,是武术运动中相互制约、相互作用、交替变换,达到技术动作的平衡稳定、动静交替、动势突变、灵敏快捷的重要因素。武术中所说的“落地生根”,一般指由快速突变的动作转入突然的静态平衡状态所形成的平稳、扎实、准确、完整的技术攻防动作定型。无论是单腿,还是双腿支撑,都要以步型为静态基础,做到攻防意识准确、劲力气息沉实、静力平衡稳定。例如“腾空旋风脚”转“落地跪步推掌”,这一高速旋转后的落地跪步推掌动作,是由高速动态旋转的空中动作,转入突然的静态低姿定型动作组成的。要求跪步要尽量低沉稳固,同时还要克服转动惯性,使动作和气息都能够掌控。跪步动作,两脚左右分开,右腿半蹲,左腿下跪,重心落于两脚之间,两脚趾要用力抓地,形成以足心为中心的对地面的合力。两膝关节相应顺势扣膝撑地,以增加支撑力和稳定力。身法要做到顺势低姿,沉气坐胯,松腰展背,收腹含胸,右拳屈肘于胸前,与左推掌平行,前后拉开,沉肩撑腕,如拉弓状,使劲力饱满,纹丝不动。姿态如树插地下,根基稳固。
  当由静态动作突然转入动态动作时,要舒展轻灵。因此,这对于步法与动式的结合,要求十分严格。首先要做到身步协调,步动身随,使动态姿态既能快速沉稳,又能灵动清晰。步法与身法的轻灵是一致的,静态转入动态,进行快捷的攻防转换时,首先要做到手快、眼快、身快、步快,动作周身灵动,上下协调一致,重心平稳,具有一触即发,快速出击的能力。轻灵,就是不僵迟,不滞重,由瞬间的运动平衡状态转入新的运动平衡状态。例如由跪步推掌动作,突然收腿站起,一个迅疾的转身摆臂,突然拧身,两腿微曲,转入快速行步,迅疾快捷,突变平稳。这时,身法的轻灵与前面动作的静态稳定,成为鲜明的对照。这种动作上的转换,都是在动作意识、呼吸配合、劲力运用高度协调的基础上完成的。
  当然,静态步型的“落地生根”与动态步法的轻灵,是要经过长期有效的训练逐步形成的。从实战角度讲,在掌控身体重心静与动的把握上,还要根据战机的需要,做与之相适应的调整。重心扎实稳定,能在攻防中占有优势,但是步法的轻灵,又能抢占先机,发挥出巨大作用。
  崔仲三:脚踏实地才能轻灵敏捷
  在民间武术界,一般将人体分为上、中、下三盘,也称之为三盘功夫。上盘讲手上功夫,中盘讲身上功夫,下盘讲腿脚功夫。下盘的腿脚功夫大致可以分为两方面。其一是柔韧性,指通过耗腿,以及各种腿法的练习,达到增强腿部柔韧性的目的,也就是我们平常所讲的抻筋拔骨。其二是力量性,是在柔韧性练习的基础上,通过一些组合练习,达到增强腿部力量的目的,同时达到“下肢稳固”的目的。
  长期练习太极拳,能增强人体下肢的力量,提高人体的平衡稳定能力。在这里,我讲个实例。美国爱慕瑞大学徐廷森博士通过几年的不同锻炼方式实例对比,发现通过太极拳练习的这组人“抗跌摔”能力最强。这是由于在完成太极拳动作时,身体重心是在不断转换,也就是虚实变化,所以腿部力量就得到很好地锻炼,身体的松沉,也起到了保持身体平衡稳定的作用。这从一个侧面验证了太极拳“下盘稳固”的重要性。
  “下盘稳固”的前提首先是身体重心要沉下来,在太极拳中就是要做到“腰髋松沉”,这样就提高了身体纵向的平衡稳定性,太极拳中称之为“中定”。在这个基础上,身体重心的“合理”分配、力量的运用、动作中虚实的微妙变化、气息的沉浮等等,才能顺利地完成。俗话讲“脚踏实地”,就是要扎扎实实的站稳了,才能发挥出太极拳的技击技巧。要想达到扎实的目的,在太极拳的练习过程中,四肢就要始终保持在“自然弯曲”的状态,因为太极拳一个重要的动作要领就是“曲中求直”。对于下盘而言,就是沉下来,稳下来。腰髋沉下来,身体下盘自然就稳固,有如同脚下生根的感觉。这不仅是肢体的感觉,同时也会感到气就沉下来了,随之心态也平和了。
  练习太极拳,首先要加强腿部力量。通过动作的转换、架势的稳定、重心的稳固、虚实的变化、力量的合理分配,逐渐增强股四头肌和腿部肌群的力量,达到很好的支撑的作用。这就如同“生根”。郝月如前辈所讲的就是对太极拳“三盘功夫”的描述,是一种体悟。当然在推手过程中,这也是一种手法的实际应用,就要做到“犹如不倒翁,上欲轻,下欲沉”,随时在变化,手要准,身要活,步要灵。因此,没有扎实的“脚下生根”,也就没有轻灵之说。 (□ 主讲名家:武式太极拳名家 吴文翰 八卦掌和吴式太极拳名家 张全亮 陈式太极拳名家 马 虹 国家武术高级教练、北派少林拳名家 秦庆丰 杨式太极拳名家 崔仲三)
重心要稳,脚下有根                                                                                可能好多人都在说也知道网球是靠脚去打靠身体去打,这是对的但是很少有人知道为什么网球是靠脚去打靠身体去打?也或者说不知道如何去做到用脚和身体打球。